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峰 馮文青 尹星海
·臨床研究·
高血壓腦出血術中應用自沖式吸引器頭的研究
王偉峰 馮文青 尹星海
顱內出血,高血壓性;顱骨切開術;自沖式吸引器頭
急性高血壓腦出血是神經外科重癥,是我國常見的腦部疾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此疾病的發(fā)生率逐年增加。一旦發(fā)病,病情兇險,發(fā)展迅速,致殘率,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1]。在臨床工作中大面積高血壓腦出血多給以開顱手術治療。我院自2009至2011年將開顱手術的高血壓患者術中應用自沖式吸引器頭輔助手術操作,術后患者均取得了較好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35例高血壓腦出血行開顱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壓病史,行頭顱CT檢查即可明確診斷,術中應用自沖式吸引器頭69例(試驗組),男43例,女26例;年齡38~75歲,平均年齡67.5歲;術中應用普通沖洗球66例(對照組),男44例,女22例;年齡39~72歲,平均年齡67.2歲。2組患者性別比、年齡、發(fā)病時間、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試驗組:術中應用自沖式吸引器頭,由術者給以沖洗及吸引,并根據(jù)手術部位深淺,操作的精細度更換不同型號的吸引管。對照組:術中由助手應用普通沖洗球輔助手術操作,術者給以吸引。觀察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患者術后恢復情況。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ˉ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近期效果 試驗組近期病死率5.8%(4/69),對照組近期病死率15.1%(10/66),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遠期療效 試驗組好轉率81.1%(56/69),對照組好轉率56.1%(37/66),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2組手術情況比較 2組患者術后住院天數(shù),出院時Glasgow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中出血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手術情況比較 ±s
表1 2組手術情況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術中失血(ml)住院天數(shù)(d)對照組(n=66) 670±92*術后意識恢復(d)出院Glasgow評分(分)手術時間(min) 27±8 8.2±2.1 10±3 210±45試驗組(n=69)350±61 23±5 5.1±1.4 12±4 170±32
高血壓患者約有1/3可發(fā)生腦內出血,而腦內出血大約有93.1%有高血壓病史[2]。在高血壓和腦血管病變的基礎上,突然精神激動或體力活動增強,促使血壓進一步增高,當增高的血壓超過血管的承受能力時,即可引起血管破裂發(fā)生腦出血。高血壓腦出血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腦軟化后出血、腦血管受損出血、微小動脈瘤形成與破裂等。通常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發(fā)病后20~30 min即可形成血腫,出血逐漸停止;出血后6~7 h血腫周圍開始出現(xiàn)血清滲出及腦水腫,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種繼發(fā)性改變不斷加重,甚至發(fā)生惡心循環(huán)。因此,血腫造成的不可逆性腦實質損害多在出血后6 h左右。大面積出血多需開顱手術治療,開顱手術的目的是清除血腫,止血,阻斷血腫對周圍腦組織的繼發(fā)性損害,盡可能的減少不可逆損害的發(fā)生,減少凝血過程及血液成分崩解釋放出生物活性物質以及其他炎性介質對周圍組織的損傷[3]。以保證患者的生命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神經外科手術向顯微化、微創(chuàng)化發(fā)展,即患者以最小的創(chuàng)傷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高血壓腦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腦實質內,位置深在,可暴露的術野有限;這就要求手術醫(yī)生不僅要有嫻熟的顯微手術技巧,又要有好的醫(yī)療器械。自沖式吸引器頭滿足了開顱手術的需要,它與以往的普通沖洗、吸引器械相比,其將沖洗與吸引合二為一,一體兩用,使用起來更加方便,靈活。減少了重復動作對腦組織的損傷,降低了患者術后腦水腫發(fā)生,對患者術后機能狀態(tài)的提高及早日康復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本組患者比對照組術后意識恢復較對照組提前3 d,降低了術后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手術時間縮短約30 min;術中失血量較對照組減少約320 ml,因少失血,亦避免了由于輸血帶來的不良反應,又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使術后恢復更順利,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 趙耀.應用降纖酶輔助治療畸形腦梗死療效觀察.河北醫(yī)藥,2011,33:3127-3128.
2 吳承遠,劉玉光主編.臨床神經外科學.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25.
3 王忠誠主編.王忠誠神經外科學.第1版.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868.
R 743.34
A
1002-7386(2012)17-2663-01
2012-04-03)
10.3969/j.issn.1002-7386.2012.17.062
053800 河北省深州市醫(yī)院外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