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早期幼兒教育成為家長為孩子踏入社會之前接受教育的重點關注。幼兒園教育逐步形成“小學化”教育的傾向,不僅使兒童喪失了童年的快樂,還影響到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對此問題進行了一些討論,意在指出“小學化”幼兒園教育所帶來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小學化傾向;幼兒園教育;對策
人們常把“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掛在嘴上,望子成龍成為家長們共同的愿望。在兒童剛剛步入幼兒園時家長們就開始為孩子選擇最好的教育,這已經(jīng)形成了社會教育的一種無形風氣。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大多數(shù)幼兒園也在不斷改革,逐步形成了“小學化”幼兒園教育模式,吸引大部分家長接受這樣的教育。其實,這已經(jīng)影響了兒童快樂的童年,讓孩子們提前成熟起來,如此情形讓我們感到十分的擔憂。
一、“小學化”幼兒園教育的弊端
我們從小就知道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會經(jīng)歷一些必要的過程,從好奇,到發(fā)現(xiàn),再到研究與認知,就算兒童的成長也不例外。不管是剛出生的嬰兒還是已經(jīng)成熟、走向社會的成人,都會對身邊的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在成長的各個階段我們會對各種各樣的事物產(chǎn)生興趣。但是過早的小學教育,不僅會使兒童對事物以及周圍一些東西喪失興趣,還會讓兒童對以后將會遇到的事物喪失興趣,進而喪失學習的動力,甚至在接下來的小學生活中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不僅如此,過早的小學化教育會給兒童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據(jù)研究,在生理上這個年齡段兒童正處在快速發(fā)育期,長時間地坐著會使他們疲勞過度,對自己頸椎造成危害,甚至造成畸形。在心理上過早進入小學教育已經(jīng)超過了兒童的心理接受范圍,這會導致兒童形成心理疾病,產(chǎn)生抑郁、自閉等不良心理問題。不僅如此,還會對兒童智力的發(fā)展形成阻礙。最初的成長,兒童會依靠對圖像的記憶與描繪促進智力的發(fā)展,但是當“小學化”教育滲入之后會對兒童的想象力形成制約,只是得到固定的教育,不利于他們的思維想象力。
二、形成“小學化”教育模式的原因
如今由于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幼兒教育成了家長讓孩子步入社會之前最基礎的條件。為了使孩子不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家長就會讓孩子超前學習一些知識,比如認字、算數(shù)等等。為了能夠在其他孩子之前超前學習更多的知識,讓孩子早早踏入學海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同時大多數(shù)的家長心理上存在著一些互相比較的習慣,他們會把自己的孩子與同事或朋友的孩子進行比較,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感覺自己的教育很好,自己的孩子好過別人的孩子。由此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引聘一些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確切地說是改變了自身的教育模式,將幼兒教育逐步形成小學教育的課程,讓孩子提早步入小學教育,提早灌輸小學教育知識,從而提高幼兒園的招生率,促進自身經(jīng)濟效益的增長。如果想要在這樣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下去,中考與高考就成為進入社會的一來敲門磚?,F(xiàn)在出現(xiàn)的“高考神童”差不多也是在這種情況下所形成的,這已成為一種教育發(fā)展的風氣,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向。
三、改變“小學化”幼兒園教育
應該建立一個專門對幼兒園教育進行監(jiān)督的機構(gòu),在一定時間內(nèi)對個別幼兒園的教育水平、環(huán)境、老師進行一些抽查,要符合國家規(guī)定教育的范圍,發(fā)現(xiàn)“小學化”幼兒園教育的予以處理。在這種教育模式的形成上,最主要的還是要改變家長們的教育思想。采用媒體講座進行宣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使幼兒度過一個美好的童年。幼兒園的教育很容易受到社會趨向的影響,為了適應社會的進步,在促進進步的前提下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向?qū)АM瑫r幼兒園減少考試,減輕壓力,從而逐步減少以后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影響。
兒童的教育從始至終都是一大重點問題,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高中,最后到大學,這都是整個社會所關注的問題。我們不僅要重視它,還要合理地安排它,要讓兒童不僅能夠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還要讓他們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真正成為我們祖國的棟梁之才。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婁葑鎮(zhèn)蘇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