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視角
2月3日晚,《感動中國2011年度頒獎盛典》播出,2011感動中國人物榜單正式出爐。十年來,《感動中國》評選備受好評。
有人說,它書寫下“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挺立起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梁”。還有人說,那些你我身邊萌發(fā)、舒展、跳動的中國故事,屬于當代中國人的“心靈史”。
縱觀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可以明顯感到煽情與悲情少了,苦難與沉重少了,他們往往靠人格力量感動世人。愛因斯坦說,很多人認為一個偉大科學家的成就是靠他的才智,他們錯了,是人格。同樣的道理,感動中國人物也因人格高貴而搖曳生姿。他們的人格豐富了我們的記憶,純凈了社會精神,溫潤了人們的良知。
我們不能止于感動,還應該呵護他們。呵護,包含兩方面,一是情感上的致敬,一是制度性保障。應該看到,不少感動中國人物需要保障,比如“孝女當家”的孟佩杰,在生活上照顧了養(yǎng)母劉芳英12年,這顯然不應該是她一個人的擔當。
除了呵護,還應追隨。追隨是見賢思齊,通過他們的事跡來檢視自己,提升自己。最后是慰藉。對感動中國人物來說,他們最開心的事情,也許就是他們的精神得到了薪火相傳,他們的愿望得到實現(xiàn),同時激起了更多人的善心。
感動,有用嗎?有人如此困惑。如果化感動為呵護、追隨和慰藉,那么感動就真的有用。
近日,廣東省工商局發(fā)布公告稱,徐福記、騰訊QQ等商標被注銷“廣東省著名商標”資格。
業(yè)內(nèi)人士稱,應該是徐福記、騰訊QQ主動放棄了廣東省著名商標資格。顯然,即使不再是廣東省著名商標,它們?nèi)匀皇菑V東民眾心目中的著名商標和名牌產(chǎn)品,不過這里的“著名商標”是由市場和消費者認定的,而不再是由官方認定的。
不管是馳名商標、著名商標還是名牌產(chǎn)品,既應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也應有較高的市場聲譽,但實際上,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人們聞所未聞的所謂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名牌產(chǎn)品問題頻出,市場聲譽很差。
曾有某著名商標被曝花錢就能認定,讓人大跌眼鏡。要知道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一種商標是否馳名和著名,一種產(chǎn)品是否名牌,應該由市場說了算,每個消費者心中都有一桿秤,市場和消費者的評價才是最客觀的終極評價。如果說在市場經(jīng)濟起始階段,消費者還需要政府以評選馳名商標、名牌產(chǎn)品的方式引導消費,那么現(xiàn)在則完全沒這個必要。國外并沒有政府機構主導的馳名商標、名牌產(chǎn)品評選,但并不妨礙索尼、可口可樂成為享譽世界的名牌。
徐福記、騰訊QQ等商標放棄延續(xù)廣東著名商標資格,不太在乎這種“指定”的“招牌”,或可說明他們開始認識到,市場的評價才是最實在、最有用的產(chǎn)品聲譽和企業(yè)形象。
江西南昌原市委常委、南昌縣委書記湯成奇曾經(jīng)頭頂光環(huán)無數(shù),被譽為當?shù)亍俺删推孥E”的人,如今卻淪為階下囚,被江西省贛州市中院一審判處死緩。
在腐敗場,很多貪官都有類似湯成奇的履歷?!邦I頭人”“經(jīng)濟奇才”,這些曾經(jīng)掛在湯成奇頭上的桂冠,也在其他一些貪官頭上戴過。比如,億元巨貪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中石化集團原總經(jīng)理陳同海等。東窗事發(fā)前,這些人都是地方或是行業(yè)“杰出的領軍人物”,被媒體稱頌,被上級組織機構高度評價。
“明星官員”變身“腐敗能人”,不只是“明星官員”個體道德失范,還暴露出用人制度的弊端。
以GDP為主的干部政績考核制度,很難洞察這些 “明星官員”所創(chuàng)造的“經(jīng)濟奇跡”本質。貪官湯成奇創(chuàng)造了“南昌速度”,在他“銳意進取”之下,開發(fā)區(qū)“每月開發(fā)1平方公里、每3天引進一個項目、每4天就有一個項目開工”,如此銳意進取的背后是什么?恐怕脫不開個人的利益。
1991年至2009年,湯成奇從郊區(qū)鎮(zhèn)長助理到南昌市副市長、市委常委,歷經(jīng)9個職務,期間受賄次數(shù)高達350余次。然而,20年間,一次次干部考核任免,他都能順利升遷,蓋因他能利用職務之便,巧織關系網(wǎng)。
試想,如果干部考察制度多些公開監(jiān)督,就不難遏制一些“明星官員”以權謀私的利益沖動。如果官員財產(chǎn)不被作為隱私,公眾可以了解每一個公共項目投資、運行方面的信息,公開招標怎么會變身為暗箱操作,湯成奇?zhèn)冇衷趺磿@么多?
(“觀點”欄目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編輯 潘 陽 □美編 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