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以它特有的優(yōu)勢和發(fā)展速度,將我們帶進了一個學習生活多元化的時代。作為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網絡閱讀的模式,為學生開辟自由的閱讀空間,使網絡真正成為閱讀的一方沃土。
一、網上沖浪——瀏覽式閱讀的載體
全球約有8065萬網站,打開任何一個網站,無比豐富的資源讓你永遠都不必擔心發(fā)生書荒,巨大的知識容量為語文教學內容拓展了無限的空間,從國際國內新聞、軍事、社會、體育、財經、娛樂、文學到居家生活,只要鼠標輕輕一擊,所有信息盡收眼底。網絡適應學生的活潑好動、思維敏捷和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為學生自主性的充分發(fā)揮開辟了廣闊的空間,網上沖浪成為閱讀的重要載體。
二、優(yōu)秀網站——延展式閱讀的保障
有人錯誤地認為網絡閱讀以獲取資訊和休閑為主,追求實用性和短暫的心理愉悅,要讀經典名著還得去書店,這就大錯而特錯了。在飛速發(fā)展的數字時代,網絡電子書,隨手一點鋪天蓋地,各類經典名著,應有盡有,你可以不出家門,泡上一杯熱茶,欣賞著名著,與作者共舞。網絡資源串聯課內課外,讓好的網站成為學生課外博覽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學生的課內學習。諸如谷歌等優(yōu)秀網站,電子書庫已經成為延展式閱讀的保障。
三、博客,論壇,QQ——交流式閱讀的平臺
雖然學生可以將自己閱讀過的書籍內容與他人進行交流,但往往不及時,交流的面窄。網絡閱讀提供了及時、大量的閱讀資料,同時提供了一個讓閱讀者交流的平臺,如博客、聊天群、電子郵箱、留言簿、論壇等。利用這些平臺,對某本書或某篇文章展開討論;或與他人一對一交流……學生互動交流,使網絡閱讀成為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活動,進而獲得了閱讀活動最大限度的雙贏。
四、網絡整理——研究式閱讀的途徑
研究式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好的閱讀方式。學生網絡整理的過程是一個信息瀏覽、篩選、整理、歸類的加工過程,是研究式閱讀的最佳途徑。如,在進行:“如何看待追星”“給力”“菜鳥”“犀利哥”等網絡新詞的搜集及研究過程中,學生隨時制作電子讀書卡片或紙質卡片記錄素材,有效保存相互交流研究的成果,寫出理解感悟的文字,然后分門別類,建立系統(tǒng)的學習資料庫。
學生在積累資料的過程中,注重知識的不斷系統(tǒng)化,摸索規(guī)律,使紛繁、復雜、無序的信息轉化為有序的知識,對知識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作者單位 山東省鄒城市南屯煤礦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