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真正體現(xiàn)了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平等的學習鍛煉機會。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尤其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構建有效的評價機制,促進教學的高效開展。
關鍵詞:合作;競爭;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中應用最廣泛的學習方式,按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能力水平等因素合理分組,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合作學習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尤為重要,是教師實踐的重要內容,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少數(shù)學生參與程度低,甚至利用合作的機會“跑題”,合作學習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實效。
一、前提:合理組建小組
合作學習分組宜采用異質分組的原則,將男生和女生、內向型學生與外向型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較強的與有困難的學生分到一起,每個小組前后或左右組合,以4~8人為宜。確定好小組成員后,可以讓各小組擬定組名、口號和奮斗目標,同時要求每個小組定出自己的學習目標,即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要達到的短期目標與長遠目標。
二、基礎:前置自主學習
進行合作學習首先要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課前就要布置預習性的前置性作業(yè),給學生自學的機會和目標,在課堂上才能找出問題來并進行討論。有的老師一上課就在黑板上列一些問答題,說:“四人一組共同學習,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庇谑菍W生忙于找答案、大聲地討論問題而忽視了自己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在教學中總是先檢驗前置性作業(yè)的效果,根據(jù)學生情況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既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又使師生更加明確要突破的難點。
三、組織:培訓優(yōu)勢群體
小組組建之后,教師要注意培訓好“組長”,可以在早晚自習進行,注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同時注重活動之前的臨時培訓,包括課前培訓和課內培訓。在小組成員活動之前,我通常會讓幾個小組長臨時組合成一組,進行示范,老師加以指導,然后再由每個小組長組織該組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四、保障:教師引導促進
教師在合作學習中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向導和促進者,也是共同學習的合作者。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知識輔導和技能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仔細觀察各合作小組成員的合作和學習情況,并及時發(fā)現(xiàn)活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如,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小組討論之前,必須通過Work in pairs等機械操練后,才能讓學生進行采訪老師或進行小組討論這樣高層次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
五、關鍵:構建評價機制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把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結合起來,可以促使學生更加關注合作學習的過程,并從合作學習過程中體驗合作學習方式,發(fā)揚合作學習精神。同時,把對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結合起來,并側重于集體評價。對合作效果好的小組要予以充分的表揚,對合作學習效果較好的組要指出其優(yōu)點和存在的不足,對于合作效果不好或未完成任務的小組,可以要求他們在課后再次過關,并幫助他們查找原因。長此以往,他們在合作學習中會更加積極主動,因為他們也會體驗到了成功與快樂。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實現(xiàn)教學中多向互動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提高學生的素質,有效促進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坦.合作學習的原理與策略.學苑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來龍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