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抄襲”“收視之王”“于麻麻”“最佳編劇”……這些標簽背后的于正是什么樣的
于正
1978年出生于浙江,編劇,制作人。1999年跟隨香港導(dǎo)演李惠民學(xué)習(xí)編劇,2002年離開李惠民工作室獨立編劇至今,現(xiàn)多擔(dān)任電視劇制作人。代表作品有《大清后宮》《美人心計》《宮鎖心玉》《宮鎖珠簾》等。
2012年2月28日,于正34歲生日,采訪恰巧定在這一天。采訪前,于正工作室的小姑娘特地打電話過來:“今天是于老師的生日,采訪不要太……”這樣說,是因為于正的作品一方面有極高收視率,一方面承載著太多爭議。
年初,由于正擔(dān)綱編劇、制作人的電視劇《宮2》(《宮鎖珠簾》)在CSM71城1月份的省級衛(wèi)視收視月報上再次登頂,在晚間黃金檔以2.08%的收視率領(lǐng)先第二名近0.7%。而在2011開年,正是于正作品《宮1》(《宮鎖心玉》)在湖南衛(wèi)視首播收視破3%,網(wǎng)絡(luò)點擊破億,帶動了當(dāng)年的穿越劇熱潮。此前,于正的作品名單包括《荊軻傳奇》《煙花三月》《大清后宮》《楚留香傳奇》《最后的格格》《胭脂雪》《賢妻良母》《美人心計》及《歡喜婆婆俏媳婦》等。
于正坦誠,《宮》是其職業(yè)生涯的爆發(fā)點。
這個34歲、微胖、戴著眼鏡、腰上系著治療腰椎的腰封、一口吳儂軟語乃至被ANTI-FANS(反對特定藝人并進行攻擊的觀眾群)戲稱為“于麻麻”的“金牌編劇兼制片人”,憑借《宮》,以青春靚麗的新生代偶像班底、“雷人”的情節(jié)、華麗的服化道和總在被指“模仿”的臺詞劇情,刷新了此前5年衛(wèi)視播出劇的最高收視率,也讓自己獲得了2011亞洲電視節(jié)“最佳編劇”獎。
文化學(xué)者和業(yè)內(nèi)同行,對這股“青春雷人風(fēng)”或許有更專業(yè)的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新興的流行文化在刺激收視率和市場表現(xiàn)上是那么真切。當(dāng)然伴隨而來的也有“雷人”“模仿”“狗血”的爭議。
同時,于正也是編劇圈里的少數(shù)游刃于創(chuàng)作和資本間的制作人。他放言:“我是一流的編劇,一流的制片人。當(dāng)仁不讓,我不謙虛,出名要趁早。”
未成名之前,他就在博客中直言作品論證會“很好笑”,他不喜歡自己的作品在提意見的過程中“被強奸”,他“不參加圈內(nèi)任何論壇講座,不參加編劇維權(quán)之類的活動”。
成名之后,他發(fā)出“編劇兼制作人是最劃算的”的聲音,編劇“光維權(quán)嚷嚷是不行的,關(guān)鍵是要把劇本寫好,要了解市場,珍惜投資人的每一分錢,并以他們的利益為中心,懂得先給予再索取,懂得只有市場效益好了,我們的生存空間才會更大”。
當(dāng)演員,真干不了
香港導(dǎo)演蔣家俊在內(nèi)地拍攝電視劇《亡命天涯》,于正獲得一個小角色,但依然發(fā)抖忘詞,最終被開除出組。
于正在江南水鄉(xiāng)“比較婉約”的環(huán)境中長大,“我本身不是很具有陽剛的東西,又特別自然主義,但為了演戲,我很用力地把自己變得外向,但是有時候又外向得收不住?!?br/> 成名后,他的中學(xué)同學(xué)曾在某論壇爆料于正在中學(xué)的元旦匯報演出上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了“偏執(zhí)”的“雷”潛質(zhì)。
“小時候我是想得多,說得少。因為小時候很自卑,不愿意做別人的小弟,但是又沒人愿意把我當(dāng)大哥。我成績比較好,但是又不太招老師待見。講話直,挺憤世嫉俗,對有些事情總是不依不饒?!?br/> 這個從小就內(nèi)向敏感的男孩,20出頭就成功擠進編劇行業(yè),25歲“開始成名”,34歲時,爆紅,被大批投資人追捧。
