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語文教學;寫作;制訂目標;改變教法;激發(fā)興趣;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4—0073—01
作文是學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是衡量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標志之一。然而現(xiàn)在的小學生一提寫作就心煩、頭痛,毫無興趣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不知道“寫什么”,“怎樣寫”,經(jīng)過冥思苦想,還是無從下筆。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作文教學教師命題、教師指導、教師批改、教師講評的單項活動,必須變“單項活動”為“多項結合”,同時還要對作文教學起決定作用的各個要素進行優(yōu)化。
制訂目標
目標是師生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在教學中發(fā)揮調控作用,并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學生只有認清作文教學的目標,看準努力方向,才能成為自覺主動的學習者。同樣是寫事,在對“寫具體”的要求上,各年級的目標就不同。如,三年級只提“內容要具體”,四年級提出“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具體”,五年級是“要寫清楚事情的經(jīng)過”。教師應圍繞目標提出寫作要求,既不要拔高,也不要降低。如,三年級的學生寫對話,教師只要求學生寫清楚說的是什么話,是誰說的,有時還要寫出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表情、語氣等,對文章的開頭、結尾,以至表達的中心等沒有提出要求。而五年級的寫事作文,則要求學生寫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以及這件事給自己的啟發(fā)、教育等。教師只有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制訂出不同的目標,才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其寫作的自信心。
改變教法
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要使學生通過訓練提高作文能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就必須優(yōu)化教學方法。
1.突出重點。教師應緊扣訓練重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拓學生的思路,讓學生自己審題,自己立意,把握重點,然后分組進行提問、探討、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表達。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點撥。
2.采用多樣的評改方式。在作文講評課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評,先確定自評自改的要求,并予以分布,然后讓學生對自己的文章進行評改,發(fā)現(xiàn)不足與缺點;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改。每次由一名學生朗讀文章,并提出評改意見,其余學生提出補充建議;教師還可以從全班推薦的優(yōu)秀習作中選出若干篇,交由作者在課堂上朗讀,全班學生共同賞析、評議。
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習作的動力。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各種能力的提高,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關鍵在于教師的激發(fā)與引導。因此,教師一定要在導向上多動腦子,在教育方法上認真探索,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善用多媒體
多媒體集文本、圖形、影像、動畫、音樂等多種信息于一體,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學性,在作文教學中發(fā)揮其魅力,促進作文教學效率的提高。通過多媒體來表現(xiàn)作文教材的內容,形象具體,生動有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于教學活動,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豐富學生的想象,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如果教師根據(jù)作文教學的需要,從學校的電教資料庫中取材,把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親眼目睹而又十分感興趣的現(xiàn)象或過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如海上日出、火山噴發(fā)、龍卷風、天安門廣場等等,課堂上把作文教學所涉及的視聽環(huán)境鮮活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縮短學生的主觀認識與客觀事物間的距離,就會在學生心中引起強烈的真實感,從而解決課堂教學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進而有效地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