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資源中,教材資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品德課堂教學在內容的選擇上,既要充分利用教材,又要突破教材的束縛,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取舍,還要積極開發(fā)并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使教材真正成為教與學的范例,成為有效的教學資源。
那么怎么選擇課程資源呢?現(xiàn)結合邱寬老師執(zhí)教的浙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集體力量大》一課作以闡述。
一、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呈現(xiàn)
要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教師就要立足教材,準確理解和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但是,品德與社會學科作為一門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材已不是教學的唯一依據(jù)。教師可以根據(jù)本地、本班的學生實際,對不合適的內容加以變更,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或者接近本地學生實際的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集體力量大》課文由“故事屋、聰明谷、故事屋、活動角”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通過小螞蟻召集兄弟姐妹搬大蛋糕的故事和“聰明谷”部分的四條經典諺語揭示“集體力量大”;第二部分,通過借用小動物們拖一大籃水果的故事來闡明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團結一致,才會力大無比的道理;第三部分,通過“提珠子”活動,使學生懂得只有學會有效的合作才能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的道理。教材內容的呈現(xiàn)由淺入深,層次分明,所蘊含的教學點清晰明確,較好地凸顯了本課的教學關鍵詞——學會合作。
教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安排了“故事屋”,試圖用童話故事告訴學生集體的力量大。但是,這兩個故事學生都比較熟悉,對于四年級學生而言過于簡單。邱寬老師在處理這一部分教材的時候,把螞蟻搬蛋糕的故事?lián)Q成了現(xiàn)場小活動——“紙托字典”,讓學生自己嘗試用一張紙,托起一本字典,學生反復嘗試后都不能成功。這時邱老師向學生拋出問題:“一張紙的力量很小,你有其他辦法嗎?”學生馬上想到把全班所有的紙都集中在一起,字典托起來了。用這個活動替代故事,兩者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通過活動得到的感受肯定要比聽故事更加深刻,教學會更加有效。
二、合理運用拓展資源,全方位的情感補充
1.課前補充——情感體驗的導火線
與其他學科相比,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更緊密。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從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尋覓情感體驗的素材,讓課堂中的他們的情感自始至終會處于高漲的狀態(tài),那么這樣的學習過程就是無拘無束的,是有效的。
邱寬老師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在課前安排了兩項任務:課前收集表示集體力量大的成語、諺語;結合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體現(xiàn)“集體力量大”的事,用各種形式記錄下來。學生通過這兩項課前的活動,初步認識到“集體力量大”的道理,在課中交流的時候學生因為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對集體有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所以就有話可說了。而邱老師又很有意識地將收集的這些資料進行匯報,并藝術化地將學生收集到的諺語、故事等編成一本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課中誘導——情感體驗的催化劑
如果說課前調查為課堂教學內容渲染了情感氣氛,點燃了學生道德情感的導火線,那么課中學生遇到難點、疑點,經過老師的誘導則加速了這一導火線的燃燒,成為情感體驗的催化劑,會使整個課堂活起來。
邱寬老師在教學小動物們拖一大籃水果的故事來闡明“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后,轉入“只有團結一致,才會力大無比的道理”的教學,這對于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如果運用多媒體視頻資源,能有效地解決這個難題。邱老師就是播放了《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尼莫脫險記”這一學生非常熟悉又喜愛的動畫片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的。
課堂教學片段實錄:
(播放視頻——魚群脫險)
師:魚群為什么能脫險?
生1:因為指揮得好。
生2:因為它們團結起來了。
生3:因為它們的勁往一處使了。
……
師:在剛才的這段視頻中,哪一句話最讓你感動?
生:一起往下游。
師小結:這就是齊心的力量,(板書:齊心)正是因為齊心,才創(chuàng)造了魚群脫險的奇跡。
當學生看到畫面中尼莫帶領著所有的魚群,一起大喊:“一起往下游!一起往下游!”最終靠著大家的齊心合力沖破漁網,所有的學生都明白了,人多只有一條心才能體現(xiàn)出集體的力量大。這樣的資源補充,在學生對原有教材理解的基礎上,又呈現(xiàn)了另一個信息,另一種認識,另一種思維。學生在學習這些拓展的教學資源時,就會不自覺地進行對比、整合,讓信息之間互相滲透、相互補充。
邱寬老師執(zhí)教的《集體力量大》因為合理地運用、補充了教學資源,所以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他的結課也給聽課老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身處一個班集體,就像被擰成一股的繩子一樣,一小根很容易拉斷,但把它們擰成一股,環(huán)環(huán)相扣,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會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我們的品德課不也是如此嗎?只有將學生、教材、活動等一切與課堂相關的資源進行精心選擇,好好設計,巧妙利用,才能形成有效的品德課。
(作者單位 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