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崗故事之生活篇
花了十幾年的光陰讀書,大學畢業(yè)了,我沒有選擇光怪陸離的大城市,而是來到了一個我經(jīng)常搭車路過,卻從沒有留意過的一個落后的小村莊。曾經(jīng)我以為,最大的理想是考上大學,然后能在某一所城市尋找落腳點,生根長葉,窮其一生,追求物質(zhì)與價值,到了走不動的那一天,再回到某一個村落,安享晚年?,F(xiàn)在,似乎是跳過了中年直接到了老年,我不知道中途是否會迂回,但我想,人生并沒有規(guī)定哪一個階段必須要做什么,未知的路途,也許充滿馨香。
又到了深秋,小村莊多了幾分氣質(zhì),寧靜而又華美。清晨,我站在學校的最高處,久久地凝望著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小村莊。錯落有致的房屋掩映在樹林和竹林中,氤氳的霧氣籠罩著整個小村莊。村莊的北邊和西邊是墨黑的遠山,層層疊疊。低一點的,是蔥翠的竹林,往上看,是墨綠的樹林,山頂有大片大片的野生草坪,我不知道有沒有一條小路,直通那片草坪,但我想應該是沒有的,如果有,為什么看不到人類慣有的污染足跡。我希望沒有路,通到那片明潔的草坪,我只要能遠遠地仰望遠方的它,就已經(jīng)很知足。
這個村莊離鎮(zhèn)上還有五六公里路,村里沒有農(nóng)貿(mào)市場,所以村民購買糧食和日常用品是要到鎮(zhèn)上去的。每隔三天是鎮(zhèn)上的街天,在那一天,鎮(zhèn)上極其熱鬧,買的賣的,形形色色。我和同事總是要趕在街天的時候去鎮(zhèn)上,購買一周所用的糧食和日常生活用品。有些蔬菜留不久,我們一般都是買留得比較久的瓜類和大白菜。所以,每次出去都大包小包地拎回來,好心的村民有時候還會幫著“運輸”。
在這個遠離塵囂的小村莊里,人們過著簡單、樸素、和諧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沒有太多的焦慮、迷茫,腳步緩慢、平穩(wěn)。
我在一塊空地上開辟了一畦菜地,翻土、撒種、澆水,很快完成了。種子播下的同時也把一份希望播種了下去,希望美好的東西都能如綿長的時光,長長久久。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我總喜歡到自己親手種的菜地去,看看種子發(fā)芽沒有,泥土需不需要水。就像在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總希望第二天起來發(fā)現(xiàn),它突然長高了許多。在期盼生命的變化中生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很慶幸,可以那么簡單的,就擁有了幸福。
每天早早地起床,打開窗戶,清新的空氣迎面拂來,舒暖的陽光灑在我的床頭,伸伸懶腰,又開始美好的一天。很慶幸,來到了這里,一個遠離塵囂的小村莊。
我的特崗故事之工作篇
剛來到這個學校的時候,對學校的環(huán)境是有過失望的,學校的設施實在是太差了,教學樓只有兩層半,每層三間,沒有經(jīng)過任何裝修,看到的都是凹凸不平的紅磚塊,剩余的房子都是很舊的瓦房,青苔繁蕪。學校有一個籃球場,沒有鋪過水泥,到處都是黃泥土,唯一能看得出這是一個籃球場的是那里有兩個簡陋的籃筐。
現(xiàn)在,來到這里已經(jīng)有一個多學期了,與孩子相伴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情感也慢慢變得復雜,有過厭惡,有過期望,有過失落,有過歡樂,也還有過失望,不因環(huán)境,而是因為三年級的這一班學生,我很難用什么語言去形容自己此時的感受。如果說自己選擇向鄉(xiāng)村小學某些老師學習,不管學生學習怎么樣,只要自己過得開心就行,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煩惱了,可是看著現(xiàn)在這些孩子這樣子,我的責任感不容許自己那樣做。
他們比不上城里的孩子,有那么優(yōu)越的條件,有爸爸媽媽陪在身邊,過著天真幸福的生活。這里的孩子不是這樣的,他們生活在農(nóng)村,這里沒有可以讓孩子蹲在地上看書的書店,沒有公園,沒有游樂場,沒有肯德基、麥當勞,更沒有形形色色的培訓班,甚至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自己的身邊。這些孩子成天與田野作伴,放學后還要回家?guī)兔Ω杉覄栈睿⌒〉膫€子,卻要擔起比自己還要高的柴火,剛讀二、三年級就要在家里洗衣服、做飯、洗碗,好不容易來到學校了,鋪天蓋地的作業(yè)又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慢慢地長大了,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他們都在一天一天地長大。于是,有些孩子叛逆了,他們覺得沒有人關(guān)心自己,學習成績不好,老師不喜歡自己,回到家里還有可能被打被罵,于是,他們就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學習,學會用打架來填補無聊與不被關(guān)注。
有時候面對這些已經(jīng)“變壞”的孩子,真想把他們打醒,可理性告訴自己這樣不可行。怎么樣才能更好地幫助這些脫離了“正軌”的孩子呢?我每天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能幫助他們,讓他們走向積極的人生軌道嗎?
