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英語詞匯是英語語言基礎學習的重要部分,它直接關系到學習后續(xù)的句子,以及語篇學習。能否運用科學的學習和記憶方法學習單詞直接影響了學習者學習效果的優(yōu)劣,也是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學生困擾的難題之一。
關鍵詞: 英語詞匯 學習策略 記憶
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之一,其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習者的下一步學習和整體英語水平,英語詞匯學習的策略作為語言學習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廣大英語學習者的關注。詞匯學習的策略是指學習者為學習和記憶詞匯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它既可以是可觀察到的外部行為,又可以是大腦意識的內部活動。筆者任教多年,一直堅持認為指導學習者掌握學習策略比教授生詞本身更為重要。因此學單詞記單詞的過程并不應該是人們印象中的死記硬背,前背后忘的痛苦過程,而應該是科學學習方法指導下的發(fā)現(xiàn)知識、學習知識和掌握知識的過程。本文將從詞匯學習理論探討幾種常用詞匯學習法和科學記憶法。
一、詞匯學習策略的基本理論
從詞匯策略的分類來看,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分類系統(tǒng),列舉了多種記憶策略。如O’Malley&Chamot認為詞匯學習的分類應該是:(1)元認知策略,包括預先計劃、選擇性注意(新出現(xiàn)單詞和常出現(xiàn)單詞)、自我監(jiān)督、自我評價、延遲表達,自我鼓勵等;(2)認知策略,包括查找(多重意義和基本意義)、重復/死記(背單詞表和反復讀寫)、練習、做筆記、上下文、閱讀、分類(按意思分類、按詞形分類和按讀音分類)、猜想、聯(lián)想、翻譯/母語、關鍵詞法,請求澄清等;(3)社會情感/策略,與同伴交流(合作)和自我激勵等。
Schmitt在綜合有關的語言學習策略及具體的詞匯學習策略分類的基礎上,提出了有兩大類詞匯學習策略構成的策略系統(tǒng),即發(fā)現(xiàn)策略和鞏固策略。發(fā)現(xiàn)策略是用于獲得新單詞的最初信息、了解詞匯意義的策略,包括決定策略(第一次遇到某個單詞時,應用已有的語言知識、上下文線索或有關資料確定詞的意義的策略)和社會策略(通過與他人相互作用改善語言學習方法的策略)。鞏固策略主要由社會策略、記憶策略(將新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經驗聯(lián)系起來的策略)、認知策略(學習者對目的語的操作或轉換的活動策略)、元認知策略(對學習過程進行有意識的監(jiān)督,并進行計劃、監(jiān)控或評價學習方式的策略)組成。
根據(jù)詞匯學習策略理論的指導,筆者將著重討論幾種目前高職學生可借鑒的典型詞匯學習和記憶的方法。
二、詞匯學習法
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大量的低頻生詞的情況,這些生詞對原文理解甚為重要,有時還會在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中重復出現(xiàn)。隨著二語水平的提高,學生不得不學會如何根據(jù)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且學會這種方法要比逐個學單詞更加高效。如果學習者掌握了1000—2000個詞匯的話,他們就可以使用閱讀技巧來推測詞義,研究表明大部分未知單詞(至少80%)可以通過猜測獲取詞義。比如利用定義和重述、類比和對比、舉例、經驗和常識、對比、參考詞匯、推斷及分析的方法。下面按幾種常見的類型進行舉例。
1.定義和重述
上下文中如直接出現(xiàn)了目標單詞的釋義或詞義重述,學習者就能迅速準確地判斷該詞的詞義。這類情況中,我們常見的提示詞或詞組為or,is called,that is,which is,or in other words等。例如:
I just want a morsel,a tiny piece,of that delicious cake.同位語 a tiny piece定義目標詞匯morsel意思為小塊。
New England has some of the most fickle,or changeable,weather in the country.用參考詞匯changeable重述目標詞匯fickle,推測其意思是多變的。
2.類比和對比
用詞義類比猜
CvID1pMBdKj0Z4HFH0Sb1DiPAyT9LCfgIITVo63GzPM=測目標詞義,句中常會出現(xiàn)例如as,like,inthe same way,similar to等這樣的結構,可用反義對比猜測詞義的句子中常見提示結構為 though,but,unlike,while,on the countrary等。例如:
Her crimson dress was like the red of a brilliant sunset.詞義類比,可推斷目標詞匯的意思為深緋紅色的。
Dad found the trip enthralling,even though Uncle Tom thought it was boring.詞義對比,可推測目標詞匯的意思與boring相反,表示有趣的。
3.舉例說明詞義
