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關鍵。備課能使教師的教學行為更加科學嚴謹、規(guī)范準確,但怎樣備好課卻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備教材——掌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內(nèi)容
首先,鉆研教學大綱,掌握課程標準。要通覽全冊教材,掌握教材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確定全冊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的內(nèi)容范圍,并在此基礎上制訂出教學計劃和進度表。其次,在講授每個單元之前備課,對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學習、研究,確定單元的重點、難點,并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法,使單元教學任務在課堂教學中逐一落實。最后,最細致的講課前備課,必須認真細致地閱讀資料,詳細地書寫教案,準備相應的當堂訓練習題。
二、備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尊重個體差異
相當一部分學生厭學、棄學,兩極分化現(xiàn)象嚴重,這些問題常常困擾著英語教學。備課時應考慮學生的思想和學習實際,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考慮教法。
1.分析每一個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及變化,幫助其克服消極因素,促進其學習過程的優(yōu)化,逐漸由教師激勵到學生的自覺學習,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認識到“學有所用”。
2.對于學習較差的學生,教師可通過設計一些有梯度的課堂活動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應在心目中明確,哪些學生記憶力好,哪些學生善于分析和比較等,把這些時刻裝在腦子里,以便課上組織活動時更有針對性,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備資料——科學選擇資料,貴在靈活滲透
在選擇相關資料時,必須慎重考慮,把握好資料的量和度。
1.按中考題型進行選擇,要選典型、綜合、有引領性的題,做到基礎全面,覆蓋面大,特色創(chuàng)新。
2.博覽精選,備教輔資料。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有一桶水,教師要廣泛閱讀有關參考資料,借助教輔資料,整理和運用,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倉庫,建立一個與教材相關的“知識圈”。
四、備教法——科學設計教學流程
1.加強趣味教學,采取靈活多樣、能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將“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猜謎法”和“問題法”等結(jié)合在一起靈活運用。
2.開展Learning By Doing.在講授新目標八年級上第七單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我準備工具和原料,引導學生邊做邊說banana milk shake和fruit salad,在實踐中習得新知,學生興致很高,教學效果明顯。
3.我每節(jié)課要留十分鐘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即當堂訓練。我通常以競賽、游戲的方式進行,發(fā)一些小禮物,不僅改變了以往的枯燥形式和沉悶氣氛,還使學生理順了所學知識。
五、備教具——靈活選用設備,優(yōu)化教學整合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如音頻資料、圖像、實物、Flash動畫等,來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和活力。
總之,備課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并非輕而易舉的事情,備一節(jié)好課更難。然而,只要我們認真學習新大綱,鉆研教材,了解學生,掌握教法,不斷提高自身技能,就能備出好課。
(作者單位 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