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霞
(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陳府鄉(xiāng)衛(wèi)生院中醫(yī)科,河北 大廠 065300)
昆明山海棠片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0例療效觀察
薛洪霞
(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陳府鄉(xiāng)衛(wèi)生院中醫(yī)科,河北 大廠 065300)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雷公藤;中藥療法
2008-02—2012-01,筆者采用昆明山海棠片治療內分泌系統(tǒng)常見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0例,并與甲基硫氧嘧啶片口服治療30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診斷標準 臨床表現:①緊張,焦慮,易激動,多語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多汗,怕熱,失眠,細震顫(舌伸出、手臂平伸時可見),皮膚溫濕。②心音增強,心動過速,脈壓差增大,可伴心律失常(早期前收縮、房性顫動等)。③食欲亢進,體質量下降,大便次數增多。④甲狀腺大,多呈均勻腫大,質地較軟,光滑,無結節(jié),有韌性感,聽診可聞及血管雜音,局部觸診可感覺細震顫。⑤部分患者突眼,少數伴脛前黏液性水腫。理化檢查:①激素測定:血清總甲狀腺素(TT4)、血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FT3(游離T3)、FT4(游離T4)升高;促甲狀腺激素(TSH)測值降低或正常。②攝碘率增高,3 h>25%;或24 h>45%,峰值前移。③甲狀腺B型超聲波檢查:甲狀腺彌漫性增生,無明顯結節(jié)[1]。
1.2 一般資料 60例均為我院中醫(yī)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齡26~47歲;病程6~17個月。對照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齡24~46歲;病程5~14個月。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予昆明山海棠片(山東鳳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03080)2片,每日3次口服。
1.3.2 對照組 與甲基硫氧嘧啶片(哈高科佳木斯中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2277)100 mg,每日3次口服。
1.3.3 療程 2組均以30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觀察療效。
1.4 療效標準 顯效:主要癥狀消失,體質量接近患病前狀態(tài),脈率正常,心律改善,甲狀腺區(qū)震顫及血管雜音消失,甲狀腺腫減輕1度,突眼征下降1級,相關的理化檢查基本正常。有效:癥狀好轉,體質量增加,脈率減慢,甲狀腺區(qū)震顫及血管雜音消失,相關的理化檢查指標有所改善。無效:癥狀、體征、相關的理化檢查均無改善[1]。以顯效、有效統(tǒng)計總有效率。
2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指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增多,作用于全身的組織器官,造成機體神經、循環(huán)、消化等系統(tǒng)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癥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總稱?,F代醫(yī)學認為甲狀腺功能亢進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甲基硫氧嘧啶為治療的首選藥物。甲基硫氧嘧啶能與過氧化物酶中的二硫鍵結合成無活性的二硫化合物,從而干擾二硫鍵傳遞碘的能力,抑制碘的活化能力,酪氨酸碘化及碘化酪氨酸的縮合,使甲狀腺素的合成受到障礙。但常見頭痛、關節(jié)痛、淋巴結腫大以及胃腸道反應,嚴重的不良反應為粒細胞缺乏癥,如治療期間白細胞計數<4.0×109/L或中性粒細胞<1.5 ×109/L,應予停藥[2]。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屬中醫(yī)學氣癭、心悸、郁證、虛勞等范疇。病變初起多實,主要病理因素為氣滯、肝火、痰凝和血瘀,以氣滯為主;久病則多虛或虛實夾雜,以陰虛為主。病位在頸前,與肝、腎、心、脾關系密切。發(fā)生與情志和體質因素有關。早期治療宜以疏肝解郁、化痰清熱為主。昆明山海棠和雷公藤均屬于衛(wèi)矛科雷公藤屬植物,藥用部位為根,均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殺蟲的功效。昆明山海棠片為昆明山海棠的提取物,功效本為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清熱解毒,目前主要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紅斑狼瘡[3]。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昆明山海棠主要成分為雷公藤內酯、雷公藤羥內酯、雷公藤羰內酯,可以明顯降低尿蛋白排泄率,改善腎小球臟層上皮細胞病變,對T淋巴細胞亞群有非選擇性、非平衡性的抑制作用,使機體內存在的各免疫亞群之間的病理平衡產生改變,糾正免疫系統(tǒng)紊亂,治療多種免疫性疾病,同時對神經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4]。
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昆明山海棠片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療效與甲基硫氧嘧啶片接近,作為中藥制劑不良反應相對較小,值得臨床推廣。
[1] 田華.甲狀腺功能亢進[J].河北中醫(yī),2009,31(12):1917-1918.
[2]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812-813.
[4] 季宇彬.中藥有效成分藥理與應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447 -456.
R282.710.7;R581.105.31
A
1002-2619(2012)07-1051-02
薛洪霞(1970—),女,主治中醫(yī)師,學士。從事中醫(yī)科臨床工作。
201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