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文化自由主義”的理論張力及其啟示意義——評徐復觀的“儒家自由主義”

        2012-12-22 06:23:52吳根友
        新東方 2012年1期
        關鍵詞:徐復觀自由主義德性

        吳根友

        “文化自由主義”的理論張力及其啟示意義
        ——評徐復觀的“儒家自由主義”

        吳根友

        徐復觀是現(xiàn)代新儒家之一,他努力發(fā)掘儒家思想與現(xiàn)代西方政治自由主義相通的思想內涵,將自由精神看作是一切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的根本精神,認定孔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創(chuàng)發(fā)了自由社會的人物。為了與現(xiàn)代西方的政治自由主義思想相區(qū)別,筆者將徐復觀的自由主義思想稱之為“文化自由主義”,其特征有三點:第一,他在將自由放在寬廣的文化創(chuàng)造背景上加以討論,使自由成為一種普適的價值,從而構成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對話的共通性的正面價值。第二,這種“文化自由主義”的核心理念強調“我的覺醒”或曰“自作主宰”,凸顯個人意識之覺醒。第三,這種文化自由主義不是不關注政治自由,而是把政治自由看作是文化自由的特殊表現(xiàn)形態(tài),并將政治自由放在德性自由與知性自由的基礎之上,使政治自由獲得堅實的人性基礎與知性的基礎。徐復觀的文化自由主義有其理論上的優(yōu)勢,但這種自由主義未能區(qū)分政治自由中積極與消極自由的不同性質,對于政治生活中個人權利的尊重與落實缺乏足夠的關注。

        徐復觀;現(xiàn)代新儒家;文化自由主義;政治自由;德性自由;知性自由

        在一個“歷古圣賢深以自由為可畏”的國度里尋找自由的精神傳統(tǒng),是否有點緣木求魚之嫌?這是一個稍能有哲學思考的人們都會產生的第一個疑問。而且,偏偏就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呼聲還不絕于耳的時候,竟然有人說儒家有“自由思想”,這究竟有沒有搞錯?近些年來,西方的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相互詰難,有些人以為自由主義在現(xiàn)代西方已經(jīng)走向了末路,此時再來談儒家與自由主義的對話,“儒家的自由主義”,是否顯得有些過時?

        不過,學術的探討,有時往往與直覺和流行的感覺相反。筆者選擇徐復觀的“儒家自由主義”這樣一個題目,正是在研讀了徐復觀有關儒家自由思想的著作之后所得出的初步認識。盡管他所談的自由思想與西方經(jīng)驗主義傳統(tǒng)的自由主義思想有一定的距離。然而,經(jīng)過徐復觀的發(fā)掘與解釋,儒家思想中似乎確有自由思想的因子。筆者在這里暫時將徐復觀依托儒家德性自由所闡發(fā)的自由思想稱之為“文化自由主義”。這一“文化自由主義”是以人的文化創(chuàng)造動力作為基本前提,以“德性自由”與“知性自由”作為政治自由的根本和出發(fā)點,從而使儒家的文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民主政治具有內在的溝通性。這一“文化自由主義”或許未能在制度層面上論述如何有效地保護人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自由的問題,換句話說,未能對“消極自由”的問題給予充分的關注,然而畢竟敞開了儒家與自由主義對話的大門,從而為儒家與現(xiàn)代西方文化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對話預留了了廣闊的學術與思想空間。在當代中國的現(xiàn)代文化建設中,致力于中國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的人們,似不應該忽視自己民族文化傳統(tǒng)中固有的自由精神傳統(tǒng),亦可以從徐先生有關儒家與自由主義的關系論述文本獲得正反兩個方面的啟示意義。本文將從“文化自由主義”的內涵、特點,理論優(yōu)勢,理論上的不足和現(xiàn)實的啟示等四個方面,簡單地對徐先生的儒家自由義思想作一述評,以就教于方家。

        一、“文化自由主義”的理論內涵及其基本特征

        筆者之所以將徐復觀的儒家自由主義思想稱之為“文化自由主義”,主要是根據(jù)《為什么要反對自由主義?》一文。在該文中,徐復觀對自由主義的精神以及中國文化中自孔子所創(chuàng)發(fā)的自由社會進行了闡發(fā)。他認為,自由主義的精神乃是“與人類文化以俱來。只要夠稱得上是文化,則盡管此一文化中找不出自由主義乃至自由的名詞,但其中必有某種形態(tài),某種程度的自由精神在那里躍動。否則根本沒有產生文化的可能?!闭驗樾鞆陀^是如此地看待“自由”一詞的意思,故筆者將他所代表的儒家的自由主義稱之為“文化自由主義”,以別于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正宗的自由主義,特別是近代以來的“政治自由主義”。

