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手機不再是一種奢侈品,它已經(jīng)悄悄走進了學生的日常生活。
手機該不該進校園,一直都是一個富有爭議性的話題。這樣的爭議在國外也同樣存在。
據(jù)報道,2006年,希臘要求所有學生都不得在校園里使用手機,2007年起,美國也有200多所公立學校嚴禁學生帶手機進課堂,2011年初,日本著手研究禁止小學和初中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以預防網(wǎng)上欺侮和犯罪案件。
當前,很多學校禁止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家長也普遍反對,可謂學校 “正面打擊”,家長們 “背后伏擊”,然而這并沒有動搖學生們使用手機的“勇敢的心”。
作為學校和家長,他們認為,未成年人身心尚在發(fā)育中,自控力差,現(xiàn)在手機網(wǎng)站、手機游戲中,黃色、暴力的內容很多,學生易受這些信息的毒害,不利于精神健康,長時間玩游戲影響視力,不利于身體健康,還浪費大量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
但所有這些,就如同一直被學校和家長一致批判的網(wǎng)絡一樣,并不能阻止學生那顆好奇的心。面對這樣的問題,作為教育者和學校管理者,我們應怎樣看待這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