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我站在三尺講臺上已經是第9個年頭了,在過去的8年間,我有過喜悅,也有過痛苦;有過歡欣鼓舞,也有過牢騷滿腹。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或許有過一些不如意的時候,無論如何,我都不敢在教學方面倦怠馬虎,因為這是我對父親的承諾,是一個為人師表者對自己良知的承諾。
這8年來,我?guī)н^了除理科復讀班外的任何一種類型的班級。但可以說,我并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因為我很難記住班上學生的分數,我很難知道班上哪些學生的整體成績較好,甚至在化學科方面也不例外。但幸運的是,這并沒有影響我的教學,因為我雖然不看重分數,但我很重視學生做題時反映出的具體問題。在某些時候,我可能常會滿腹牢騷,但在實際教學中,我不愿意輕易放棄學生,而是盡可能地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試想,當你一語道破了學生的困惑時,學生那感激甚至近乎崇拜的眼神不就是對你最好的褒獎嗎?
所以,學一個章節(jié),我不會告訴學生這里面有什么,應該重點注意些什么,我更愿意讓學生自己從中間發(fā)現,然后找出其中彼此的聯(lián)系,進而明白這一章節(jié)或這一知識板塊的知識特點與網絡結構。當看到學生能在自己的指導下,有著自己充分的思考與理解,這種快樂感與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而要做到這一點,缺乏對教學的激情是不可想象的。
說到激情,我自己對它有著一種可能比較膚淺的理解。我認為,激情并不是上課的聲音洪亮,也不只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更應該是能保持一種韌性,讓他們能在自己的課堂上既有情感激勵,更有思想啟迪的一種美好的品質。它需要我們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在熱愛的基礎上多一點思考,多一點反省。
作為一個教師,我堅持認為,激情是教師生命力的延續(xù)。
說到這一點,我想談一談給我極大觸動的一句話。我的一位老師不只一次地對我說過:“光華,好好教書,你一個年輕人肯定會更受學生喜歡些,會教得更好些?!边@句話時不時地讓我略微感到有些驕傲,但往往又感到有些擔心。是啊,我現在還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青年教師,幾年后呢?十幾年后呢?人都會年輕,在正常情況下,人也都會變老的。如果年輕是我現在的優(yōu)勢,那以后呢?
在多次思考后,我發(fā)現這話好像也不盡然準確。然而,如何讓自己也能得到學生的歡迎呢?我想,首先是不是應該讓學生覺得你值得他們歡迎呢?
有人說過,一個人最美麗、最動人,也最令人尊重的一刻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事業(yè)中的那一刻。我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一定正確,但我愿意嘗試一下,我愿意將自己精力充沛的一面展示給學生。所以,我力爭每一節(jié)課都是新的,都能帶給學生新知。
但僅僅有這些還不夠,我發(fā)現,在我們身邊那些受歡迎的老師總是那些與學生關系更融洽的老師。這也驗證了一個觀點——“親其師”,方能“信其道”。
別人能做到,我為什么不能呢?在一段時間的課堂接觸和作業(yè)批改之后,我基本了解到學生需要什么,我也知道我能幫學生有所提高,我為什么不付諸行動,單獨接觸,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呢?我就試著這樣做了,并且在這之后,我真正地感受到,其實學生是非常希望老師能對他有所指導、有所鼓勵的。我想,學生能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并敢于當著老師的面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應該是每位老師都樂意看到的。
或許,在教學的路上,我還很膚淺,但正如我一直說的一句話:“除了教書,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干點什么!”是的,這條路是我自己選擇的,而且也是我所愿的,每當我們的一些前輩談到自己學生的成就與感恩時,我總是那樣羨慕。但我想,只要我真正能夠持之以恒,把教學變成激情的事業(yè),我也應該可以像我們的前輩那樣欣慰、自豪!
(作者單位 湖北省荊州市監(jiān)利縣朱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