        據(jù)筆者初步了解,這種“文化自由主義”有三個基本特征:首先,他在將自由放在寬廣的文化創(chuàng)造背景上加以討論,使自由成為一種普適的價值,把自由精神看作是人類文化前進的根本精神動力,把自由精神泛化為一種普遍性的人類文化現(xiàn)象,從而為中西自由精神之比較找到可通約的基礎,避免以西方的自由主義為圭臬來衡量中國哲學中的自由精神。

        其次,這種“文化自由主義”的核心理念強調“我的覺醒”或曰“自作主宰”,凸顯個人意識之覺醒。他說:“自由主義的生活底精神狀態(tài),用歐洲文化史中的名詞來說,即是‘我的自覺’。用中國文化史中的名詞來說,即是‘自作主宰’。人一生下來,便投入在既成的傳統(tǒng)與社會之中,隨著傳統(tǒng)與社會的大流向前流轉,有如一個漂浮的物件,隨著洪流向下流轉一樣。在這種隨波逐流的漫長歲月中。有少數(shù)人以各種因緣的啟發(fā),挺身站了起來,要追問傳統(tǒng)和社會許多既成觀念與事象的是非,而其是非的衡斷,一訴之于自己的良心理性,讓自己的良心理性站在傳統(tǒng)和社會的既成觀念與事象之上以決定自己的從違取舍;這樣一來,不再是傳統(tǒng)和社會支配一個人的生活,而是一個人的良心理性來支配自己的生活,這即是所謂‘我的自覺’,即是所謂‘自作主宰’,即是所謂自由主義。”

        再次,這種文化自由主義不是不關注政治自由,而是把政治自由看作是文化自由的特殊表現(xiàn)形態(tài),并將政治自由放在德性自由與知性自由的基礎之上,使政治自由獲得了堅實的人性基礎與知性的基礎。如徐復觀說:“自由精神,必須伸展到政治中去,必須在政治中有了具體的成就,然后其本身才成為一明確的體系,并對于知性、德性的自由,提供以確切不移的保證。”而且,“人類最大的災害,對人性最大的壓抑,常常是來自政治”。而德性與知性自由又必定在政治自由中碰頭,因此,從實踐的層面講,政治自由又是其他形式自由的現(xiàn)實保證。能否將自由精神變成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變成一種人類的常識——一種堂而皇之的主義,必須依賴政治自由。“盡管自由主義的精神,系與人類的文化同時開始;但‘自由主義’的名詞,一直到民主政治開始成熟的19世紀才正式出現(xiàn),這不是沒有理由的?!彼孕鞆陀^又說:“必定要求政治從屬于每一個人,因而也處于每一個人的良心、理性的控制之下,使政治成為每一個人的工具,而不是任何個人成為政治的工具?!边@樣的“人道”訴求,則必然產生這樣“人道”的政治:“以人權為靈魂,以議會為格架的民主政治?!?/p>

        但是,政治自由并不能涵蓋自由的全面意思,“政治自由須要知性底,尤其是德性底的自由作根源,須要由德性自由吸取其營養(yǎng)”。徐復觀將此稱“歷史實踐中的常識”。在《學術與政治之間》一文里,他就民主政治與學術(知性底)的關系說道:“政治與學術的最大區(qū)別,是質與量的區(qū)別。”[1]169一個普通人對于哲學的意見與科學的知識,一定趕不上一個哲學家和一個科學家,這種差別是質決定量。但是,在政治上,普通人所投的票與專家所投的票一樣,都是一張票。民主政治就要通過這種“量”的作用來決定“質”。但是否因此就說民主政治就一定與人類質的提升相沖突呢?不能這么說。因為,民主政治首先保證了包括專家在內的任何人可以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主張的權利。專家可以通過民主政治的形式將自己有價值的意見發(fā)表出來,訴之于大眾的理性而影響大眾,獲得大眾的同情,從而使自己的意見在社會中發(fā)生作用。因此,從這一角度說,民主政治恰恰為人類向質的方向提升鋪設了一條大道。而“民主政治中的自由,表現(xiàn)在多數(shù)保障少數(shù)的時候,便是給予多數(shù)與少數(shù)之間,有一確實可變的機會,以讓任何‘質’可以反復的爭取‘量’的機會”。最后的結果是“政治上的量的后面,依然是由學術上的質在發(fā)生作用”[1]170。

