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就像一個萬花筒,喜怒哀樂貫穿其中。面對工作、家庭的壓力,我們的情緒就可能受影響,而不良情緒累積多了,就容易肝氣郁結(jié),影響健康。也許正因為如此,近年來不少城市建了一些心理宣泄室之類的場所,設(shè)置了一些橡皮人、發(fā)泄墻等供人們?nèi)鰵狻F鋵?,要“撒氣”沒這么麻煩,我們的身體上就有不少“撒氣穴”,通過按摩可以消除“不暢”之氣,把人從“生氣”中解脫出來。
角孫、風池和太陽穴
這幾個穴位都是頭上的“撒氣”穴。
角孫穴是一個很重要的“撒氣”穴位,它位于耳翼尖之發(fā)際處,把耳廓折向前,耳翼尖所指之處即是,按揉它可以緩解壓力。
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
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cè),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用手觸摸最凹陷處就是。
按壓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腦、舒緩疲勞、緊張或者焦慮的作用。
膻中穴和肩井穴
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撒氣”穴,有寧神除悶的作用。
膻中穴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之中點。生氣時可以往下捋 100下左右,有順氣的作用。
肩井穴位于肩部最高處,在頸根與肩膀的中間。掄起自己的拳頭往對側(cè)的肩井穴上敲打,會有酸脹感,平常散步或休息時候就可以做,可舒解壓力,緩解頸部的疲勞。
太沖穴和足三里
太沖穴和足三里位是下肢的“撒氣”穴。太沖穴位于足背側(cè),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大拇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的后方)。此穴對愛發(fā)火者和郁悶者都有很好的舒緩作用,能降火理氣,對高血壓、頭痛、乳房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患者效果更好。
如果配合著足三里(位于外側(cè)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在舒肝理氣的同時,能較好防治因著急生氣而致的便秘或者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