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在古代,如果你要贊美一個男人,用的字眼可以很簡單,稱他為“君子”就可以了。君子怎么解釋呢?它意指一種受過完整教育、品德優(yōu)美、宅心仁厚、不與人爭卻又頗有擔當?shù)娜恕H欢?,“君子不器”,由于他的養(yǎng)成教育極好,所以他不適合做一個職業(yè)賣面包的人或制車輪的人,他不投入實務(wù)的有價的操作,他該做的事是社會的精神導師,擘畫十年或二十年后國族的走向。
在西方,在中古之后,如果你要贊美一個男人,該用的字眼應(yīng)該是Renaissance man,我姑且譯為“文藝復興人物”。此詞的意旨和“君子”大致類同。例如,兩者皆同樣博雅多禮,同樣自期自許以天下為己任,但后者卻多了些務(wù)實的本領(lǐng),有點像孔子說的“多能鄙事”。不過孔子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竟不免十分抱歉地先加一句“吾少賤,故……”。由于年輕時候卑微貧苦,孔子學會一些雜七八拉的技能,究竟是哪些技能?孔子沒說,想來其中有些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例如煮飯。Renaissance man卻不一樣,他們是“吾少貴(他們皆是識字的貴族),故多能伎藝”,這些伎藝包括儒家的音樂、射擊(或劍術(shù))、駕駛、數(shù)學,以及儒家所沒有的現(xiàn)代天文地理知識,以及嫻于航?;驒C械的種種本事,算來“文藝復興人”應(yīng)該是一種“極優(yōu)良人種”。
我所知道的林語堂先生,其實就是很難得的兼具“君子”和“文藝復興人物”之長的人。前者比后者多一份優(yōu)游園林的隱逸雅致,后者比前者多幾分新時代男兒的彗黠矯健。
林語堂先生是民國前出生的人,算起他的身份是既貧賤又富貴。他是福建漳州人,家住山區(qū)。那一帶原是窮地方,卻山清水秀。他的父親是一個小教會的牧師,薪資有限,但因教會和洋學堂有關(guān)系,林語堂因而擁有極好的教育資源。林氏自小穎悟,再加上環(huán)境關(guān)系,使得他的英語能力無人能敵。林氏啟蒙之際,在那個時代,多少要熟讀一些經(jīng)書,所以他也就很自然地學涉中西。林氏后來又留了美、留了德,并且取得語言學方面的博士學位,但那頭銜和他一生的風云際會幾乎沒有什么關(guān)系。他的一生和什么有關(guān)呢?譬如說,他是個健康愉悅的男孩,且是個極佳的短跑選手,這一項后來被他妻子視為優(yōu)點(她曾在運動場上見過他的風姿),因而愿意“下嫁”。妻子的廖氏家族非常富有,對林氏的前半生極有助益。
林氏的另一貴人是胡適,他曾“偷助”林氏一千銀元(若干年后,林氏知情歸還)。胡之所以助林,表面看是胡的俠氣,其實也是林氏來自家人寵愛而養(yǎng)成的少年風發(fā)意氣,令人愛重。
林氏的真本領(lǐng)是寫作,中文的以及英文的。
此外,林氏懂得向中國人推銷西式“幽默”,并且向西方人推銷中國的放達疏淡。在那個年代談幽默,喊打的人其實不少。林氏向美國外銷中國文化這一部分極為成功。林氏的英文著作分三種,其一是創(chuàng)作,如《生活的藝術(shù)》。其二是改寫,如短篇小說,其中《碾玉觀音》一篇有極好的新詮釋,把個無聊的鬼故事寫成了經(jīng)典愛情。后來姚一葦教授所編的《碾玉觀音》,劇本就是承襲林氏了不起的新詮(而不是采用明人重述的宋人評話)。其三是中翻英的翻譯,如張潮的《幽夢影》。三者皆是才子作,各有勝境。
林氏是少數(shù)靠一枝筆活下來的文人。更奇怪的是他的“筆潤”來自美金,這大概是中國五千年來沒有的事。后來的美國華裔作家如湯婷婷或譚恩美的作品也曾暢銷一時,但她們畢竟是華裔美人。最近寫“文革”故事的哈金當然也算一員猛將,但還差林氏一截。林氏著作又多又好又極富使命感,百年之內(nèi)恐怕很少有人能接近他所締造的光榮紀錄。
可是,林氏晚年為了想制作一架中文打字機而耗盡心血和金錢,機器終于做出來了,卻因沒人肯生產(chǎn)而成廢物。林氏和“文藝復興人物”一般,是自認有能力駕馭機械的人。林氏當年為之瘋狂投入的那一搏,其中種種艱辛,在電腦時代輕易就解決了。四十年前已謝世的林氏,如能看到電腦中文打字之便捷,恐怕不免為自己浪擲的時間而嘆息吧!
不過,以他的性格而論,他大概也是“終不悔”的。
林氏安息在陽明山腰的故宅庭園里,面對著他生平最深愛的觀音山夕照。人世無常,什么都會過去,書,也許是比較接近永恒的一種存在。在作者離世許久之后,仍繼續(xù)發(fā)言。
欣聞?wù)袝挚×窒壬g英文書八種,并且是中英對照的,故欣為之序。
注:《林語堂中英對照系列叢書》共八種,2008年由臺北正中書局出版。林語堂英譯,黎明編校。八種書分別為:
《東坡詩文選》,蘇東坡是林語堂最欣賞的古人之一,本書穿越時空,重現(xiàn)東坡面對逆境與考驗的樂活思想!
《幽夢影》,張潮作品字字珠璣、發(fā)人深省,透過英文解讀這本絕妙奇書,你將愛上張潮的獨特魅力!
《孔子的智慧(上)、(下)》,1938年全球最大圖書出版商藍燈書屋(Random House)邀約林語堂以英文向西方讀者介紹儒家學說,出版后廣受美國讀者歡迎,是西方讀者了解孔子及其學說的入門之作。
《不亦快哉》,人生中可以因之感到不亦快哉的事、物有多少!且看林語堂以英譯來詮釋快活人生。
《西湖七月半》,全書選編讀者較為耳熟能詳?shù)男∑肺模P調(diào)雅俗詼諧,行文流暢自然,為小品文的典范。
《老子的智慧(上)、(下)》,1948年藍燈書屋再度出版林語堂作品,是一部向西方介紹道家乃至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著作。
《揚州瘦馬》,本書選錄晚明張岱小品,以及莊子、蘇東坡等人之作,是明清典雅雋永的小品散文著作。
《板橋家書》,1942年由藍燈書屋出版,是林語堂向西方讀者介紹明、清小品文的著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