        在該文里,他又就民主政治與人文精神,民主政治與個人的德性的關系進行了論述。他說:“以量為主的政治,更深一層的去理解,它是立足于人文精神的大原則之上的。人文精神,首先承認‘生’即是價值,‘生’是第一價值?!敝袊鴤鹘y(tǒng)儒家精神是以尊生為第一原則的,正因為如此,儒家精神、人文精神是“民主自由的真正依據(jù)”,至少可以說儒家的精神不是反對民主自由政治的[1]171-172。再者,“人格表現(xiàn)為動機、氣象、局量、風采;這四者是表現(xiàn)一種人生價值之全的,所以不僅可以提挈政治,而且也是提挈人生一切的活動,包括學術活動,而與一切活動以活力,并端正一切活動的方向的。民主自由是一種態(tài)度;而儒家精神,人文精神,從某角度說,主要便是成就人生從性情中流露出一幅良好態(tài)度;這是對整個人生負責的,因之,也是民主自由的根源;而民主自由,也正是儒家精神、人文精神在政治方面的客觀化,必如此而始成其全體大用?!保?]175

        二、“文化自由主義”的理論優(yōu)勢

        不管我們如何評價徐復觀的文化自由主義的觀點,就筆者個人的認識來看,這種自由主義觀點在理論上至少有如下三點優(yōu)勢:

        第一,他可以將一切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活動納入其理論的解釋框架,從而增強其理論的解釋能力(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過度詮釋的可能性)。如徐復觀從這種“文化自由主義”的觀點出發(fā),甚至把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作《春秋》以“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的文化整理和歷史寫作行為亦看作是自由精神的體現(xiàn),把孟子的“大丈夫”理想看是自由的理想。他認為,盡管中國思想中沒有明確的“人權”觀念,但不能因此說中國思想中沒有自由精神。更令很多人不相信的是:他還進一步地認為孔子創(chuàng)發(fā)了“中國自由社會”。他說:“孔子奠定了儒學的基礎,同時也就是創(chuàng)造了中國的自由社會。我看,這是中國民族經(jīng)過萬千苦難而尚能繼續(xù)生存發(fā)展的主要條件?!保?]289他認為,“孔子把非自由的社會轉向為自由式的社會所作的努力,可簡單的從兩方面說:一是以‘學’與‘教’的精神、方法,把人從‘自然’中解放出來,以確立‘人’的地位”。二是孔子通過學與教的活動,使人在實際的社會中通過人自身的努力,從而“打破由歷史所自然形成的階級,使各個人能各自以其自己的努力改變社會的階級地位”。高度肯定了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活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在增進人的社會自由中的作用。

        第二,這種“文化自由主義”具有獨特的理論視角,其長處在于把人類爭取自由的活動與自己固有文化傳統(tǒng)結合起來,依托自己的傳統(tǒng)來進行文化創(chuàng)造。他說:“自由主義者從傳統(tǒng)和社會中解放出來,并不是根本否定了傳統(tǒng)和社會,而是針對傳統(tǒng)和社會,作一番新的估價,將既成的觀念與事象,加以澄清洗煉,而賦以新的內容,并創(chuàng)造更合理更豐富的傳統(tǒng)和社會。自由主義者依然要生活在傳統(tǒng)與社會的大流之中,但他不是被動底、消極底生活著,而是主動底、積極底、向傳統(tǒng)與社會不斷發(fā)揮創(chuàng)造改進的力量,使傳統(tǒng)與社會,不復是一股盲目的動力,而是照耀于人類良心理性之下,逐漸成為人類良心理性的生產品?!痹诂F(xiàn)代西方的政治自由主義者中,有一派人們特別重視現(xiàn)代文化與傳統(tǒng)的關系。這是自由主義中的保守派所深信不疑的觀點,也是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進行對話的基礎。像現(xiàn)代保守派自由主義者柏克,他對法國大革命的批評,正是代表了保守派的自由主義者對傳統(tǒng)珍視的觀點。

        第三,從中國文化傳統(tǒng)出發(fā),他高度肯定了德性自由對于政治自由的意義,從而使中國這樣一個具有多元宗教文化而在精神氣質上又缺乏宗教超越情懷的民族,在吸納西方自由主義思想意識時獲得了超越現(xiàn)實政治功利需求的文化基礎。

