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論著·
纖維支氣管鏡在搶救呼吸重癥患者中的應用
胡平
目的研究纖維支氣管鏡搶救呼吸重癥患者的臨床意義。方法收集多發(fā)傷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后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60例,比較呼吸機輔助呼吸和纖維支氣管鏡下清理呼吸道對患者通氣指標的改善情況。結果呼吸機輔助呼吸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通氣指標(P<0.05),而進行纖維支氣管鏡下呼吸道清理的患者通氣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只進行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者(P<0.05)。結論纖維支氣管鏡對于呼吸衰竭患者清除氣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患者的通氣狀況具有積極意義。
纖維支氣管鏡;呼吸重癥患者;通氣指標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8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在我院就診的呼吸系統(tǒng)重癥疾病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29~68歲,平均年齡41.2歲;多發(fā)傷后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32例。所有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均符合診斷指標并且具有機械通氣的適應證[1]。
1.2 治療方法 多發(fā)傷后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在纖維支氣管鏡的引導下,行經(jīng)鼻氣管插管,改善患者通氣狀況,并擇機在纖維支氣管鏡的觀察下對呼吸道的損傷、積留的痰液進行清理。COPD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的32例患者在纖維支氣管鏡的引導下,行經(jīng)鼻氣管插管,其中16例患者在插管后每2天行1次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清理呼吸道。
2.1 多發(fā)傷后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通氣指標 多發(fā)傷后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在氣管插管后,動脈血氧分壓(48± 7)mm Hg(1 mm Hg=0.133 kPa)、動脈二氧化碳分壓(81±12) mm Hg,血pH值(7.2±1.3)。在進行了支氣管鏡下呼吸道清洗后1 h,動脈血氧分壓(59±11)mm 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68±10)mm Hg,血pH值(7.4±1.0)。三項指標在行支氣管鏡下呼吸道清洗后明顯改善(P<0.05)。
2.2 COPD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通氣指標 COPD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的32例患者,在氣管插管后動脈血氧分壓(51± 8)mm 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85.2±11.2)mm Hg,血pH值(7.2±0.9)。16例患者在進行了支氣管鏡下呼吸道清理后,動脈血氧分壓(60±7)mm 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63.5± 1.5)mm Hg,血pH值(7.3±1.3),另外16例行常規(guī)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者,動脈血氧分壓(57±6)mm 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70.2±9.6)mm Hg,血pH值為(7.28±0.92)。進行氣管插管后各項通氣指標均明顯改善(P<0.05),且進行了支氣管鏡下呼吸道清理的患者各項指標的恢復情況明顯好于僅進行常規(guī)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者(P<0.05)。
2.3 COPD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意識恢復情況 COPD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其中16例在氣管插管后行支氣管鏡下呼吸道清理,意識恢復清醒用時(3.21±0.86)d、氣管插管拔出用時(5.35±1.23)d;僅進行常規(guī)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者,意識恢復清醒用時(5.10±1.03)d、氣管插管拔出用時(7.82± 1.53)d。進行了呼吸道清理的患者意識恢復時間和氣管插管拔除時間都要短于常規(guī)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者(P<0.05)。見表2。
表2 COPD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意識恢復情況n=16,d,±s
表2 COPD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意識恢復情況n=16,d,±s
注:與常規(guī)呼吸機輔助呼吸比較,*P<0.05
類別 意識恢復 氣管插管拔除纖維支氣管鏡下呼吸道清洗 3.2±0.9* 5.4±1.2*常規(guī)呼吸機輔助呼吸5.1±1.0 7.8±1.5
呼吸衰竭是臨床上極為常見而且非常嚴重的疾病。它經(jīng)常繼發(fā)于嚴重的外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嚴重的多發(fā)傷中胸部的損傷非常多見,常會導致肋骨骨折、肺挫傷、氣道損傷,甚至氣胸、血氣胸的發(fā)生。由于肋骨和肺部的損傷,會嚴重限制患者的呼吸運動,再加上外傷導致出血、異物分泌增多等,都會加重患者呼吸道的阻塞情況。若呼吸道的阻塞不能及時解除,患者的通氣功能受到影響,嚴重的就會引起呼吸衰竭的發(fā)生。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由于長期存在氣道阻塞、異物存留、呼吸肌疲勞,如果再出現(xiàn)呼吸道的感染,就會極大的加重呼吸系統(tǒng)負擔,從而引起呼吸功能衰竭的出現(xiàn)。
