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fā),大約飛行了3個小時,降臨到南寧機場。1個小時的過境令人煩躁不安,天氣也燥熱起來。再次起飛已經(jīng)是晚上8點,40分鐘后終于抵達河內(nèi)的內(nèi)排機場。內(nèi)排機場是改建的現(xiàn)代化機場,鋼筋的縱橫交錯有些時代感。
越南街道是摩托車的海洋,每當綠燈開啟,伴隨著巨大的轟鳴,摩托車像蝗蟲一般撲面而來。每一條街道都是摩托車的賽道,讓人無所適從,危機四伏,安全感只能來自自我安慰。時間長一點安全感增加了不少,主要是對賽手們精湛的技術(shù)建立了信心。
時常會看到滿頭銀發(fā)、滿臉皺紋的阿婆、阿公們扭動著瘦小的身軀坐上摩托小鳥般飛馳而過,更不用說那些年輕后生了。除了臟兮兮的白色襯衫、破舊的拖鞋、充滿田園氣息的雙腳外,表現(xiàn)出來的膽識和技藝在成龍大哥的影片中也難得一見。會看到衣著前衛(wèi)、清純美麗的妙齡少女騎著重型摩托車并肩緩行。摩托車的使用范圍在這里被最大化了,不只冰箱、彩電用摩托車運載,而且車上裝5個男性成人,每人也都鎮(zhèn)定自若,哼著小曲風(fēng)馳電掣。越南人鐘愛摩托車就像草原人熱愛駿馬,摩托車不僅是交通工具,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當然更是財富的體現(xiàn)。
認識一位當導(dǎo)游的河內(nèi)女孩,她每月帶團到北京、上海、廣州,工作辛苦。初次見面,見她騎著摩托車連連贊其勇敢,車子漂亮。勇敢,她心領(lǐng)了,對于車子卻說:“這是中國內(nèi)地產(chǎn)的,沒人喜歡,有錢了一定要買一輛更好的?!惫?,兩個月后再次見面她騎著一輛嶄新的銀色摩托車,雖然也不過是中國臺灣的,臉上卻充滿了自信和喜悅,摩托車讓她感到驕傲!
有許多西方人到越南自助游,會租摩托車,手續(xù)很簡單,河內(nèi)、西貢等大城市有很多租賃公司,有護照和錢,一切OK。
越南摩托車的數(shù)量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而且品種非常豐富,從幾百美元的中國貨到數(shù)千美金的日本產(chǎn)、歐美產(chǎn)花樣繁多。問及為什么花數(shù)千甚至上萬美元購買摩托車,幾乎眾口一詞:買就買最好的!
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濃重的鄉(xiāng)思讓我無法安靜,異國的孤獨令人窒息,迫不及待地沖出去舒緩壓抑的心情。
漫無目的地走在街上,那里的景象卻讓我大吃一驚。此時是晚上10點多,街道兩邊聚集了很多人,基本以家庭為單位,自發(fā)地掛起一串串小燈籠,在地上鋪一個涼席或直接在草地上席地而坐,放上簡單的飲料和茶點等小食品。明月下,充滿了幸福,掛滿了微笑。孩子們更是歡愉,手拿五顏六色的紙燈籠在大人身邊跑來跑去。大街上的摩托車就像白天一樣蜂擁而過,沖向湖畔、酒吧。
河內(nèi)有大大小小40多個湖,每個湖都有著美麗的名字和傳說。湖是河內(nèi)最嫵媚和浪漫的元素,湖畔擁滿了談情說愛的情侶,或偎坐湖邊,或直接坐在摩托車上相擁而吻。湖畔有許多風(fēng)格迥異的咖啡吧、酒吧。或許是天氣的原因,大大小小檔次不同的水吧、酒吧、咖啡吧的生意都很好。人們下班后通常在這兒逗留,談資豐富,海闊天空,然后才心滿意足地回家。
咖啡館的風(fēng)格受西方影響很大,法式建筑內(nèi)放一些竹制家具,浪漫的情愫就像本地濃濃的咖啡迷漫飄香。小資們都會趨之若鶩,一杯咖啡只需要人民幣5元,冰咖啡7元。當?shù)厝讼矚g咖啡,特別是自產(chǎn)的,越南是世界上咖啡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之一。當?shù)厝肆?xí)慣不加糖,研磨沖泡,讓苦味和香味慢慢漾開,回味其中。越南人民泡吧是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非常實惠。
