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三教學是高中教育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作者結(jié)合自身高三的教學實踐,對高三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反思,并提出一些具有實用價值和可操作的建議和策略,以期提高高三英語教學質(zhì)量,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 高三英語教學 面臨問題 應對措施
高考一直以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教育研究的熱點。如何提升高三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队⒄Z課程標準》指出: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diào)課程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過程。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了一些措施和對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高三英語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筆者連續(xù)擔任高三的英語教學,發(fā)現(xiàn)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課堂大多以灌輸式的講解為主,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無外乎語法歸納、操練講評、默寫考試、再次反思總結(jié),程序式的過程,讓師生心力交瘁,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2.學生缺乏主動思考、自主歸納的機會。部分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強,學習動力不足,只是按部就班地應付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會反思和總結(jié)。
3.兩極分化是每個老師最為頭疼的問題,也是高三教學中必須解決的一個迫切問題。這不僅影響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是影響班級整體提升的絆腳石。
二、措施與對策
1.優(yōu)化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提高高三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效益。這就要求教師精心備課,把握高考命題的趨勢和特色,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課上做到精簡多練,導練結(jié)合。“精講多練”是指教師在傳授語言基礎知識時要精練講解,講重點、講疑點、講難點,所給的例句要精煉、典型、實用,方便學生記憶,而不必面面俱到?!皩Ь毥Y(jié)合”指教師應根據(jù)高考命題要求,精心設計訓練的步驟,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所設計的練習要貼近生活實際,生動便于記憶。
2.教師應轉(zhuǎn)變觀念和角色,創(chuàng)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堂。教師在課堂活動中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應扮演好“知識促進者”的角色,也是教學的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前蘇聯(lián)教育家和心理學家贊可夫指出:“課堂應成為學生自由呼吸的場所?!蔽覀儜I造一種學生為主體性的體驗式學習情境,構建一種生態(tài)課堂,在這里師生、生生多維互動,把認知活動情境化、游戲化、生活化。學生也可以通過頭腦風暴,隨時表達與教師相左的觀點,在彼此思維碰撞中生成新的知識。筆者在課堂中就有效貫徹這樣的理念。比如說講評試卷時,事先將全班分為幾個學習小組,提前準備,課上讓學生交流討論后,選舉代表來講題目,并互相提問答疑,老師做好引導者、促進者的工作。最后讓學生歸納知識點和解題策略,老師做最后的點撥和總結(jié)。這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3.研究學情,因材施教,做好提優(yōu)補差的個性化輔導工作。根據(jù)差異分層教學的理論,即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異,創(chuàng)造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環(huán)境,采取有差異的分層教學對策,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以此來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齊步走”、“一刀切”的做法。
以筆者所帶的物生班為例,英語上兩極分化很大,通過反思分析,筆者成立了提優(yōu)補差小組,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規(guī)定好地點和時間,進行個性化的輔導工作。此外,還成立了學習互助小組,每組有自己的組長,負責監(jiān)督組員的任務完成。好同學會及時幫助后進生解決一些難題。這樣做法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學習能強的同學可自主選擇任務,自主討論,有問題可及時找老師分析和點撥。自覺性較差的或是基礎薄弱的同學,一可以參加補課活動,二可以向互助小組的同伴求助,做到及時答疑。
4.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激發(fā)學生對教師言行的認同效應,從而激發(fā)學生接受教學的熱情,這是教育心理學的一條普遍規(guī)律。教師要用高漲的工作熱情、負責敬業(yè)的精神、春風化雨般的教導打動學生,感染學生,以情促知,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筆者在高三的一年教學中,就經(jīng)常深入學生中,堅持和學生談心溝通,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通過思想的溝通達成共識,還及時幫助學生疏通和緩解心理壓力,不斷鼓勵每位學生樹立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激發(fā)自己最大的潛能,笑迎高考。建立這樣一種民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將有利于促進有效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
三、結(jié)語
英語課程不僅是語言知識的載體,而且是師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體驗情感和感受文化的過程。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將會從根本上促進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當然,有效教學更應延展到課外,個性化的輔導答疑,和諧的師生關系等因素都是促進有效教學的必要途徑。作為一線的老師,我們應善于總結(jié)與反思經(jīng)驗,用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斷探索與嘗試,不斷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杰里米·哈默(著).王薔等(譯).英語教學實踐.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3]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黃和斌等.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