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化學教學;注意力;情感;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4—0041—01
初三是化學教學的起始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加之學生適應期較長,所以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必須從課堂教學效率抓起。而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內容上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F(xiàn)在我從以下兩方面談談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一、以積極的情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教師要熱愛學生。教師對學生的熱愛不僅是學生的心理需要,而且是吸引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一種“心理過濾劑”和“催化劑”。因為學生一旦真正體驗到教師的愛,就會淡化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各種消極情緒,形成教師講什么也愛聽、教師做什么也愛看的心理傾向,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則始終圍繞著教師,那么教師就很容易引導他們投入到教學過程中。
2.教師要有正確的學生觀。教師的學生觀是指教師對教育對象的基本看法,它影響著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指導態(tài)度和方式。擁有正確學生觀的教師能從教育的社會職能出發(fā),抑制由個性心理差異而引發(fā)的各種負面情緒,正確看待自己的教育對象。在教師的心目中,只要是自己的學生,無論是聰明的、愚笨的、聽話的、不聽話的都是可以教育的,他們各有所長,都可通過適當?shù)姆绞竭M行指導,使他們不斷進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看到學生的依賴性,又要看到學生的獨立性,能夠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以滿足各類學生的學習需要。即使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麻煩,也能以理智的態(tài)度、民主的方式去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使教育教學過程正常進行。
二、以靈活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和內容。注意力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在教學中制訂教學目標就是為了給學生指明注意對象。例如,我在講“表示物質組成的化學式”一節(jié)時,一開始就對學生做了如下提示: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研究表示物質組成的化學式。我們要分成以下四部分去討論:什么是化學式,化學式的意義,化學式的書寫,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其中化學式的書寫是重點,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一旦化學式書寫錯誤,就會導致一錯百錯的后果。經過提示,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聚精會神地參與教學活動。
2.在講解重難點時提醒學生進行自我命令。在教學重點、難點內容時,更是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要提醒學生用自我命令的方式高度集中注意力。我常采用以下兩種語言方式:①“本節(jié)要講的內容是本章的教學重點,提醒大家認真學習”。②“本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比較抽象,請同學們注意聽,對講解中不懂的地方要及時提出問題”。但提示的前提是教師認真研究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為有意注意不能維持太久,如果教師把每節(jié)內容的各個部分都隨意定為重難點內容,那么提醒學生進行自我命令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3.結合實際操作促進學生理解。在教學中把學生的理解過程與實際操作過程相結合,對保持學生的有意注意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例如,我在講質量守恒定律時先提出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引導學生作出假設、實驗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使學生從自己觀察到的事實中總結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一規(guī)律。
4.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初中階段,學生剛接觸化學,開始可能會對化學頗有興趣,尤其覺得化學實驗新奇有趣。但當學到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和基本概念時,常會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有可能會喪失原有的興趣。這時,教師應多鼓勵學生,以具體的事例證明化學知識的實用性,讓學生了解學好化學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我們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教育,講解化學的形成和發(fā)展,結合書本介紹科學家探索化學奧秘的軼事,如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居里夫人一生榮獲兩次諾貝爾獎,談聞名世界的中國古代發(fā)明如造紙術、火藥等,論化學與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是國際上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guī)律的一種特殊的交流工具。這樣做能有效增強他們學習的注意力,從而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