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藍
今年10月8日起,全省7座以下小型客車開始辦理車輛通行附加費退付,根據《海南省重大節(jié)假日免收小型客車機動車輛通行附加費實施方案》,本省籍擁有7座以下小型車輛的私家車、企業(yè)車輛均可申請退費。其中2012年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每車退付45元。時至12月,該項業(yè)務的登記報名環(huán)節(jié)已結束,但出乎預料的是,在24萬輛符合退費標準的車輛中,僅有6萬多輛車申請了車輛退費,剛剛達到總數(shù)的1/4,大大低于預期數(shù)值。
按理來說,車輛退費本是一件惠民的好事,理應受到廣大百姓的歡迎,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百姓有錢不要,交通規(guī)費征稽部門有錢退不出去,好事沒辦好的根本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是很多人認為辦理退費流程很麻煩、不夠人性化,為了45塊錢不值得勞心費神。筆者在與一些車主交流時了解到,網上辦理退費不但要掃描上傳各種證件,還要填寫不少相關信息,非常繁瑣;去柜臺辦理則要排長隊,且跑那么遠退的費可能還不夠油錢,加之平時工作本來就忙,綜合了多種因素后,不得不放棄申請。而這樣的觀點在網上也同樣是眾多未辦理退費手續(xù)車主的共識。
為百姓的利益著想是執(zhí)政理念的提升,而如何更好地為百姓利益服務則是關乎執(zhí)政的水平。辦好事不難,但把好事辦好卻并不容易,既然是為民服務,就應該站在群眾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想民所想,解民之難,而不是把一紙規(guī)定推出去就再不問冷暖。車輛退費遇冷只是一個例子,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