三年級一班剛開學時總共有三十五個孩子,過了一個多月之后,其中有一個孩子因身體問題休了學,現(xiàn)在就只有三十四個孩子了,男女各一半,留守兒童有二十三個。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女孩子都是比較聽話的,她們的學習從來都是很主動的,上課認真,作業(yè)及時完成,全班十七個女孩子只有三個有些好動,不喜歡學習。而男孩子剛好相反,除了有三四個比較能定下心來學習,其他的都是比較叛逆的,上課講話、布置的作業(yè)完成不了、有六七個還經(jīng)常打架。這就是三年級一班的總體情況。
面對這一個參差不齊的班級,有時候覺得很慶幸,能成為這些孩子的引導者,有時候又很煩惱,因為那些“屢教不改”的“牛兒”。有時候明明知道他們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才特意“找茬”的,但還是有些生氣,一遍又一遍地教育他們卻仿佛沒有效果,但很快又會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教導方式不對?是不是自己哪些話說得太過而傷了他們的自信心?是不是自己對他們的關(guān)心還不夠?每每苦思不得其解,心里難免苦惱。
我想,要想真正地做好一個小小世界的引導者和管理者,不僅需要關(guān)心和耐心,還需要有一顆懂得寬恕的心,他們畢竟是孩子,需要愛與關(guān)懷,犯錯是在所難免的,關(guān)鍵是我們?nèi)绾螌λ麄冞M行積極的引導和糾正。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株樹苗,他們每天都在長大,每天都有不一樣的變化,而我們就是培育者,每天都看著他們長大。我想,只要心中有陽光,不管是在繁華的城市里,還是在落后的農(nóng)村里,每一株樹苗都會長成大樹的。
我的特崗故事之教學篇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練習四第一部分的“處處留心”中,要求學生選擇給出的詞語如:藍天、大雁、秋霜、楓樹、菊花、登高等展開想象,畫一幅畫,再為自己的畫配上兩句詩,可以引用名家的詩句,也可以自己寫。
我先是讓學生讀詞語,讀完一個詞語,就用一句話來描述自己腦海里出現(xiàn)的景象,同學們都很積極:
“‘藍天’就是湛藍湛藍的,像海水洗過一樣的藍?!薄皳v蛋鬼”韋欲華大聲搶答道。
“還模仿上了《拉薩的天空》中的句子,真聰明!”
