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合作學習則是一種內(nèi)涵豐富,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合作學習可以促使小組成員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下面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認真?zhèn)湔n,為學生合作交流準備材料
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是一個有指導的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睌?shù)學知識盡管是前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但對于學生來說仍是全新的、未知的,因此需要再現(xiàn)類似過程來形成,教師不能把概念、性質、法則、公式直接灌輸給學生。
我認為選擇合作活動的內(nèi)容和確定討論的題目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并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所思所感。
比如,教學“筆算乘法”時,在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小組內(nèi)討論:“筆算乘法應注意什么?”組員都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討交流,可以相互補充,充分允許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計算法則。這是學生自覺獲得的知識,因此會記憶深刻。
又如,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時,在實際生活中,求圓柱形水桶所需鐵皮多少?要求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在小組討論:“應該算幾個面?為什么?等等”通過討論,使學生理解在實際生活應用中有些問題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而靈活地求出圓柱的表面積,學生會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明確具體要求,為學生設定探討的路徑
每次合作活動之前,教師必須要明確提出本次活動的內(nèi)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等。之后,小組長進行合理分工,組織組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小組代表發(fā)言時要有順序,并且盡量讓不愛講話的學生先說、多說。當一個人發(fā)言時,大家必須認真傾聽,別人講完后,才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經(jīng)過訓練,合作學習基本上就能夠順利進行了。
比如,在“三角形的面積”教學時,(課前要求每位學生準備好形狀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在操作之前可以提出:“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3組三角形圖形,動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組的三角形與拼成的圖形之間有什么關系?”教師要以“指導者”代替“權威者”。把學生推向合作交流的前臺。在尊重學生主體的前提下,指導學生進行交流。
三、及時指導,及時糾偏
在實踐中可以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參與不積極,有的學生合作不友好,有的學生不發(fā)言,還有的學生容易和別人爭吵。這時候,就要予以具體指導:“和同學說話要友好,遇到和自己觀點不同的同學,你可以這樣說,我是這樣想的或者說我?guī)湍阊a充一下?!痹诨顒又?,還可以安排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如“口算加法計算”時,小棒先合在一起,每組一份,注意觀察學生表現(xiàn),表現(xiàn)得好,給予表揚。個別學生如果爭搶,秩序差,任務完成得也慢??梢灾苯訂枌W生:“為什么呢?”讓學生討論,讓好的小組說說他們是怎么做的,通過教育,完全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質。
四、認真總結成敗得失
小組合作交流應包括兩個方面:表述自己的思想;傾聽別人的訴說,在傾聽中做到理解與辨析,從而給予正確評價。因此,每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后,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
1.對表現(xiàn)好的小組與個人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如,頒發(fā)“小紅花、金蘋果、智慧星等”,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2.對小組學習的情況進行總結,學生把結果進行匯報,觀點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組的,允許學生互相質疑,讓學生在思考探討中,使學生思維得到充分發(fā)揮,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總之,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加強研究,努力探索,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作者單位 山西省大同市北岳中學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