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劍平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yī)院肛腸科,廣東廣州 510282
混合痔是肛腸專科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據(jù)統(tǒng)計,其發(fā)病率約占總人口的40%,占肛腸疾病的87.25%。由于文化差異,我國痔患者早期都自行買藥處理,到醫(yī)院就診時大多已經需要采用手術療法,雖然目前痔手術的方式很多,但臨床最經典、被大多數(shù)醫(yī)生所采用的術式仍是外剝內扎術,外剝內扎術最大的不足便是術后疼痛,有些患者甚至描述術后排便就象“排出碎玻璃”一樣疼痛,因為術后疼痛,導致許多患者懼怕手術,從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旌现掏鈩儍仍g后疼痛,也是困擾眾多肛腸??漆t(yī)生的難題。因此,臨床醫(yī)生要充分認識混合痔術后疼痛的機制,并積極采用有效的止痛措施,提高手術后的舒適度,對提高混合痔患者術后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我科根據(jù)臨床情況,在2009~2011年對100例混合痔術后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其中50例混合痔患者術后應用科室自擬制劑銀柏肛舒洗劑熏洗治療,并與50例應用高錳酸鉀粉熏洗治療的患者進行了術后疼痛的對比觀察?,F(xiàn)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00例混合痔患者皆符合《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年版)》中混合痔的診斷標準[1],并能正確理解疼痛判斷規(guī)則,擇期于局麻下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兼有直腸及肛門部其他需手術疾病者,如伴有肛瘺、肛裂、肛管狹窄、肛周膿腫等患者;或患有肝、腎、心血管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或術前有慢性疼痛的患者,皆不納入觀察。納入患者均為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最大58歲,最小19歲;病程4個月~11年;Ⅲ期混合痔25例,Ⅳ期混合痔25例。對照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最大60歲,最小20歲;病程3個月~12年不等;Ⅲ期30例,Ⅳ期混合痔2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麻醉、術式、圍術期及術后處理等臨床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患者于局麻下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術后第1天起用銀柏肛舒洗劑1 000 mL(39~41℃)熏洗坐浴20 min,5 d為1個療程;對照組用1:5 000高錳酸鉀1 000 mL(39~41℃)熏洗坐浴20 min,5 d為1個療程。每日熏洗結束后,局部周林頻譜儀照射,然后用碘伏棉球消毒換藥。每日熏洗換藥2次。1個療程后觀察術后疼痛的緩解程度。銀柏肛舒洗劑的方藥組成:金銀花、黃柏、蒼術、槐花、苦參、荊芥、防風、蟬蛻、花椒、白及、紅花、五倍子。
療效判斷標準[2]:①顯效:用藥后疼痛明顯減輕,病人稍感疼痛,不需任何處理即能忍受;②有效:用藥后疼痛減輕,病人無明顯痛苦表情,不用藥即能忍受;③無效:用藥前后疼痛無明顯改變,病人仍有痛苦表情,難以忍受,需藥物止痛;總有效=顯效+有效。副作用:觀察用藥后是否出現(xiàn)局部紅腫、尿潴留、皮膚瘙癢及其發(fā)生率。
采用SPSS 18.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46/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35/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兩組均無任何副作用發(fā)生。
由于肛門直腸區(qū)域神經分布相對豐富,因此混合痔手術后疼痛的原因也很復雜,一般認為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有局部組織的直接損傷、混合痔基底的局部結扎、敷料壓迫、異物的刺激、炎性和肛緣水腫以及尿潴留等。各種因素皆可引發(fā)復雜的疼痛反射,造成患者極大的痛苦,另一方面由于肛門周圍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導致手術區(qū)域傷口易于感染,故肛腸病手術大多主張創(chuàng)面不縫合,其愈合過程較長[3]。由于肛腸病術后愈合時間常長達二三十天,術后排便及換藥等刺激都會給患者帶來疼痛,影響傷口的愈合。因此長時間的鎮(zhèn)痛,減少副作用在臨床中更為重要。