于正進入這個圈子是從表演開始的,與在編劇上的自信不同,在表演上于正沒有找對方向。在上戲表演系時,“有次匯報演出,莫名全身發(fā)抖導(dǎo)致沒有分數(shù),此后再也不敢登臺?!睘榱朔e累表演經(jīng)驗,于正當(dāng)過“群演”,當(dāng)時香港導(dǎo)演蔣家俊在內(nèi)地拍攝電視劇《亡命天涯》,于正獲得一個小角色,但依然發(fā)抖忘詞,最終被開除出組。
現(xiàn)在回憶這段經(jīng)歷,于正將它視為人生道路上的轉(zhuǎn)折。演員干不了,又因為《亡命天涯》劇組臨時換編劇,于是他主動要求給劇組“寫一段”。這一段戲讓制片主任注意到了于正,將于正推薦到了李惠民導(dǎo)演工作室。之后的經(jīng)歷于正曾經(jīng)在多次采訪中提到:幾乎沒有報酬,工作室地處偏遠,每天省吃儉用打車上下班,租住在小房子里,在上海陰冷的冬天里手上長滿了凍瘡……
唯有繼續(xù)不斷地寫。
故事,要更好看更糾結(jié)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只有不同人物的性格才能組成不同的故事,這是個排列組合的技巧。編劇要做的事情就是“組織”,讓這些發(fā)生過的事更好看、更糾結(jié)。
對于正的編劇作品,“反于派”認為故事架構(gòu)、情節(jié)橋段總有東拼西湊的痕跡和說不清道不明的模仿意味,對白多有臺灣言情小說的痕跡。而“挺于派”則認為,“你來編一個故事未必編得圓”。
于正從李惠民處繼承和發(fā)展來的電視劇創(chuàng)作觀點是:“電視劇”里,首先一定是人物最“好看”,寫戲不光是寫情節(jié)?!叭绻皟杉蔷巹≡趯懭宋?,那后面就是編劇在跟著人物走?!逼浯问?,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只有不同人物的性格才能組成不同的故事,這是個排列組合的技巧。編劇要做的事情就是“組織”,讓這些發(fā)生過的事更好看、更糾結(jié)。最后,電視劇是視覺藝術(shù),每個細節(jié)都要好看。
無論是有意模仿還是無意借鑒,不可否認的是作為高收視劇作的創(chuàng)作者和制作人,于正對電視觀眾心理和電視制作規(guī)律的把握已經(jīng)到了一定程度。在于正的戲里,一集里面至少會有三個故事,有比較緊湊的節(jié)奏和沖突;整部劇,除了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又會穿插不同的矛盾和線索。以《宮》為例,里面既有四阿哥、八阿哥和“穿越女”晴川的三角沖突,又有四阿哥、金枝、素言的三角沖突,還有康熙與德妃烏雅氏之間的故事沖突。于正認為“這樣可以抓住各個層面的觀眾”。
于正作品中,除了《帶我飛,帶我走》《賢妻良母》和《一千滴眼淚》外,其他都是古裝劇和年代劇。除了對于單個劇本本身的創(chuàng)作,對題材的嫻熟把握和前瞻性也成為他取得收視成功的保證。例如2011年初,《宮》的播出搶盡了穿越劇的先機,稍早的《大清后宮》和《美人心計》則搶先占領(lǐng)了宮斗劇的市場。
在于正看來,《帶我飛,帶我走》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接地氣的一部,他承認現(xiàn)實題材不是他擅長的領(lǐng)域,于是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古裝和年代劇上,先后創(chuàng)作了《大清后宮》《胭脂雪》《鎖清秋》等。這除了與當(dāng)時他“自身比較苦悶的生活和戀愛狀態(tài)”有關(guān)外,當(dāng)時市場上這類題材的缺失也是一大原因。
從去年底開始實施的限制古裝穿越、宮斗題材的調(diào)控政策,對于正而言應(yīng)對起來也很“熟悉”——2008、2009年左右,他編劇制作了電視劇《賢妻良母》,“當(dāng)時沒有投資方,也輸不起。對古裝劇也有限制,我要是做個《宮》那樣的,萬一砸了呢?”于是他把所有好看的電視劇橋段看了一遍,寫了《賢妻良母》,雖然“當(dāng)時收視率是很好,也賣得很好,但是我很不喜歡《賢妻良母》,它讓我變成了一個技工” 。此后,市場情況有變,之前對于古裝劇的限制恰巧為后來古裝劇又一波熱潮積蓄了能量,《美人心計》和《宮》的推出,再一次驗證了于正敏銳的市場嗅覺?!拔矣X得限制已經(jīng)一段時間了,熒屏上多是苦情諜戰(zhàn)戲,古裝戲會有市場?!?br/>