來到越南,經(jīng)常在街上看到婚車、婚棚,密度很大。黃道吉日好像到處都在結(jié)婚,無論平日還是休息日,無論上午、下午還是晚上,新郎新娘隨處可見,出門總能見喜。當?shù)氐娘L(fēng)俗習(xí)慣,下半年舉行婚禮,上半年不吉利。所幸我去得剛剛好,正是喜期。
當?shù)氐幕ㄜ嚩际前咨?,車上點綴素色花朵和銀色的絲帶,這是東南亞普遍的打扮,與國內(nèi)花車的絢麗繽紛迥然不同。新娘通常都身著民族服裝,手捧鮮花,新郎則西服革履。我參加過一次婚禮,婚禮前很是緊張了一陣,到處打聽要穿什么樣的衣服,紅包里要放多少錢等等。被邀請參加婚禮的人通常是要給紅包的,紅包內(nèi)的金額不同,如果是普通家庭大概人民幣50元左右,較有身份地位的大約要100元或者更多。
婚禮中午舉行,地點在河內(nèi)西湖邊一個超市的二樓上,主人通知11點到達。那天天氣非常熱,超市門口汽車和摩托車數(shù)量明顯多于往日。迎面一幅越南牛奶公司的巨型廣告,畫上男女含情脈脈,相互依偎,小伙子手持一盒牛奶,姑娘捧著鮮花,遠處青山、綠水、奶牛,好一幅牛郎織女圖。這樣的巨型宣傳畫在越南很多,除了世界知名產(chǎn)品廣告外,主要路口基本都有大型宣傳畫,內(nèi)容包括“咱們工人有力量”、“祖國是個大花園”等等。技法和內(nèi)容,人物表情和服裝打扮都與國內(nèi)20世紀70~80年代的街頭宣傳畫完全相同,倍感親切。
走進二樓婚禮大廳,人聲鼎沸,每個人都要在留言簿上簽名并將紅包放入一個大筐里。整個大廳能夠容納上千人,此時婚禮還未正式開始,但也到了五六百人。大廳中央是方形舞臺,背景是新人的巨型婚紗照,西側(cè)立著高達2米高的花籃,插好蠟燭和香檳酒杯的大蛋糕被放置在正中間。主人坐在一側(cè),旁邊都是娘家親戚。
座位是西餐廳一樣的長方桌,密密麻麻的,6~12人一桌。隨便找地方坐下,心中惴惴不安,想起一位中國朋友的故事:他剛到越南時也被邀請參加婚禮,主人非常客氣,當眾介紹遠道而來的客人,并被安排在貴賓席就座?;槎Y過半,主持人突然宣布,中國朋友助興送啤酒一箱,全場立馬掌聲四起。朋友仔細想想,進門時已經(jīng)給過紅包了,一箱啤酒不算什么,人家客氣,送一箱也是應(yīng)該的,誰讓咱是外國人又是貴賓呢?接下來的事情讓他難忘,主持人在短短1小時內(nèi)接連不斷為他送出七八箱啤酒,當然歡呼聲一次比一次熱烈?;槎Y結(jié)束后,主持人把啤酒賬單送到面前,100多美元。從此朋友見人不斷告誡:只送紅包,決不到場。臨來的時候,朋友還一再叮囑:小心!
婚禮開始了,新郎新娘由雙方父母陪同走上舞臺。有關(guān)“領(lǐng)導(dǎo)”講話,男方倒香檳,女方吹蠟燭,四下掌聲、音樂聲響起,然后新人退出舞臺,專業(yè)演員們跳起了民族舞蹈。下邊的客人們好像并不太關(guān)心臺上發(fā)生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埋頭吃菜、仰脖喝酒、四處瞭望。有些快嘴的已經(jīng)吃完,準備撤退了。這時大廳已經(jīng)人滿為患,沒有空調(diào),人們早已汗流浹背,一些帶著勛章的老者依然裝束整齊、談笑風(fēng)生。我忘記了怎么走出來的,回來跟人吹牛,可除了一種經(jīng)過染色后蒸出的紅米飯以外想不起吃了什么。
越南就是這樣有些雜亂無章,有些缺乏秩序。像這樣的婚禮到處都是,節(jié)儉一點的就在馬路邊搭上藍色的大棚子,扎上些素色花朵,簡單擺上些茶點。典禮一般只在直系親屬間進行,通常也就是你典你的禮,我喝我的茶??偨Y(jié)過程:道喜、送錢、吃飯、走人。
這里的人們、這里的美景、這里的建筑、這里的文化、這里的浪漫,這里的一切都是那樣的令人神往。像陳年的美酒,慢慢地融入才能體味醇香。第一印象往往是錯誤的,第一感覺卻往往是深切的。
(摘自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走吧,去越南》 作者: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