由此可見,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暢對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的情況有重要意義[2]。過去,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主要依靠翻身拍背、鼓勵患者咳嗽等來完成。但是,呼吸衰竭的患者通暢伴有一定的意識障礙[3],難以配合醫(yī)務工作者的要求,這就給清理呼吸道的工作帶來極大難度。那么,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更多先進的醫(yī)療設備被應用到臨床中。其中呼吸機和纖維支氣管鏡就為呼吸衰竭的治療提供了更多的幫助[4,5]。
從我們的統(tǒng)計中可以看出,COPD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在進行了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后,各項通氣指標發(fā)生了明顯的改善,動脈血氧分壓從(51±8)mm Hg上升到(57± 6)mm 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從(85.2±11.24)mm Hg下降到(70.2±9.58)mm Hg,血pH值從7.2±0.93變?yōu)?.3±0.9。由此說明,呼吸機輔助呼吸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通氣狀況。但是,同時在我們的結果中看到,在進行了纖維支氣管鏡下呼吸道清理的患者,上述通氣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只進行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者。這是因為呼吸機輔助呼吸雖然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引起患者呼吸衰竭的氣道阻塞問題,只能依靠患者局部對阻塞分泌物的吸收了緩解呼吸道的阻塞,而纖維支氣管鏡下進行呼吸道清理,可以解除呼吸道的阻塞、直接去除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各項通氣指標。從我們觀察患者意識恢復情況和氣管插管拔除情況中看出,進行了纖維支氣管鏡下呼吸道清理的患者意識恢復更快、氣管插管拔除時間更短,進一步證實了纖維支氣管鏡下進行呼吸道清理,可以解除呼吸道的阻塞、直接去除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從來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通氣狀況。
從我們的研究可以得出結論,對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呼吸機輔助呼吸的使用可以明顯改善患者呼吸狀況,但對于改善呼吸道阻塞的狀況沒有明顯幫助。纖維支氣管鏡對呼吸衰竭患者清楚氣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患者的通氣狀況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它還能縮短氣管插管時間,減少因為氣管插管而引起的各類并發(fā)證的可能。所以,在今后的臨床中,對呼吸衰竭的患者應該聯(lián)合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和纖維支氣管鏡下呼吸道清理,盡快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患者通氣,盡早拔除氣管插管。
1 曹志新,王辰.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應用及指征.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136-137.
2 鄧錦清,劉澤,郭振輝.早期支氣管鏡吸痰對改善老年吸入性肺炎所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臨床探討.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11-12.
3 馬國忠,劉文鎧.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聯(lián)合纖維支氣管鏡吸痰和(或)鎮(zhèn)靜劑治療肺心病并肺性腦.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15:1230-1233.
4 薛山.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失敗原因分析.臨床誤診誤治,2010,23:875.
5 胡靜,王璨麗,羅懿.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療效觀察.重慶醫(yī)學,2010,39:1660-1661.
R 459.7
A
1002-7386(2012)17-2607-02臨床上,呼吸系統(tǒng)的重癥疾病極為常見,多見于各種嚴重的創(chuàng)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礙等。近些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纖維支氣管鏡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也應用于部分呼吸系統(tǒng)重癥疾病患者的救治中。本文收集我院就診的多發(fā)傷后呼吸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分析了纖維支氣管鏡在救治過程中的作用。報告如下。
10.3969/j.issn.1002-7386.2012.17.023
400020 重慶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24醫(yī)院
1.3 觀察指標 監(jiān)測患者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及幅度,定時檢測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動脈二氧化碳分壓、血pH值,觀察患者神志和意識的恢復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ˉ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1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