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從教師的眼神、手勢、表情等方面著重闡述了體態(tài)語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關(guān)鍵詞:眼神;手勢;表情
一直以來,人們對語言的學習只強調(diào)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然而,對于非語言(主要是體態(tài)語)交流的手段則不太重視。美國心理學家方伯特的“體態(tài)效應”研究表明:人獲得信息7%來自文字,38%來自語言,55%來自體態(tài)語。由此可見,體態(tài)語在實際交際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英語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輕松靈活地運用體態(tài)語言呢?
一、藝術(shù)地運用眼神
眼神不僅可以傳達各種感情,如鼓勵、責備、撫慰,還能表達許多言語不易表達的復雜微妙的意思,甚或幫助教師觀察學生動態(tài),接受學生的反饋信息,從而改進課堂教學中的不足。教師眼神的應用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環(huán)視法
上課伊始,教師可以用這種方法使全班同學平靜下來。教師掃視教室一周,使學生意識到這是要上課了。在課堂上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維持課堂秩序,督促學生聽講。同時也避免了語言批評對學生的傷害。講課時,教師的眼睛環(huán)視全班,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教師在對他們講課,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參與感,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到老師正在關(guān)注自己,這種目光的交流也滿足了學生自尊心的需要,無意間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從而使學生上課時注意力更加集中,與教師積極配合。
2.注視法
這是眼神運用中最有效、最有內(nèi)涵的方法。當遇到有的學生偷看課外書等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時,教師可以暫時停止講課,用目光給予暗示。對于不太注意聽講的學生來說,盡管沒有聽清講課的內(nèi)容,但對老師聲音的突然停止還是可以感覺到的。他們會不自覺地抬頭觀望,這時如果碰到老師嚴厲的目光,會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不對,從而停止其他活動,認真聽講。
二、靈活地運用手勢
據(jù)研究表明,手勢與表情結(jié)合,可傳導信息的40%。恰當?shù)氖謩萃窃趦?nèi)心情感的催動下瞬間自然做出來的。手勢對于增強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注意手勢語言的運用幅度、次數(shù)、力度等技巧。教師各種不同的手勢語,可分成四種類型:
1.形象手勢,用來模擬狀物的手勢
比如,拇指和食指合成一個圈,其余三個手指頭伸直或者略屈,很形象地打出OK手勢。這種手勢在教學中最容易被運用,如,在教學幾個玩具的單詞時,我做出了劃船的動作,讓學生來猜一猜這跟什么有關(guān),學生都紛紛舉手說:“boat?!痹诮虒W“car”時,我一邊做出開汽車的樣子,一邊說“do,do……”,又好玩又好記。學生立即記牢了“car,car,do,do……”學生學得有趣,教師教得輕松,短短10分鐘,全班幾乎每一個學生都能熟練地說出這幾個單詞并準確地指出來。這種教學不僅可以使知識變得簡單、生動,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更加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熱情。
2.象征手勢,用來表示抽象意念的手勢
這種手勢需要師生間較長時間的約定俗成,一般不常用。比如,教師要表達做游戲時某人出局了“you are out”的意思時,我左手做握球狀,右手伸出食指做穿刺左手球狀的動作,代表淘汰出局的意思。由于這是我和學生特定約成的手勢,所以學生一看就懂。這種手勢每到做游戲時我就會使用,大大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
3.情意手勢,用來傳遞情感的手勢
比如,教師要肯定或贊賞某一學生,只要對著他翹起大拇指晃上兩晃,那學生自然心領神會,受到鼓舞。這種手勢傳達的是一種師生間珍貴的情感,對學生的贊賞、表揚、肯定、鼓勵,還是斥責、懷疑、批評、憤懣,不一定都要擺到桌面上來用言語表述,有時只那么一個手勢,使觀者自清,自然架起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4.指示手勢,指示具體對象的手勢
比如,教師在教授“stand up”的時候,可以將手往上抬,示意讓學生站起來。這個動作恰如其分地闡釋了單詞的意思。同樣,教授“sit down”的時候,可以將手往下壓,讓站著的同學坐下,使學生更加生動、形象地理解其含義。
三、夸張地運用表情
誠如古羅馬詩人賀拉斯在《詩經(jīng)》里所說:“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別人臉上的笑,同樣,你自己得先哭,才能在別人臉上引起哭的反應?!苯處煱l(fā)自內(nèi)心的、純真的、動人的和富有感染力的感情可以在課堂上形成直接的師生情感交流——喜、怒、哀、樂,創(chuàng)造出輕松的言語交際環(huán)境,使學生在課堂上陶醉于教學,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體態(tài)語不但是有聲語言的補充和深化,更能起到有聲語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所以,小學教師如果能準確、適當、自然地運用手勢,藝術(shù)地運用表情、眼神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語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廣軍.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非語言行為[J].教育研究,2008.
[2]羅樹華.教師課堂體態(tài)語言淺論[J].教育學,2011.
[3]莊錦英.教師體態(tài)語言藝術(shù)[J].小學英語研究,2009.
(作者單位 江蘇省江陰市璜土實驗小學小湖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