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說:“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yīng)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彼?,在教育教學中要給每一位學生以公平公正的學習環(huán)境。如今,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水平總會出現(xiàn)不同,于是便有了大家眼中參差不齊的學生。不可否認,在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看重好學生,忽視甚至歧視落后的學生。其實,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更重視后者。一名成功的人民教師應(yīng)該明白:“落后生”其實是潛在的優(yōu)生,他們也有自尊,也有積極性,也有成才的欲望;他們比“好學生”更需要關(guān)愛和理解。而且他們的進步對整個班級的學習效果、班風班貌的進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正因為“潛在優(yōu)生”的類型各種各樣,比如,有的是基礎(chǔ)知識弱,有的是智力發(fā)展慢,有的是思想品德不好,因而他們的心理也不盡相同。雖然我接觸的還不多,但在與他們進行了交談后,我了解了他們的一些心理狀況。
一、學生的幾種常見心理狀況
1.怨恨自己“笨”“沒出息”
這種心理主要是那些學習態(tài)度還算端正,但學習成績總是起色不大的學生。他們的確努力過、奮斗過,但一次又一次承受著失敗的“苦澀”,慢慢地,他們動搖了,退卻了,最后喪失了“自信心”。
2.不正視學習
這種學生往往家庭境況較好,以為金錢萬能,自身不僅不熱愛學習,反而熱衷于穿名牌、泛交友、愛追星、迷電腦,看到別人學習認真還認為沒必要,實乃玩弄青春,混日子,毫無上進心可言。
3.懊悔型“學生”
這類學生對自身以往的不足所造成的某些失敗狀況會感到后悔與自責,為目前落后于人家而憂,為找不到正確的目標而惑,為沒有正確的向?qū)Ф?。這部分人在學生中不占少數(shù)。
4.自暴自棄型
這是“潛在優(yōu)生”中一種較普遍的現(xiàn)象。這類學生認為,自己在思想上或?qū)W習上“落后”,甚或兩方面都落后,如今看來即使想改變也已是鞭長莫及,在老師眼中早已形成了“某某人不好,不乖”的概念,我即使努力了,也沒用。因此,他們在看待自己的前途時,總感覺是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從而自暴自棄。
那么,作為教師,如何改善他們呢?陶行知先生說:“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予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彼?,我覺得教師首先要摸清他們的基本情況,對他們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從而在教育過程中,不斷分析他們的不同情況以便采取措施對癥下藥。
二、結(jié)合自身,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努力
1.以真誠換真誠
作為教師,我覺得首先要擺正和明確自己與學生的位置,要認識到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之人,同時教師還是為學生服務(wù)的無私奉獻者,教師的職責不僅要教知識,講道理,還要為促進學生成長,促進學生成功而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要讓學生相信你,愿意你為他們服務(wù),因此,你就必須堅持“真誠”二字,“真誠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的,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痹谖野嗌希幸粋€從外地轉(zhuǎn)來的男孩,上課回答問題總是低著頭,聲音也很輕,我上完第一節(jié)課后就找他談話,他一聲不吭,我覺得他是一個沉悶的孩子。在后來的學習和生活上,我主動走近他,并借機“開導(dǎo)教育”他,慢慢地,他開始活躍起來,看到我總會叫我一聲“老師好”,上課回答問題很積極,而且聲音也很響亮,我心里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從這件小事上,我明白了只要你真心誠意地去為學生服務(wù),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哪怕是“冰山”也終將會被你融化。
2.真心熱愛學生
陶行知先生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币虼?,教師要把對學生的這種特殊的情感獻給每一位學生,去熱愛每一位學生,給每個學生以真誠、無私的愛。但一般來說,教師的愛的“甘露”總多灑向那些聰明伶俐、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而灑向那些學習成績落后、思想品德不好的學生則很少。其實,對后者我們教師更要多關(guān)心、多幫助、多鼓勵和多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要與他們建立友好的關(guān)系,使學生消除對老師的害怕心理,讓他們感到教師的親切和真誠。對于那些暫時有不足的學生,教師萬不可歧視,而要讓他們感到自己并不是無藥可救,要給予他們自信,讓他們明白,只要自己肯努力,還是可以進步的。對于這類學生要耐心地引導(dǎo),不但要關(guān)心還要及時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因為再壞的學生總有他可取的一面,教師千萬不要因為其一個方面的不足而扼殺學生所有的學習興趣,這樣會使他們喪失學習的信心。
3.嚴格要求,一絲不茍
老師把對學生的愛放在心中,而在ZlsH7iAw6usgj9ZuzNc6jw==行動中則表現(xiàn)為“嚴”。學生猶如一棵棵正在成長的小樹苗,既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又需要施肥修剪除害的管理,所以要嚴格要求,經(jīng)常敲敲小警鐘,要按照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來約束他們,培養(yǎng)他們遵守行為規(guī)范的好習慣。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積極動腦,作業(yè)認真,對于錯誤要及時改正,對于背書和默寫一個都不放過;對于自身,我要求自己認真?zhèn)湔n,肯鉆教材,善找新教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4.心胸要寬廣
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過失不管多么嚴重,如果不是出于惡意,就不應(yīng)該責罰他?!辈钌蛐睦磉^程和經(jīng)歷過程的某些特殊性,往往比其他學生容易犯錯誤。因此,教師要冷靜地對待這部分學生的過錯,要理解尊重他們,不要動不動訓(xùn)人。一般來說,差生的自尊心更強烈,他們最反感教師的冷眼和諷刺,最不愿與看不起自己的人打交道。有些老師除了撕學生本子外,還當眾打罵學生。不可否認,老師所做的一切是為學生好,但這種做法,往往會適得其反,還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從而徹底打淡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每當學生出現(xiàn)不足時,切忌諷刺、挖苦、懲罰,而要在平等、和諧、融洽的關(guān)系中同他們擺事實、講道理、真正以理服人。
5.落實對學生的輔導(dǎo)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班級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幫助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一方面,我們要不時地幫他們找出不足、指出方向、樹立信心,另一方面,又要實實在在地幫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要定時對他們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提問、加強和鞏固,從基礎(chǔ)做起,逐步到位地幫助學生學習,始終如一地做到“教學做合一”,而絕不是“點到為止”。
6.多一分耐心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逆反心理較強,教師對其轉(zhuǎn)化可能花了很多時間,但見效卻很慢。這時,教師不要著急,要有耐心,采取正面教育,采用說教的方法,漸漸地消除其心理障礙。此外,要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榜樣作用。眾所周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可利用班干部的作用來感化一些不乖的孩子。轉(zhuǎn)化他們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內(nèi)取得成效,但教師對他們還是要充滿信心,有耐心,哪怕他們有一點點的進步都是可喜的。教師都要給予鼓勵,增強其學習信心。
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笔前?,每一個孩子都是智慧和愛的結(jié)晶,我們應(yīng)該去尊重他們獨特的個性,去善待他們幼稚的言行,從而真正去呵護他們脆弱的心靈,孩子的心里充滿了陽光,再給他一點,他會更燦爛!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1版.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01.
[2]吳志實,梁京京.愛滿天下的陶行知.1版.群言出版社,2000-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湖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