有時文中出現(xiàn)一個人們不熟悉的術語或是概念,可以通過上下文中所列舉的具體事物推測目標詞匯的基本含義。這樣的情況上下文往往會有這樣詞或詞組的提示,如especially,like,other,this,these,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等。例如:Amphibians,such as frogs and snakes,are cold-blooded.用青蛙和蛇的共同點列舉一類動物,可推測目標詞匯的意思是兩棲動物。
The music of classical composers,Beethoven and Mozart for example,has been used in recent movies.用貝多芬和莫扎特來列舉一類職業(yè),意思是作曲家。
4.邏輯推斷
The lecturer made mistakes frequently;however,he redeemed himself by adding humor to his lecture.作報告人頻繁出錯,但是用增添幽默之處的方式來·搖 ·搖自己。邏輯推測的結果是:彌補,挽回。
The two philosophical theories were incompatible: one admitted the exsitenceof free will; the other denied it.這兩種哲學理論是·搖 ·搖的,一種承認自由意志的存在,而另一種則否定這種觀點。邏輯推斷出目標詞匯的意思是不一致、不相容的。
三、詞匯記憶法
當學習者遇到一個未知的單詞并發(fā)現(xiàn)其意義后,就會希望通過一些方法努力記住這個詞匯,其中一個特別有效的方法就是關鍵詞記憶聯(lián)系法,即學習者在詞形和詞義之間創(chuàng)建一種特別的聯(lián)系。它包含三個步驟,(1)在母語或二語中選擇一個與要記憶的目標語單詞發(fā)音相似的實詞作為關鍵詞;(2)在目標語單詞與關鍵詞之間建立起強烈的聯(lián)想,以便于一看到一聽到目標語單詞,就能很快聯(lián)想到關鍵詞 ;(3)在目標語單詞與關鍵詞之間構建起視覺聯(lián)系,通常是一種獨特的聯(lián)系,這是為了增強記憶效果。例如:
frown,不及物動詞,皺眉。該詞可分解為:fr(肥肉)+own(自己的),自己身上的肥肉,通過聯(lián)想:誰看到自己身上長滿了肥肉都會皺眉頭,這樣記憶就忘不了了。又例如soap和soup 可以通過實物形象比較,巧記詞義,如圓圓的是肥皂,敞口會冒煙的是湯等。
一些介詞的用法可用圖片的方式幫助記憶,在頭腦中建立有機的詞匯語義網(wǎng)絡,激活學習者的記憶痕跡。
詞匯被分析得越細致,加工得精深,聯(lián)想越豐富,付出的認知努力多,記憶就會深刻持久,采取有意義的聯(lián)想可以幫助我們牢記單詞,如在大腦形成詞的意義概念、判斷詞的文體、把詞與其他在概念上有關聯(lián)的詞聯(lián)系起來等,與適當?shù)奈矬w或概念聯(lián)系起來,需要大腦對詞匯進行深層處理,比死記硬背等表面處理更有助于學習和記憶。盡管關聯(lián)詞聯(lián)系法并不適用于所有詞匯,而是適用于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習者,但對于一些困難易混淆的的詞匯,被用來記憶那些反復記憶都未成功習得的詞匯,暫時充當“媒介”,建立起初步的聯(lián)系,還不失為一種有價值的記憶方法,把枯燥的詞匯學習變成新的愉悅體驗。
另外,蜘蛛記憶法是很多英語學習者推薦的記憶詞匯的有效方法。抽象的記憶是枯燥的,孤立地學習和記憶一些毫無聯(lián)系的詞義,不僅無助于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提高,而且抹殺了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我們能將一個一個孤立的英語單詞匯集在一起,利用詞匯的關系,比如上下義,正反義,相似相近,構詞中的前綴、后綴、派生、合成等方法使這些詞匯相互聯(lián)系,便于記憶,并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形成詞匯網(wǎng),網(wǎng)上所有單詞互相聯(lián)系,邏輯明顯,掌握核心單詞,就可以進而記住數(shù)以倍計的相關詞匯,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學習者可以嘗試這種方法,根據(jù)詞匯能力設計出符合學習特點的蜘蛛圖,擴大詞集領域和范圍。比如:
此外,卡片記憶是很多學習者常用的詞匯記憶方法。學習者可以根據(jù)學習需要自己制作單詞卡片,隨時在卡片上寫上單詞的詞形、詞性、詞義、音標、搭配例句等。另外,在記憶單詞的同時不要只用一種感官,要盡可能地使用多個感官:耳聽、嘴讀、手寫、眼看、心記等,多多運用生詞會比單純的死記硬背學習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夏章洪.英語詞匯學:基礎知識及學習指導.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張紀英.英語詞匯教學與研究.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馬廣惠.二語詞匯知識理論框架.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4).
[4]Nation,I.S.P.英語詞匯教與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