“‘大雁’就是會飛的鴨子?!卑嚅L梁東淋說完,別人沒笑,自己先哈哈大笑起來。
“‘秋霜’就是在深秋的時候,天上掉下來的冰?!毙€子梁小美緩緩站起來猶豫地說道。
……
同學們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似乎都很積極,平時不怎么說話的那幾個學生都敢站起來說話了,我心里偷偷高興了一把。
“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五分鐘的時間,選擇幾個詞語畫一幅你想象中的畫?!?br/> 同學們手忙腳亂的,繪畫本、彩色筆一下子就擺滿了桌面。很快就有學生畫好了,火紅的楓葉、胡子垂到肚子的老爺爺、在奸笑的太陽公公、胖嘟嘟的大雁……看著這一幅幅可愛至極的畫作,我不得不驚嘆這些孩子的“鬼斧神工”了。
學生韋小紅在畫完畫之后很快就為這一次畫畫的過程寫了一篇日記:“今天,老師說畫畫,我嚇了一跳,我最怕的就是畫畫了。于是,我就畫了起來,在畫的過程中,我非常害怕,怕不過關(guān),害羞,怕同學笑話我。于是我畫呀畫,畫完了,老師走過來,面對老師我害怕極了,但是,老師看了我的畫,說畫得很好,我的心終于平靜下來了?!笨赐炅诉@篇“即興”日記之后,我心里美滋滋的,感覺自己這一部分的設計目標達到了。
三年級剛開始接觸作文,我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寫日記,從日記開始嘗試“寫作”。恰巧在上個星期有幸到首府南寧參加“綠城之秋——全國名師課觀摩活動”,特級教師管建剛的作文教學理論中就講道:寫作的自我觀察側(cè)重內(nèi)心的心靈世界,捕捉內(nèi)在混沌的感覺,突如其來的內(nèi)心體驗要忠實于自己的內(nèi)心。這些理論不管是對于教師自己寫文章還是對于學生寫作文來說都是有很大的指導作用的,而日記,就可以很好地把這些理論給呈現(xiàn)出來。這一次的觀摩學習對于我來說,真的是受益匪淺。
“現(xiàn)在請同學們?yōu)樽约旱漠嬇渖蟽删湓?,可以引用名家的詩句,也可以自己寫。?br/> 學生搶答道: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br/>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br/> “好,這是我們剛學不久的兩首古詩,還想到其他的嗎?”
“想不出來了?!贝蟛糠秩舜鸬馈?br/> “好,想不起來我們就自己作,看一下誰最快作出來,誰最有作詩的天賦噢?”
學生聽了苦惱地“啊”了一聲。有些學生還低聲和旁邊的同學說:“我們沒有寫過詩,完蛋了!”我心里想,才三年級的孩子,寫不出來很正常,對他們也沒抱多大的希望,打算快點跳過去講下一題,可就在我這樣想著時,忽然聽到有學生喊道:“老師,我寫好了!”一陣驚喜,我拿過來一看:
“重陽日照下,大雁往南飛。”
雖不押韻,但詩句的意境有了,讀起來也順口,我頓時有了精神,實在沒有想到農(nóng)村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居然還會“作詩”。我把它抄寫在了黑板上,并寫上“作者——莫家怡”。
“莫家怡同學寫得真好,我們班出現(xiàn)了一位小詩人,大家為她鼓掌好不好?”
掌聲頓時響遍了整間教室。
這下,同學們像是受到鼓舞似的,紛紛抓緊時間“埋頭苦干”,有幾個學生還搶著要把自己的“作品”拿給我看,我心里別提有多興奮了。以下是一些學生的作品:
“秋霜落滿地,一踩就不見?!薄簴|淋
“雪花滿天飛,一捧卻變水。”——韋欲華
“去秋游,摘菊花。采秋霜,插滿頭?!薄f小紅
“菊花好看人人贊,好看好看真好看?!薄f小榕
“秋菊長相白,菊花有各色。——梁小美
……
看著學生的詩作,我心里是說不出來的高興。真如錢理群先生說的,我們都對中小學生學習語言的潛力嚴重地估計不足。
“同學們,你們真是太棒了!沒想到我們班出現(xiàn)了那么多的‘小詩人’,以后你們可以多寫些,我們選出比較優(yōu)秀的詩作,編成專屬于我們班的《詩歌集》,好不好?”
“好!”學生興奮地喊道。
在這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下,一堂練習課很快就過去了。我想,在語文課堂中,不僅課文和作文需要“活動”,練習課也是需要“活動”的。學生害怕上練習課的原因,主要是害怕一板一眼地回答給出的問題,害怕背誦練習題。而這種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練習題的方式可以在無形之中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玩?!薄⒔涣髋c思考的過程中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讓他們覺得做練習是愉悅的,而不是負擔和恐懼。
?。ㄗ髡邌挝唬簭V西欽州市浦北縣寨圩鎮(zhèn)洋塘小學)
(責任編輯: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