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講到作文,這是一個令教師頭痛、學生害怕的話題。教師怕教、學生怕寫,這已成為當前作文教學中的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五方面:寫作內容缺失;寫作指導缺位,尤其缺乏對“怎么寫”的指導;寫作教學觀念落后;寫作體裁要求失當;畏難情緒泛濫。那么,如何改變小學寫作教學的不良傾向,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師應樹立寫作教學的課程意識,把寫作課當作一門課程,進行系統(tǒng)教學,以摒棄寫作教學的盲目性、隨意性,推動學生寫作水平循序漸進,使課程標準的寫作教學目標得到更好的落實。其次,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他們喜歡或感興趣的事物引出話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再次,要將寫作教學的重心轉移到切實加強“怎么寫”的指導上。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扎扎實實引導學生系統(tǒng)學習知識,有序地開展習作訓練,加強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步發(fā)展的訓練。最后,還要把學生引入社會,讓他們放開眼界,站在社會發(fā)展的宏觀角度看問題,因為作文也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
教無定法,不管是以實踐激發(fā)興趣,還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或是與閱讀教學相結合,只要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都是好的方法。下面五位教師都是從教學方法這個層面展開論述的,希望能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 語文教學;寫作;情境體驗;觀察;傾聽;講
述;想象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4—0068—02
一、在觀察中進行體驗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受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對身邊經常見到的事情往往觀察不細致,認識不深刻,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這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去認識事物、積累經驗,通過表面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如,教學“寫一篇觀察習作”時, 我以沏茶為主題讓學生寫作。雖然沏茶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是要想讓學生有條理地把這一過程寫下來并不容易。因此,在教學這一內容時,我為學生準備了沏茶的用具,并讓學生在課堂上親身經歷沏茶這一過程。先讓學生觀察了沏茶的用具,說說它們的名稱;之后讓學生開始沏茶,注意觀察沏茶的動作;茶沏好后,讓學生細心觀察茶葉在水中的變化情況;最后,當茶在水中完全泡開后,讓學生聞一聞茶水的氣味,再嘗一嘗茶水的味道。這樣一步步的精心設計,學生親身經歷了沏茶這一過程,了解了沏茶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后再讓他們寫文章,他們就會有話可寫,也能寫出真情實感。
二、在傾聽中進行體驗
音樂的語言是微妙的,也是強烈的,給人以豐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馳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節(jié)奏塑造出音樂的形象,把聽者帶到特有的意境中。兒童對于音樂的感覺更為敏銳,在作文教學中,利用音樂來渲染情境,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如,在指導學生寫《看不見的……》時,我邊播放音樂邊出示齊白石老人的《蛙聲十里出山泉》。 學生如身臨其境,在我的啟發(fā)、指導下開始動筆描述那看不見的景色,那看不到的故事。實踐證明,這樣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還激發(fā)了學生寫作文的欲望。
三、在講述中進行體驗
小學生都愛聽故事,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講述一些自己的故事來感染他們,以教師的自身感受來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誘發(fā)他們敞開心扉,講述自己的故事。之后,再讓他們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如,在教學《童年趣事》這樣的文題時,我講述了小時候洗兔子的一件傻事:小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只黑兔子,剛拿回來的時候我見它黑乎乎的,以為媽媽把兔子白色的毛弄臟了。于是,就想幫它洗干凈。我把兔子放進盆子里使勁搓,可我怎么洗它還是黑色的。正好媽媽回頭看我,就問媽媽:為什么兔子的毛洗不白呢,弄到什么臟東西了?媽媽聽后大笑起來,并告訴我這本來就是一只黑兔子。我聽了后自己也笑了。當我要求學生也大方地講講自己小時候做過的事時,一只只小手高高地舉起。學生們個個敞開了心扉,講述自己童年的趣事,隨后的作文中不單選材多樣,而且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在想象中進行體驗
小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他們喜歡想象中的事物,想象是學生內心世界真實的反應,表現了他們的童真童趣。
如,在上《養(yǎng)花》這篇課文時,我和學生都找到了許多描寫老舍愛花的句子,于是,我讓學生以自己是老舍院中一朵花的視角來寫寫老舍先生愛花的情境。當然,想象不是漫無邊際的,應是合情合理的,表達內心真實的情感。我班的小高以一朵菊花的口吻寫到:……鄰家的墻倒了下來,“轟”的一聲,我被一塊磚頭壓在下面,就在我快要失去知覺的時候,一雙溫暖的手把我輕輕地、小心翼翼地從磚頭下捧了出來,溫柔地為我撣去身上的灰塵。迷迷糊糊中,我看到一張傷心的臉,那正是我的主人——老舍先生!他的眼睛有點發(fā)紅,慈祥的臉上有兩條淚痕……能把課文的內容通過想象再加工,這就是對語言文字最好的掌握形式,所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想象,把細節(jié)擴展開來,對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是很有幫助的,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總之,在作文教學適時創(chuàng)設情境,也就形成了一個“心理場”,作用于學生的意識,讓學生實現由“物”到“情”,再由“情”到“辭”的逐步轉化。在這一過程中,選擇創(chuàng)設何種情境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情境作文教學中要始終以實現作文教學目標為目的,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最適宜的情境,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案,從而在規(guī)定的教學時間內,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