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菜的調(diào)味有鹵、甜、酸、辣、香糟、五香、黃醬、麻醬、邪(指香菜等較為特別的調(diào)味)等九種。它的烹調(diào)方法,詳細(xì)開列起來,據(jù)說多達(dá)50余種,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油爆、鹽爆、湯爆、水爆、蔥爆、鍋塌、糟溜、醋椒、拔絲、高力等十多種。
一、油爆
用料:京蔥末、大蒜頭片、鹽、黃酒、醋、菱粉、清湯、醬瓜米等。
制法:一般是先燙(即汆)后再爆。將以上調(diào)料全部調(diào)在小碗里,再將主料放入開水鍋內(nèi)燙至半熟,撈出,壓干水分,然后放入高熱油鍋內(nèi)過一過,又立即倒入漏勺,將油濾去后,仍放回原鍋,加上小碗內(nèi)的調(diào)料,迅速爆炒幾下即好。
特點(diǎn):本色,脆嫩,有蔥蒜香,并帶勾芡。適宜于烹制脆性的主料,如肚、肫、腰、魷魚等。
二、鹽爆
用料和制法及適用范圍,與油爆大致相同,所差異的只在用料上比油爆少一種菱粉多一種香菜。
特點(diǎn):沒有芡汁,本色帶綠,脆嫩而有香菜味。
三、醬爆
用料:黃醬、雞蛋白、菱粉、白糖、麻油、黃酒等。
制法:先上漿而后劃。將主料分別放入用雞蛋白,濕菱粉調(diào)和的稀糊中抓一抓,然后入溫油鍋迅速劃至半熟,再倒入漏勺中油。另將黃醬(已經(jīng)靡細(xì)、沒有辣味的豆瓣醬)、白糖放入鍋內(nèi),用溫火炒成糖汁,再加黃酒、麻油煸炒,隨后將劃好的主料放入,轉(zhuǎn)旺火顛翻幾下即好。
特點(diǎn):金黃明亮,軟嫩而有甜醬味。適宜于熟制雞、鴨肉類,如醬爆雞脯丁、醬爆白肉絲等。
附注:“劃”又稱“拉”,即將材料放入熱油鍋內(nèi)過一下的意思,可使材料拔去一部分水分再經(jīng)過熟制,可以絲條分明,不會黏結(jié)成團(tuán)。“劃”又可分為上漿后劃與不上漿劃兩種,上漿可以保持菜的脆嫩。
四、湯爆
用料:青椒片、鹽、黃酒、清湯、味精和露蝦油等。
制法:先燙后沖。將主料放入滾開水鍋內(nèi),燙至半熟后取出,壓干水分。放在湯碗里,加上熟的青椒和鹽、黃酒,用滾熱清湯沖入即好。另跟露蝦油。
特點(diǎn):綠、白兩色,清鮮爽脆而帶微辣。適宜于烹制用脆性材料做的湯菜,如湯爆肚片等。
五、水爆
用料:青椒末、香菜、京蔥末、麻油、醬油、露蝦油、辣油等。
制法:大致與湯爆相同,先燙后沖,其不同處,湯爆是將主料燙熟后同調(diào)料一起先放在湯碗里,然后用清湯沖,而水爆只將燙熟的主料先放在湯碗里。然后用滾開水沖,調(diào)料是另外裝碟跟上的。
特點(diǎn):主料脆嫩,食用者可根據(jù)愛好自行調(diào)配調(diào)料蘸著吃。適宜于烹制脆性的湯菜,如水爆肚仁等。
六、蔥爆
用料:京蔥片、大蒜頭末、醬油、豬油、麻油、黃酒、醋、味精等。
制法:先將主料與蔥、醬油、黃酒、味精放在一起拌和,然后用凈鍋下適量豬油燒至高熱,再將豬油倒出(俗稱煉鍋),另外加進(jìn)少許麻油,即將大蒜頭末和主料放入,一同爆熟,再加麻油和醋各少許,用筷子迅速撥炒幾下即好。
特點(diǎn):無湯汁,味嫩而香。適宜于烹制牛羊肉,如蔥爆羊肉等。
七、鍋塌
用料:雞蛋、面粉、鹽、豬油、黃酒、京蔥末、姜米、味精等。
制法:先喂拌后上漿(即掛糊)再鍋塌。將主料與各種調(diào)料拌和,然后用凈鍋,使諸味預(yù)先滲入主料,再將主料滾上干面粉后,又滾上雞蛋。然后開溫火熱油鍋,將主料放入,并將鍋提起慢慢轉(zhuǎn)動(dòng),使之全面受到火力,至主料呈黃色時(shí),翻轉(zhuǎn)來再搖塌,待兩面塌黃后,加少許清湯,仍繼續(xù)搖塌,直至湯收干起鍋。裝盤時(shí),主料要鋪平,不要壓疊在一起。
特點(diǎn):黃色,原汁原味。適宜于烹制雞、鴨、魚、蝦、肉和蔬菜等,如蝦子鍋塌豆腐、鍋塌蘆筍等。
八、糟溜
用料:香糟酒、鹽、黃酒、雞蛋白、菱粉、豬油、明油(最清的豬油)、白糖、清湯等。
制法:先上漿后輕炸再溜或先燙后溜。將主料分別放在打散的雞蛋白和濕菱粉中抓一抓,然后放入大溫油鍋內(nèi)略炸(或放在開水鍋內(nèi)湯一下)。再加香糟酒、鹽、白糖,清湯,用溫火略煨,再轉(zhuǎn)旺火,下濕菱粉勾薄芡,加少許豬油,翻轉(zhuǎn)來,再加少許明油即好。
特點(diǎn):本色,有糟香味并帶微甜。糟溜一般是湯少有芡,湯多的又叫糟煨。適宜于熟制嫩的葷素菜,如糟溜魚片、糟煨冬筍等。
附注:香糟酒是用酒糟、黃酒、桂花、白糖、鹽、濃湯調(diào)和,裝入潔凈布袋內(nèi)濾出的汁。
九、醋椒
用料:醋、鹽、黃酒、豬油、麻油、白胡椒粉、京蔥末(或絲)、姜米、香菜、味精、濃湯等。
制法:先炸后燉。將主料放入熱油鍋內(nèi)輕炸一下,然后倒入漏勺,濾去油。另用豬油、蔥末、姜米熗鍋(又稱開鍋),再將白胡椒粉放入,一起炸一下,加濃湯、鹽、黃酒后,即將主料放入燉熟,然后將主料撈出,裝在盤中,撒上蔥絲和香菜。再在原鍋、原湯內(nèi)加上麻油、醋、味精燒開,澆在主料上面即好。
特點(diǎn):本色,酸辣味。適宜于烹制帶湯的魚類,如醋椒鱖魚等。
十、拔絲
用料:白糖、豬油、麻油、菱粉等。
制法:先用白糖加豬油(或水)炒好糖再將主料放入另一熱油鍋內(nèi)炸,然后將糖汁倒入不停地顛翻,至糖汁完全裹在主料上,用筷子挑出絲來即好。
特點(diǎn):外脆里嫩。適宜于做甜菜,如拔絲蘋果等。
十一、高力
用料:雞蛋白、面粉、菱粉、豬油、豆沙等。
制法:先將蛋白用力來打透,使成雪堆狀,能立而不塌(京菜中稱此為“高力”),再加上干面粉和干菱粉攪透,使成蛋白糊。另以一定的物料做餡心,用蛋白糊包成一只只的小丸子,放入溫豬油鍋內(nèi),炸至外面黃而脆,里面軟而熟即成,如高力豆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