出名,要趁早
男女主角基本都是新人,但配角大多是“老戲骨”,這種“混搭”是于正控制整個成本的方法之一。
于正現(xiàn)在是老板,他分別在海寧和松江成立了工作室,另外北京還有于正工作室的分部,將來“肯定是要做公司啦”。
于正是個控制欲很強的人,控制欲源自于危機感,“我為什么想出名——我想掌控自己的作品?!?br/> 在于正看來,編劇做制片,好處多多,一是能保證故事原汁原味,不會出現(xiàn)劇本好,但拍得不好的情況;二是編劇身兼制作人必然會為成本考慮,在編寫過程中會在不損失劇情的情況下,為攝制組省錢,這比臨時出狀況再改好。三是編劇了解市場,懂得運用市場,不會盲目寫劇,盲目投資,白白流失社會資源和財產(chǎn)。四是效率高。他以《鎖清秋》為例,“從寫劇本到制作一共花了半年時間,2008年9月15日關(guān)機,2009年1月22日就在上??缒瓴コ觯找暦浅:?。安徽衛(wèi)視獨家上星,加12個地面頻道,回款非常快?!?br/>
在《大清后宮》《楚留香傳奇》后,于正的編劇稿酬已經(jīng)躋身一線編劇之列,彼時一家公司來找于正寫劇本,趁此機會,于正提出:“稿酬一分錢不要,讓我來搭班底,拍完后按利潤分成?!?br/> 做制片,于正的模式很簡單,找到合適的投資方,“我來制作、我?guī)湍阗u,最后我拿走一部分利潤。”到目前為止,于正通過這種模式運作的劇目都是盈利的,據(jù)說最低的盈利率是40%,平均盈利率在100-200%?!皩ξ襾碚f,找投資不難,難的是怎樣用很少的錢做出很好的作品。”
電視劇賺錢,于正的訣竅是“把錢花在制作上”。
于正的戲,男女主角基本都是新人,但配角大多是“老戲骨”,這種“混搭”是于正控制成本的方法之一。“用明星,一是貴,二是無法保證拍攝時間?!?br/> 對美術(shù)、造型、燈光,于正也有自己的要求。他一邊說著,一邊掏出手機給記者看里面存儲的新劇《美人無淚》劇照,指著頭飾說,這是純金打造的;指著背景說,我可以為了一個場景拆掉重建,可以專門去草原拍,有3萬人一起跪地的場景,也有同時點燃一千只蠟燭的場景。于正用例子來證明這種主控是多么重要:“《宮1》和《宮2》就是由兩套完全不同的班底打造的,因為人都被挖光了,但是出來的東西還是一樣好看,因為我對制作有很強的控制欲。”
對話于正
如果只有兩部古裝戲,肯定有一部是于正的
《綜藝》:身兼制作人和編劇,你的時間怎么安排?
于正:我很少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生活真的乏善可陳。一般情況下我都是待在橫店,回北京就是談事情和接受采訪。
《綜藝》:為什么要常駐橫店?
于正:在橫店有好處,我怕自己飄起來,加上我是個不喜歡聽爭議的人。
《綜藝》:你的控制欲和危機感為何那么強?
于正:危機感是跟李導(dǎo)(李惠民)學(xué)習(xí)時候?qū)W到的。李導(dǎo)說人生就是不進則退,要有安全感就要不停跑。當(dāng)時跟著李導(dǎo),他的很多故事非常棒,但拍出來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劇本開頭挺好看就開機了,中間邊寫邊拍,導(dǎo)演又很忙沒精力寫劇本,戲出來就不好看。
所以一直得要保持旺盛的創(chuàng)作精力,別人的永遠是別人的,如果有一天他不幫你寫了,你就什么都沒了。2011年我因為太忙,就寫了《宮2》,年底跨年寫了《笑傲江湖》的劇本,但從今年開始,我還是要保持一年兩部的節(jié)奏。
《綜藝》:你怎么看待編劇和制作方的矛盾?
于正:矛盾肯定存在,這也是為什么我總是想出名,就是想把自己的劇本做好。
《綜藝》:在同制作方合作中,有何經(jīng)驗?
