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忠成
仔細觀察一下互聯(lián)網最近兩年的發(fā)展,你會發(fā)現,未來的互聯(lián)網,至少有四大趨勢不容忽視,移動化、云計算、視頻化、社交化。
移動化,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互聯(lián)網終端的出現,PC已經落伍,毋庸置疑,我們正在一步一步地步入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如果不信,打開QQ,看有多少好友現在已經改成手機掛QQ了!特別是那明顯搶眼的淺藍色iPhoneQQ標志。云計算,之前是炒得發(fā)燒,但是大家都不真正清楚其為何物和有何產品,但是現在,云計算越來越變成了現實,正在日益成為不可或缺的基礎性技術。視頻化,從文字、圖片,到聲音,再到視頻,我們越來越需要更形象的、能夠承載更多信息的傳播載體和工具,而視頻,恰是目前最佳的選擇。社交化,這是我們認可的一種方式,不僅僅因為Facebook和Twitter等互聯(lián)網社交產品大行其道。我今天要說的,是后兩者的融合,社交趨勢視頻化。
互聯(lián)網的社交,大致有三種基本方式:創(chuàng)造、分享和交互。交互是最初級的一種形態(tài),或者也是最終的一種選擇。只要工具具備了,最先可能產生的社交就是交互,比如即時通信軟件QQ,大家用上QQ之后,最先想要做的是互相用文字、圖片交流,但是文字和圖片受制于制造和傳輸的速度,讓我們深感在互聯(lián)網的便捷之下,原來交流如此費勁,于是就有了語音聊天、視頻聊天,因為聲音和圖像的實時傳遞,比文字和圖片承載的信息更多、更及時,更易接受。BBS的交流也大致如此。好在互聯(lián)網是日新月異發(fā)展的,雖然信息傳遞的載體沒有改變,但是產品不斷更替,速度不斷提升。博客、視頻網站的出現,讓我們開始了真正進入個體的創(chuàng)造、分享階段,但是大家用過之后,發(fā)現也有問題,原來創(chuàng)造是有先決條件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創(chuàng)造有分享價值的信息,博客更多是精英們玩的東西,一般的大眾,主要做了看客。在信息的傳播上,大家覺得不平等。于是,微博出現。微博讓我們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微”時代,大家終于站在了一個起跑線上,信息的創(chuàng)造,進入了碎碎念時代,進入了碎片化時代。信息碎片化拉平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創(chuàng)造、分享和交互都有了,而且大家制造的信息價值差不多。
微博、微小說,微訪談,微電影。一路從“微”時代走來,文字、圖片、語音、視頻,信息傳播的載體不斷提升,我們發(fā)現,最終還是視頻承載的信息更多,更符合未來發(fā)展的大趨勢。當技術和帶寬等基礎設施能力足以支撐視頻的創(chuàng)造和傳播,視頻網站的視頻,在自我發(fā)展的同時,開始向微博站點遷移。現在已經步入短視頻時代,新聞、音樂、體育、娛樂、拍客、短片等,都做成了3~15分鐘的短視頻了!因為這樣的視頻更易于微博傳播。
內容視頻化,視頻社會化,于是,微電影成為其中最有價值的。那些采用電影敘事手法、專業(yè)制作、主要通過微博觀看和傳播的短片,越來越受到互聯(lián)網媒體、企業(yè)的重視。企業(yè)重視,是因為看到其中通過創(chuàng)造、傳播帶來的營銷效果,企業(yè)看中的,媒體平臺自然也看中,或者說,他們是一拍即合。以微博老大新浪為例,從2011年至今,新浪發(fā)布了“微視頻戰(zhàn)略”,舉辦微視頻大賽、微電影節(jié),率先在行業(yè)內奠定微視頻、微電影概念基礎,從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微視頻讓新浪賺足了眼球。在新浪的推動下,微電影2011年風生水起,2012年動物兇猛。百事《把樂帶回家》、金山網絡《回家》、蘇寧易購《山上有棵圣誕樹》和伊利《不說話的女孩》等,都不同凡響,大有引領微視頻逐漸成為內容營銷主流模式之勢。