肛腸病手術后主要采用口服、注射鎮(zhèn)痛藥物或使用靜脈鎮(zhèn)痛泵緩解疼痛,但是口服和注射鎮(zhèn)痛藥的藥效持續(xù)時間短,而部分患者在使用鎮(zhèn)痛藥物時可能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昏嗜睡等反應[4]。況且肛腸病術后愈合時間常長達二三十天,術后排便及換藥等刺激都會給患者帶來疼痛,連續(xù)長時間的服用鎮(zhèn)痛藥物,其毒副作用也較大。因此臨床很多醫(yī)生選擇運用中藥、針灸等方法對痔術后進行鎮(zhèn)痛治療[5-6]。
中醫(yī)學認為,疼痛機制有二,一是機體局部氣血凝滯阻塞,不通則痛。一是機體得不到營養(yǎng),不榮則痛。混合痔術后疼痛,當屬不通則痛。唐容川在血證論中稱:“凡是疼痛,皆瘀血凝滯之故也?!被旌现淌中g,由于手術導致脈絡損傷,因此氣血運行不暢,氣滯則血瘀,不通則痛。另一方面手術傷口易被邪毒所侵,濕熱下注,濕毒互結,經絡不通;或因患者術后不適,導致情志不暢,氣郁不通,不通則痛。故混合痔術后疼痛的治則主要是清熱解毒燥濕、行氣止血、通絡止痛、收斂生肌。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中藥熏洗坐浴就是采用熏蒸和坐浴的方法,借助藥力和熱力直接作用患處,起到止痛的效果??紤]混合痔術后疼痛多屬于炎性反應痛,是外周組織損傷引起炎性反應所致。因此應用中藥清熱解毒燥濕,配合行氣止血、通絡止痛、收斂生肌之法,當可緩解混合痔術后疼痛。
因此在總結臨床經驗基礎上,科室自擬銀柏肛舒洗劑對混合痔術后患者進行熏洗坐浴治療,止痛效果理想。方中金銀花、黃柏、蒼術、苦參清熱燥濕,解毒,現(xiàn)代研究確認金銀花、黃柏等有抗炎、解毒、免疫調節(jié)等作用[7-8];花椒、白及、紅花、五倍子行氣止血,收斂生肌,現(xiàn)代研究確認花椒、紅花等有鎮(zhèn)痛、抗炎、抗血栓等作用[9-10];槐花涼血止血;荊芥、防風、蟬蛻祛風止癢止痛。諸藥合用能清熱燥濕解毒、行氣止血、通絡止痛、收斂生肌,促進痔術后愈合。
本臨床觀察結果表明,運用銀柏肛舒洗劑坐浴熏洗,借助藥力和熱力,直接作用于患處局部,一方面清熱解毒方面的藥物浸泡清洗能使手術創(chuàng)面潔凈,祛除余邪,另一方面行氣活血方面的藥物能促使患處經脈調和,氣血流暢,不通則痛,從而達到術后鎮(zhèn)痛的目的??傊?,銀柏肛舒洗劑對緩解混合痔術后疼痛的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肛腸病專業(yè)委員會,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結直腸肛門病專業(yè)委員會.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6,9(5):461-463.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88.
[3]陳飛雁.痔切除開放傷口與縫合傷口愈合的臨床研究[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1,7(4):32-33.
[4]宋維濤.術后應用靜脈鎮(zhèn)痛泵患者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2):58-59.
[5]張思奮,趙江寧,袁東輝,等.穴位埋線超前鎮(zhèn)痛對肛門病術后β-內啡肽和一氧化氮影響的研究[J].新中醫(yī),2010,42(12):104-106.
[6]張喜林,鄭晉東,李路勇,等.中藥熏洗坐浴療法對痔術后疼痛癥狀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民間療法,2009,17(6):12-13.
[7]何晶.金銀花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天津藥學,2008,20(5):74-76
[8]楊周平,武志軍.中藥黃柏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研究[J].甘肅醫(yī)藥,2010,29(3):329-331.
[9]朱雪,王亮.花椒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0,8(7):43-44
[10]徐如英,童樹洪.紅花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yè),2010,19(2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