摘 要: 心理激勵是增強學生學習意識的重要途徑。本文對技校學生如何通過心理激勵方式增強學習意識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設計和實踐思路,包括:合理運用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創(chuàng)新課堂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習意識和學習興趣;運用目標激勵,調動護生實現自我的工作熱情;踐行人本理念,分層分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
關鍵詞: 技校學生 學習意識 心理激勵機制 設計及實踐思路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國家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技校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1]。根據《中國勞動統(tǒng)計年鑒2010》的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09年,我國技工學校在校學生人數連年增長,由234.4萬人增加到414.3萬人,增長了80%;畢業(yè)生人數由53.5萬人增加到115.2萬人,增長了1.2倍。但從目前技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看,普遍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混學歷”的情況大有人在。學習意識是真理和知識的探測器。有學習意識的人時刻都保持著一種對周團事物探本究源的最敏銳的神經,一旦得到學習的信號,內心對知識的求知激情便燃燒起來,追尋那最終的最根本的自然奧妙。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識,可以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增強學習意識,已經成為提高技校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運用心理激勵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在目前的教育界應用越來越廣泛。采用心理激勵機制增強技校學生的學習意識,為促進其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技校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增強學習意識下技校學生心理激勵機制的策略
2.1合理運用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研究表明,一個沒有受到激勵的人只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則可以發(fā)揮到80%~90%[2]。所以說,心理激勵是一種精神力量,它對人具有加強、激發(fā)和推動的作用。對于學生來說,競爭意識是指學生個人力求壓倒或勝過對方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成就意識,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努力爭取成功的積極進取的價值意識、思想類型和心理、生活態(tài)度的一種特征。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潛在的主體意識,這種主體意識要體現在戰(zhàn)勝對手,取得成功,獲得別人的認可。在這種潛在追求的激勵下,學生可以產生強烈的上進心和學習意識。因此說,合理運用競爭意識和成就意識,對于激發(fā)學生高亢的學習熱情有重要意義。比如,對于汽修專業(yè)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他們分小組開展汽車維修“打擂”。針對同一故障,看看哪個小組能在最短時間內維修好。以此運用競爭意識和小組內的協(xié)作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2.2創(chuàng)新課堂環(huán)境,增強學習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馬卡連柯說:“愛是一生中偉大的感情,他總是在創(chuàng)造奇跡,創(chuàng)造新的人類,創(chuàng)造人類最偉大的珍貴的事物?!钡拇_“愛”源于高尚的師德,是一切師德最集中的體現,是教育中一切人文精神理念最集中的體現,“教師的愛不僅獨特,而是魔力般的神奇。無愛的教育是虛偽的教育,它是脆弱的,經不起任何考驗的”[3]。而有愛的教育,卻可以使學生產生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無法比擬的動力,并使學生的潛力得到很好的挖掘。這里的愛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每個環(huán)節(jié)中融入進去,或者可以說,通過在教育中融入愛,融入對學生的愛和關懷,并以此使教育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完全可以使學生產生內在學習驅動力。比如在文秘專業(yè)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寫作能力不強,尤其是一些學生害怕寫應用文。每每寫到應用文,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感覺語言銜接不夠緊密。再比如,在經貿專業(yè)中,一些學生需要用到很多利率計算、數據分析等,但是由于數學運算和思維能力不足,導致學習相關知識總是進展緩慢。為此,教師需要分層分類地開展教學,找到每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有針對性地、因生制宜地開展教育。這樣一來,學生才會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學生的學習意識才會隨著教師的不斷關心而得到有效增強。
2.3運用目標激勵,調動護生實現自我的工作熱情。
有了目標,每個人的奮斗都會更加具有目的性,也更加有動力。在技校學生的學習意識形成的過程中也不例外,通過為學生設立科學、合理的目標,讓學生的奮斗變得有目標性,這樣,學生的心理就會因為目標的設立而開始找到奮斗的方向。尤其是在技校學生到高年級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專業(yè),為學生確立合理的人生導向,并通過導向把一個個目標串聯起來,讓學生知道怎樣奮斗。比如,在技校的機電專業(yè)中,在學生實習的中后期,帶教老師這時可將實習生通過實習必須掌握的一些技能或機械維修難點設置為一個具體的目標或任務,啟發(fā)式地交給護生自己獨立思考解決。通過這樣的目標激勵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工作熱情,提高學生因順利實現工作目標而帶來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認識到自身的價值體現[4]。當然,這種目標的設定需要教師經過充分的調查了解,能切實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要將目標設定得有藝術,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產生由內而外的熱情。
2.4踐行人本理念,分層分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
在技校學生心理激勵增強學生學習意識的工作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樣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來說,每個學生的客觀心理需求是不同的,而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模式,往往都是“一刀切”的,這種“一刀切”的教學管理模式無法適應一個群體中存在明顯差異的學生,當然也就不可能使學生形成強勁的學習動力。為此,教師需要在教學管理中真正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結合不同學生的客觀需求,因材施教,制定教學管理方法。比如說,一些學生的學習意識不強,教師該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呢?是開大會,還是點名批評?這其中就要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比如對脾氣急、脾氣倔的人應采用“以柔克剛”的方式;對性格耿直、豪放的人應以“誠懇直言”的方式;對自尊心強、性格內向的人應以“單獨溝通”的方式……另外,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也要有區(qū)分,對于學生干部,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要高標準、嚴要求;對于學習能力差的,要采取適合實際能力的方式,適當降低要求,卻要更有針對性,解除學生的思想包袱[5]。
3.結語
技校作為新時期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fā)揮的作用必然會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而越來越大。而這其中,不斷增強技校學生的學習意識,已經成為社會對技校學生提出的首要任務,也是增強技校學生就業(yè)市場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心理激勵方式的核心內容就是應用心理學原理,根據激勵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調動個體行為的積極性,對人的潛在能力進行開發(fā)[6]。結合心理激勵模式的重要作用,將其融入到技校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去,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是提高技校學生學習能力的客觀要求。因此,在技校學生的教學管理中,教師需要著力推進對心理激勵的運用,不斷擴大其應用范圍,提高其應用水平,完善其應用思路,使其可以在技校學生的培養(yǎng)中發(fā)揮越來越突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范永亮.中職畢業(yè)生就業(yè)趨勢分析[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1(8).
[2]劉小秋.加入WTO對我國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影響及建議[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9(4).
[3]馮敏,張傳葆.談班級管理的情感教育[J].林區(qū)教學,2009(2).
[4]淺談心理激勵機制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華實用醫(yī)藥雜志,2010,10(3).
[5]葛聰忠.創(chuàng)新國有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J].新西部,2011(15).
[6]羅明.情感激勵法在解剖學教學中的運用[J].右江醫(yī)學,200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