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學生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圖示理論顯得非常的必要和迫切。特別是針對中學生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平時的課業(yè)都比較緊張,在學習上的時間可能比較少,沒有很多時間進行廣泛的英語閱讀,同時他們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也是能夠看懂書面英語材料就可以了。讀者在閱讀中頭腦儲存的圖示越多越完善,被調用的機會就越多,讀者就越容易產(chǎn)生聯(lián)想,思維更活躍,理解能力必然更強,閱讀效率就更高。而如果讀者學識淺薄、孤陋寡聞,大腦中的圖示必然貧乏,閱讀時就很難產(chǎn)生聯(lián)想,理解能力和閱讀效率自然就低。所以,作為教師,在教授閱讀時,首先應該建議學生自動進行廣泛的閱讀,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進行閱讀時不要只局限于課本,閱讀氛圍要廣,包括報紙、雜志等等,建立更多的圖示。除此之外,由于圖式理論又將圖示區(qū)分為語言圖示、內容圖示和形式圖示,所以,我們還可以從這三個方面著手去把圖示理論應用到閱讀教學中。
中學生閱讀教學必須通過大量實踐學習語言知識,打好語言基礎,發(fā)展閱讀技能,使用書面英語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逐步提高閱讀速度和準確率。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語言圖示。它是指語言知識及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也是讀懂語篇材料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學生的語言圖示越豐富,閱讀理解能力就越強。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先要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語言圖示,即努力提高學生識別英語詞匯、英語習慣用法及語法結構的能力。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示一些難記詞匯提醒學生除了根據(jù)構詞法猜測詞義外,更要利用上下文來理解生詞。除此之外,還應對結構復雜的句子進行分析,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建立語言圖示相對于成人來說,也是一項非常繁重的任務。
除此之外,對于中國的中學生英語學習者來說,豐富背景知識也顯得尤為重要,原因有二:(1)英語在中國是一門外語,學習者對英語文化等背景知識的掌握需要有意識的學習,這和母語學習或外語學習有所不同。特別是對于中學生來說。(2)他們的英語水平無法與英語本族語的人相比。教師可以通過解釋出現(xiàn)頻率較高但文化內涵豐富的詞匯為讀者提供背景知識;另外,也可以用圖表和例證提供相關材料。教師一般在閱讀前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或通過介紹背景知識,使他們建立起與篇章內容相關的文化圖示。教師還可以介紹關鍵詞,補充相關背景知識,也可以利用與閱讀有關的圖片、教學光盤等向學生介紹背景知識,減少閱讀障礙。教師要鼓勵學生學習西方文化知識,不斷豐富文化圖示以便更容易理解閱讀材料,提高閱讀效率。
圖示理論還包括形式圖示,它也叫結構圖示,是指關于文本篇章結構的知識,即對文本格式的安排、結構排列等的熟悉程度。文章的體裁是多種多樣的,如,故事、寓言、說明文、議論文等。每一種文體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學生對某種文章結構越熟悉,閱讀時對文章的特定框架結構和各段落的組織排列及文章的邏輯關系等就會越清楚,讀起來就會更容易些。由于中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英漢語篇在結構上也表現(xiàn)不同。因此,在理解英語閱讀材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與語言學習相關的形式圖示知識。形式圖示對于中學生這樣一個特殊的英語學習者來說,可能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這也是他們的一個優(yōu)勢,應該好好利用來提高英語閱讀的效率。
(作者單位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