于正:選擇制作方,我只找合適的。我來制作,我?guī)湍阗u,拿一部分百分比走。但是投資方不能要求我怎么改,也不能指定演員。
我拿走的百分比,是用來給我的核心團隊的。打個比方,我的制作團隊在外面可以拿5萬元一集,而我可能只能給他們2萬一集。但是我拿到的分成也會分給他們。只要電視劇的利潤高,團隊得到的就多,我是“高薪養(yǎng)廉”。
《綜藝》:能談?wù)劷陙砟愕膭?chuàng)作思路的變化嗎?
于正:每個階段的感覺不一樣。最初是處于模仿期,比如《帶我飛,帶我走》《煙花三月》《大清后宮》,當(dāng)時看了很多書和戲,把很多橋段摘出來,記筆記,現(xiàn)在我電腦里還有300多萬字好看的橋段。
《楚留香傳奇》寫完后,就過了模仿期了,因為沒時間看了。本身那段時間戀愛又不順利,生活很苦悶,于是做了一些我稱之為磨難片的電視劇,比如《最后的格格》《鎖清秋》《胭脂雪》《一千滴眼淚》。
后來我從父輩的感情中受到啟發(fā),想做一個女人的史詩,因此有了《美人心計》的梗概,又看到了小說《未央·沉浮》,于是買下版權(quán)做了改編。
《宮》則是我想寫個穿越的戲,最初定位是一個女孩進入大企業(yè),但是當(dāng)時已經(jīng)有《杜拉拉升職記》了;于是想往回穿越,上網(wǎng)搜索發(fā)現(xiàn)都是四爺黨、八爺黨,于是把故事背景時代定在了雍正年間。然后又看了很多穿越小說,發(fā)現(xiàn)小說中的女主角大多是很文靜的,她們懂歷史,但又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翼翼地怕改變歷史。我就想我不要,我要寫暴力女,把現(xiàn)代女性的性格帶進去。我想寫公主和王子的故事,腦中搜索看過的偶像劇,最經(jīng)典的是《流星花園》《還珠格格》,于是努力回憶這些劇集最打動我的地方,我覺得殘存在我潛意識里的就是人類的共性,也是最有趣的。
最近我又開始做男人戲了。自己改了《笑傲江湖》,簽約了林和平老師的《賞金獵人》,
《綜藝》:還是以古裝和年代劇為主。
于正:現(xiàn)代戲不是我的強項,如果做也肯定像臺灣香港的電視劇,不可能太接地氣。但創(chuàng)作肯定需要邁出這一步,接下來也是有計劃的,不過可能會先做一個古裝電影。而且現(xiàn)在畢竟只是限制古裝劇,沒有封殺,我想哪怕市場上只有兩部古裝戲,于正也能擠進去一部。再就是我還能做年代戲。
《綜藝》:你怎么看待有人評價你的作品“雷”人?
于正:其實我特意去查過,雷就是突兀的意思,新東西就是突兀。至于說我的作品雷人,也是在《宮》播出后,一部同題材作品撞上了,網(wǎng)上的一些評價跟水軍有關(guān),說我抄襲什么的都有,但一開始《宮》的評價挺好的。
《綜藝》:那你怎么看待“抄襲”這件事情?
于正:去年新加坡亞洲電視節(jié)上,《宮》獲得了最佳編劇獎,其實當(dāng)時我報了四個獎項,但他們唯獨將最佳編劇獎頒給了我。因為此前一年是日本版《流星花園》獲獎了,所以我特意問評委,《宮》像《流星花園》嗎??他給我的回答是:像是應(yīng)該的,好的東西就應(yīng)該繼承和發(fā)展。同樣的東西,外國人叫繼承和發(fā)展,《功夫熊貓》和《花木蘭》難道不是借中國故事的殼嗎?《大長今》和日本的《阿信》、中國的《渴望》有什么本質(zhì)不同嗎?中國人就是嫉妒、偏見,見不得別人好。我想收視率證明了很多東西,獎項也證明了很多東西。
《綜藝》:你會看網(wǎng)上有關(guān)你的議論嗎?
于正:看,我覺得看那些帖子是很好的心理修煉過程。起初我會覺得挺無辜,現(xiàn)在我會看天涯上專門罵我的“樓”,因為除了罵我,他們會討論最新的電視劇資訊,會對演員做推薦,還會對電視劇制作理念進行分析??戳送g樂的。
《綜藝》:思考過為何自己會引發(fā)那么多爭議嗎?