        在中西自由精神的比較研究過程中,徐復觀曾經(jīng)這樣說:“自由精神,在西方是先在知性中躍動,在中國則先在德性中躍動?!保ㄇ也徽f自由精神在西方的表現(xiàn)是否就如徐復觀所言),并認為,儒道兩家從不同側面發(fā)展了中國的德性自由:“儒家是從德性上來建立積極底人生,因而自由精神在這一方面成為積極的表現(xiàn);道家則從情意上去解脫人生的羈絆,因而自由精神在這一方面成為消極的表現(xiàn)。儒道兩家,是中國文化的兩大主流。若不接觸到兩者在其思想的基底上所具備的充沛底自由精神,便根本無法接觸到他們所留下的文化遺產?!边@即是說,儒家主要從德性方面發(fā)展人的自由精神,而道家則從藝術、審美的角度發(fā)展了人的自由情感?,F(xiàn)代的中國要發(fā)展政治自由,必須發(fā)掘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自由精神,使現(xiàn)代的政治自由扎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

        他甚至這樣地說:“儒家‘自本自根’之精神,既可不需要外在之上帝,則在政治上豈能承認由外在權威而來的強制作用?!币虼?,“儒家的政治必歸結于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之應以儒家思想為其精神之據(jù),凡態(tài)度客觀的好學深思之士,決不以此為附會之談。”[2]73徐復觀認又為:“孔子奠定了儒學基礎,同時也就是創(chuàng)發(fā)了中國的自由社會。我看,這是中國民族經(jīng)過萬千苦難而尚能繼續(xù)生存發(fā)展的主要條件?!保?]289

        三、“文化自由主義”的理論局限

        徐復觀的“文化自由主義”在肯定自由的普適價值的同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忽視了人在社會中實現(xiàn)自由所必須依賴的經(jīng)濟基礎及相應的制度整合的作用,他把自由精神看作是某些偉大歷史人物的良心發(fā)現(xiàn)與理性的覺醒,把人類爭取自由的艱難歷程化約為一種精神性的創(chuàng)發(fā)和某種單一制度的創(chuàng)設,尤其是忽視了“消極自由”的重要作用,在理論的周密性方面顯然有相當大的欠缺。

        首先,從個人與社會的角度看,徐復觀的“文化自由主義”過分強調了個人與群體的直接關聯(lián)性,缺乏對個人、制度與國家之間逐漸過渡的步驟及其合理關系思考,因而在政治哲學領域仍然是傳統(tǒng)儒家德治主義思想的邏輯延伸。他說:“自由主義不僅由自己精神的解放而成就個人,當他成就個人時,也就同時成就了群體。盡管有只意識到個人而沒有意識到群體的自由主義者;但從歷史的事實看,有活力的個人,必然會形成有活力的群體;所以自由主義的國家,畢竟是歷史上最進步最富強的國家?!边@種簡單化的政治邏輯推理,顯然對現(xiàn)代社會操作過程中的程序復雜性缺乏足夠的思考,是不利于建設具有真正意義的現(xiàn)代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的。

        其次,從整體上來說,徐復觀把自由主義的精神理解為“對各種束縛的一種解消底態(tài)度”,表明他對現(xiàn)代西方自由主義的理解還是片面的。他說:“自由主義者的態(tài)度,剋就自由主義的本身來說,本是對各種束縛的一種解消的態(tài)度;但一個人的理性,是要從這種束縛的解消中跳了出來而積極有所肯定,并對其所肯定的負積極的責任。”他甚至認為,“自由社會”:“指的是一個人能憑藉自己的努力而可改進自己的地位而言?!保?]289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他所注意的還只是柏林所說的“積極自由”,而對“消極自由”——免于什么的自由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而“消極自由”——即在現(xiàn)實的政治生活免于各種迫害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基本保證。沒有這一基本的自由,很難談得上有其它形式的自由。

        再次,與現(xiàn)代西方政治自由主義的人性論假設相反,他過份地相信儒家哲學中的人性善學說,他認為,中國文化“系立基于性善思想之上。這便真正把握到了人類尊嚴、人類平等、及人類和平相處的根源;當然也是政治上自由民主的根源。”[2]99這對于既重視消極自由又重視積極自由的現(xiàn)代自由主義的理論來說,無疑在理論的前提上有偏頗的一面。因為,不把人性惡的理論納入自由主義的理論之中,就無法建立現(xiàn)代的契約原則。

        四、現(xiàn)實啟示意義

        作為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家,徐復觀不囿于西方社會紛繁復雜的自由主義學說,從自己獨特文化觀出發(fā),對自由與自由精神給出了獨特的解釋,并包涵了極大的理論合理性,從而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價值的東西都與現(xiàn)代西方文化中有價值的思想對話,為儒家與自由主義的對話尋找到了一個文化學的理論前提。這是極其珍貴的學術思想。