現在我們還懷疑什么?潮流如此,我們也樂于接受。
博客的出現讓我們不再熱愛BBS,微博的出現讓我們把博客的自留地荒蕪,但是微博的信息碎片化,也讓我們懷疑和迷失,在創(chuàng)造、分享和交互中,我們發(fā)現:創(chuàng)造是如此的軟弱無力質量差,而微電影是一個很好的著力點。視頻手段注定了它信息承載量更大,企業(yè)和網站平臺的認同,給了它質的提升?,F在,整個行業(yè)都是很看好這一市場的,業(yè)內人士預計,到2015年,中國微電影將達到500億元的產值規(guī)模。
但這些,還都是借社交網絡平臺發(fā)展視頻化的產品,還不是真正的社交視頻化。
先看“視頻+社交化”吧,“新浪看點”的邊看邊聊就是其中的典型。新浪為此還起用了獨立域名kandian.com,可見對做社交化短視頻平臺的重視。說實在的,一邊看視頻,一邊微博,的確很愜意,它消除了人的孤獨感,記住吧,你不是一個人在看視頻,有一群人陪著你呢,只要你愿意邊看邊在自己的微博上不停地得瑟。
盛大的“微酷”更進一步,讓我覺得已經很是社交趨勢視頻化了?!拔⒖帷笔且环N微視頻社區(qū)移動客戶端,用戶可以使用它來自己錄制音頻、視頻,并且可以在線編輯、特效設計,然后上傳分享,實現社區(qū)交友。唯一的前提條件是,用戶發(fā)布的自編、自導、自拍的UGC微視頻必須控制在30秒內。
看了描述,你可以明白盛大“微酷”的缺陷,不能實時視頻社交。不過這已經很不錯了,而且盛大“微酷”自有其優(yōu)勢之處,那就是對版權的重視,以及盛大的“切客”服務和“有你”產品的融合。
再看一下國外的兩個小平臺。
國外的Shelby.tv,你可以利用這平臺收集社交網絡上的朋友分享的視頻內容,就像是定制的個人視頻頻道一樣,有了它,你可以不必打開不同視頻網站就能獲得朋友們的所有推薦,還可以二次分享。
國外的VHX,也是一個通過社交互動發(fā)現和分享視頻內容的社交視頻網站,追求的是視頻質量,要求最起碼是720p及以上視頻,主打高清概念。當然,這樣的限制是倒洗澡水倒掉孩子的做法,非高清的視頻不乏內容高質量的,難道我們就因為“高清”這個概念就此放棄了,這不能不說是這網站的缺憾。
這是視頻網站與社交網站實現雙贏的大趨勢??纯葱吕伺c土豆就明白了。據悉,目前土豆網是新浪微博上最大的視頻提供方,占據了新浪微博上所有視頻播放的41%以上。通過與新浪微博的深化合作,土豆網獲得了大量的用戶流量。而土豆網的視頻平臺支撐,促進了新浪微博用戶之間的內容分享。有位專業(yè)人士的分析很深刻,土豆網創(chuàng)造的是人與內容之間的關系,新浪微博創(chuàng)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無縫交互聯(lián)系,雙方的合作自然可以達到資源互補、雙贏效果。
從新浪與土豆的合作看,當前,視頻網站還是需要攀附社交網站的,因為社交化是整個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大趨勢,特別是移動互聯(lián)網爆發(fā)式的增長趨勢,更讓我們看到社交網絡日益增長的消費數字內容趨勢,所以在細分市場上,視頻行業(yè)要想進一步釋放自己的發(fā)展?jié)摿?,務必要與社交媒體平臺加快融合。
2012年,Facebook上市是板上釘釘的事,這也意味著社會化網絡時代正式到來。而微博,現在的發(fā)展趨勢已經日趨明朗,越來越開放的微博通過平臺化發(fā)展,聚合了多元化的應用。不僅新浪、騰訊等大微博平臺在深謀布局,連CNTV微博都在力爭建立國內一流的視頻互動社區(qū),依托中國網絡電視臺,今后的CNTV微博用戶無論是在觀看賽事直播,還是回看央視精彩欄目的時候,都可以把觀看動態(tài)即時發(fā)送給自己在各個平臺上的好友,并可以邀請好友一起觀看視頻、在線聊天。眾多平臺的跟進,明確描繪了視角趨勢視頻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