于正:你在高位時,所有人都想拉你下來。我其實跟令狐沖很像。有很多東西在我身上發(fā)生,而我又百口莫辯。有時候事實真相說出來大家都不會好過。
另外一個就是我的曝光率比較高,比較愿意面對大眾媒體。但是《宮》播完后,我就有些排斥了,開始往回收。我年紀也不小了,心態(tài)也改變了很多,之前因為Hold不住,起了沖突也會在網(wǎng)上說別人的隱私,這其實是很幼稚的行為。
《綜藝》:關(guān)于你的某些熱點是宣傳策劃的一部分?
于正:根本沒有宣傳策劃團隊,就是工作室的幾個女孩發(fā)發(fā)新聞稿,也沒有策劃。我有時候也會想,干嗎要寫博客?發(fā)微博?為什么要傾訴?人得裝一點兒啊,但我又是個裝不得的人。
《綜藝》:感覺壓力最大的是什么時候?
于正:說實話,我沒一天開心過,總是很痛苦,感覺一直在路上跑?,F(xiàn)在大家說于正古裝戲是OK了,那么現(xiàn)代戲呢?《大清后宮》《胭脂雪》時,外界就說我?guī)p峰了,于是我做了《宮》,又說巔峰了,《宮》之后是《美人天下》,然后是《宮2》。《宮2》開機之前,太多人說續(xù)集不會好看,我當(dāng)時抑郁得很厲害。于是去西藏旅游,幾乎都想跳崖了。但是在海拔最高的地方,我發(fā)現(xiàn)自己還在努力呼吸氧氣,求生意識還很強(笑)。
《綜藝》:那你現(xiàn)在的心態(tài)是?
于正:其實我平時是很能開解自己的人,雖然危機感很重,但能苦中作樂。我在寫作的時候很少抑郁,但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就很難過。我對每個人、每件接觸到的事物都太洶涌了,但我又很難和人接近。朋友跟我說‘世界上沒有那么多快樂的事情,改變不了別人,只能改變自己?!液髞矸此紴楹尾豢鞓罚瑸楹胃承┖献鞯闹破秸劚懒?,就是因為我總是將別人的事情當(dāng)做自己的事情,想得很多,又很愿意去說教。
《綜藝》:你怎么定義“于正出品”的內(nèi)涵?
于正:他們說我是,華麗、唯美、飄。
《綜藝》:“飄”是?
于正:就是不實際。
《綜藝》:你的劇中,會大量啟用年輕靚麗的新人作為男女主角。你怎么看待現(xiàn)在的演員市場?
于正:每一部戲我都希望將環(huán)境、美術(shù)造型做到盡善盡美?,F(xiàn)在每部戲用新人成本也是一百四五十萬元一集,如果用明星,肯定超支了?!秾m2》用了新人袁姍姍,其實在《宮2》里她演得不太好,因為太緊張了。但是從潛力看,她表演比較自然,相貌有特點,人又聽話。新戲《女相》里的趙麗穎也是個新人。另外還簽了陳曉,他簽了華誼10年,我用10萬元從華誼兄弟那里轉(zhuǎn)約過來的。
有時候我在想,我是為改變一些人的命運而來的——除了新人演員,還有一些合作過的公司、新人編劇。好比我站得比你高,我就老想把你拉起來。另外就是我對社會有責(zé)任,我希望觀眾在電視劇里學(xué)到什么,告訴觀眾要去珍惜。
《綜藝》:2012年作品計劃包括哪些?
于正:身兼制片人和編劇,我態(tài)度很明確,要么“自己關(guān)在家里寫”,要么“選擇好題材,找編劇寫劇本,而且是找名編劇,貨銀兩訖”。今年可能會做《云中歌》、重拍金庸武俠劇《笑傲江湖》。
《綜藝》:《笑傲江湖》會有哪些新意?
于正:我在故事里結(jié)構(gòu)了一段浪漫的故事,由一位女生扮演東方不敗,讓他(她)獲得了一段感情,但是又親手撕裂了這段感情。其他基本沒變,令狐沖和任盈盈還將以大團圓結(jié)局收尾,整個故事保留了原著的三分之二。
《綜藝》:《誅仙》不做了?
于正:《誅仙》不會做了,因為版權(quán)不在我手上,當(dāng)時我沒有800萬元,于是建議合作的公司買下了小說的電視劇版權(quán)。當(dāng)時對方說讓我做《誅仙》的電視劇、電影,我?guī)退?年項目,但是3年過去了,《誅仙》依然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