        簡而言之,徐復觀的文化自由主義的兩個觀點具有理論的啟發(fā)意義:其一,認定自由精神乃一切文化創(chuàng)造之母,強調了具有正面意義的自由精神所具有普適性特征,在政治哲學領域里為消解現(xiàn)代西方社會中的話語霸權提供了新的理論參照系。

        其次,肯定了傳統(tǒng)與自由創(chuàng)造精神之關系,使現(xiàn)代中國在追求現(xiàn)代化與清理傳統(tǒng)遺產的問題上提供了新的理論說明。特別是將德性自由看成是政治自由的文化根基的思想,對于中國這樣一個重視德性而相對缺乏宗教情懷的民族,如何在政治上確立保障個人自由的思想意識,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因為,現(xiàn)代西方的政治自由與近代西方的宗教寬容密切相關。中國的政治自由如果不蛻變?yōu)橐环N無政府主義,建立于自由主義理念基礎上的現(xiàn)代民主政治不淪落為政客們相互公開揭發(fā)個人隱私、甚至做戲式打斗的政治舞臺秀,就必須有賴于政治家的德性自由品質的養(yǎng)成。

        無庸諱言,徐復觀的文化自由主義也有其自身的理論盲點,其一是:過分突出了“自作主宰”的積極自由的作用,忽視了消極自由的價值與意義,從而在政治自由的問題方面,他看不到個人免于被強迫做或不做什么的重要性,因而在具體的制度設計方面也就無法更為仔細地考慮如何限制政府與國家權力對個人侵害的問題,最終也會使其重視自由精神的文化理想難以在現(xiàn)實中逐步兌現(xiàn)。

        其二是:他雖然看到了西方自由主義在道德方面鼓勵人們向上的無能為力之處,力圖以儒家的人性善來補救自由主義理論在道德哲學方面的不足。但他不將人性惡納入自由主義的理論框架之中,則無法建立起現(xiàn)代意義上的契約理論,從而也就無法為現(xiàn)代的民主政治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當然,作為一個具有強烈現(xiàn)代意識,同時又具有較豐富的政治實踐經(jīng)驗的思想家,徐復觀是深深明了政治自由的重要性的。他認為,盡管政治自由不是自由的全部,但所有的自由必然在政治中碰頭,故談自由不能不講政治自由。一方面,政治自由要從知性與德性中吸取營養(yǎng),但更要緊的是“必定要求政治從屬于每一個人,因而也處于每一個人的良心理性的控制之下,使政治成為每一個人的工具,而不是任何個人成為政治的工具”。正是從這一角度來看,徐復觀將現(xiàn)代的政治自由界定“是以人權為靈魂,以議會為格架的民主政治”。他把人權問題置于政治自由的核心地位,充分地體現(xiàn)了其“文化自由主義”對現(xiàn)代型的民主政治具有足夠清醒的認識。至于他對西方經(jīng)驗主義傳統(tǒng)中的自由主義思想缺乏應有的認識,正是他之后有志于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知識人士應當努力避免的學術視野上的盲點。

        [1]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2]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自由民主人權[M].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B2

        A

        1004-700X(2012)01-0006-05

        (作者系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心研究員、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猜你喜歡
        徐復觀自由主義德性
        論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與實踐智慧
        西部學刊(2024年1期)2024-02-19 10:58:58
        柳亞子書法
        對自然的觀照——讀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
        國畫家(2022年6期)2022-11-25 03:36:18
        徐復觀拜師熊十力
        從德性內在到審慎行動:一種立法者的方法論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34
        熊十力罵醒陸軍少將
        新儒家的宗教認同——以徐復觀對林語堂的兩次批評為視點
        近代史學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4:10
        必須宣布新自由主義已完結。下一步何去何從?
        英語文摘(2019年8期)2019-11-04 00:57:36
        反對自由主義
        嚴明黨的紀律,克服自由主義——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導讀
        vr成人片在线播放网站| 色偷偷久久久精品亚洲|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色无码播放|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V免费| 久久99免费精品国产|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 亚洲AV综合A∨一区二区| 国产91大片在线观看| 级毛片内射视频| 性激烈的欧美三级视频| 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免费牛牛 |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播放6|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免费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 天堂网av在线免费看|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彩无码天堂|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欧美性色黄大片手机版|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 91国产视频自拍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99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欧美丝袜激情办公室在线观看| 水蜜桃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成 人 免费 在线电影|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 一本色道av久久精品+网站 | 藏春阁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竹内纱里奈中文字幕| 国产97在线 | 亚洲| 国产主播无套内射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