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充分體會到:面對著眼前一個班六十多個孩子,要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孩子享受課堂帶來的知識,體驗課堂中游戲的快樂和課堂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是很困難的。在很多情況下出現(xiàn)的結果是只有少數(shù)積極分子參與了課堂的各項活動,大多數(shù)的孩子只是旁觀者。致使班級成績出現(xiàn)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力差異也日趨嚴重?,F(xiàn)在開展高效課堂,讓孩子在小組中合作學習,一個大班額的集體,演變成了八到九個人學習小組的小班級了。在小組中,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觸較多的同學,也有了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在小集體中,孩子們積極思考,操練所學的知識技能,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然后,在小組間討論,進行活動時,每個成員輪流在班級中展示自己。這樣一來,從英語角度來說,每個孩子展示自己。發(fā)表自己的概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大大彌補了大班上課的缺點,同時使《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讓每一個孩子走進課堂有了實現(xiàn)的可能。
根據(jù)小學英語課堂的特殊性,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與在其他學科的運用相比有其特殊的形式并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教學中,我經(jīng)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
一、Let’s do中的游戲教學
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參加到學習中去,我往往把游戲放到小組中,讓孩子們在小組里展開游戲活動。因為小組的建立是按“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所以組內(nèi)成員層次不同,有時由基礎好的、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孩子承擔發(fā)指令的角色。為了保證任務的完成,性格內(nèi)向或基礎差的孩子會主動地去要求來做聽指令做動作的任務。有時,基礎好的、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孩子會主動帶著性格內(nèi)向或基礎差的孩子們一起邊發(fā)號指令邊做動作。這使組內(nèi)每一位孩子都易于獲得成功,成功的體驗也能使他們信心大增!
二、Let’s talk中的對話操練
過去三年級的教材中會出現(xiàn)一些長的,難說的語句,要想在課堂上利用有限的時間讓每個孩子都學會幾乎不可能,現(xiàn)在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
三、Make a survey中的調查活動
小學英語的課堂中有許多簡單的調查活動。這些簡單的調查,通過問答有助于提高孩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強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比如Pr/mary English(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第七冊第--一單元主要學習的對話:
What do/does…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I/We/He/She usually…
為了讓孩子樂于學習這一枯燥的對話,我在導學案上給出以下調查表格:
讓孩子運用上述句型相互詢問,將表格填完整,然后再用對話介紹調查結果,并總結出本組最喜歡的課外活動。由于活動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他們成了主動的學習者、研究者和參與者,他們?yōu)榻浑H而運用英語的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發(fā)展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它要求孩子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都有實踐和成功的喜悅。教學中我采取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孩子在合作中動腦、動手、動口,從而達到同學間彼此溝通,取長補短。如在操練Who’s…?Where is…?句型時,先讓孩子每人畫一幅與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畫,然后組內(nèi)相互看圖詢問。孩子你一言,我一語,互問互答,互相學習,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情感。在練習I would like…句型中,在小組內(nèi)展開競賽,比一比誰會說得多。孩子就會爭搶地說:I would like a hot dog,I would like some salad,I would like a pen and two English books…
小組學習,給愛動、愛玩的孩子提供了一個自主參與表現(xiàn)的機會,使枯燥的內(nèi)容學起來饒有興趣,并且使孩子拓展了思維,提高了創(chuàng)新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五河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