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英語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擁有好奇、好動、活潑的心理特征,所以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很高。所以教師在課堂中應(yīng)盡量使用英語教學,營造英語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但介于學生平時的環(huán)境限制和有限度的詞匯量,學生要聽懂全英文課堂教學有一定的困難。那么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巧妙地使用肢體語言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豐富的肢體語言是一種傳情達意的交際工具,它有著文字語言所達不到的效果。它能使人的表達方式更加豐富,表達效果更加直接,讓小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在我們?nèi)粘=虒W中要巧妙地運用肢體語。
一、用肢體語助學生理解重難點
每節(jié)課的重難點都不一樣。有的是單詞,有的是短語,有的是句型等。我們的學生缺少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和交流的空間,再加上詞匯量不夠大。如果教師用一連串的英語來解釋一個單詞或詞組時,學生不但聽不懂,反而會加重他們學英語的負擔。教師可以用肢體語簡化重難點。如:在教授動詞短語ride a bike,play the violin,watch TV,play football時,教師做一做相應(yīng)的動作:騎自行車、拉小提琴、看電視、踢足球。如:教單詞singer,artist,actor,actress,TVreporter,cleaner時,教師可以做唱歌、畫畫、表演、做報道、掃地等動作。教師可以不用多余的解釋,學生就能快速地明白。
二、用肢體語助學生克服怕說的心理
我們的學生中有一些性格較內(nèi)向較害羞的,在英語課堂中他們就會有羞于啟齒,怕犯錯誤的心理障礙。那么教師就可以用親切的笑容、肯定的眼神幫助學生擺脫心理障礙。讓學生在動、做、玩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投入活動中,促使他們拋開膽怯心理,大膽地開口說英語。如:在教授句子I am going to the 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