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呈瑩, 程明媚
(1.廣州大學,廣東 廣州510006;2.東華理工大學,江西撫州344000)
鋼琴基礎教育雙向性的探析
鄒呈瑩1, 程明媚2
(1.廣州大學,廣東 廣州510006;2.東華理工大學,江西撫州344000)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鋼琴也越來越得到了人們的喜愛,開始由象牙塔進入尋常人家。但鋼琴教育過快過熱的發(fā)展,也帶來了些負面因素,不經意間令鋼琴的教學忽略了基礎教育,本來需要扎實學習才能出效果的鋼琴技能學習變得浮躁。文章認為,優(yōu)秀的鋼琴教師是抓好鋼琴基礎教育的路標,科學的練習方法是夯實鋼琴基礎教育的路基,并在雙向性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已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鋼琴教育;雙向性;探析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鋼琴藝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鋼琴教育已從單純的職業(yè)教育進入到鋼琴啟蒙考級類教育、綜合大學器樂特長生教育、高等師范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多元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當被稱為“器樂之王”的鋼琴平民化后,作為一種高雅文化,它開始被廣泛傳播、交流和推廣。平民化的鋼琴教育必須從基礎做起。特別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愛好鋼琴學習的人越來越多,鋼琴教育出現了非常好的發(fā)展勢頭,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些負面因素,不經意間令鋼琴的教學忽略了基礎教育,本來需要扎實學習才能出效果的鋼琴技能學習變得浮躁。筆者結合多年的學習和教學實踐,就現階段鋼琴基礎教育雙向性問題進行一些探究,以就教于同仁。
現在愛好鋼琴學習的人非常廣,筆者曾經深入到一些培訓機構,如鋼琴培訓班、琴行等進行調研,發(fā)現學琴者形形色色,有少兒、有成年人,在一些大城市大學附近的琴行甚至有很多非專業(yè)的大學生在學琴。由于層次、水平和學習目的不一樣,對老師的要求也不一樣。調研中發(fā)現目前鋼琴教育市場比較亂,鋼琴教育的剛性需求,刺激了這個市場的畸形發(fā)展,出現了不少濫竽充數的鋼琴老師。忽略鋼琴教育規(guī)律,不注重鋼琴基礎教育。其實,鋼琴教育要從基礎抓起,只有優(yōu)秀專業(yè)教師才是抓好鋼琴教育的路標。
首先,好的鋼琴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示范演奏能力。鋼琴作為一門特殊的音樂技能,教學全過程都貫穿著教師鋼琴示范演奏、詮釋與學生練習演奏的結合。詮釋,既有演奏動作要領的解說,更有對音樂作品內涵詮釋。音樂的表現形式不同語言藝術,要理解它需要學會聆聽、借助想象和一定的文化底蘊。好的鋼琴老師要善于根據學習對象的不同層次,學識水平,因材施教,啟迪和引導學生,邊講解邊示范,不斷碰撞,不斷磨合。只有這樣,鋼琴基礎教育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赏ㄟ^直接示范演奏曲目的動作、表現形式的“樣品式”展現,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認知,然后在以后練習中逐漸認同、同化并形成一定的技能記憶。
其次,好的鋼琴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必須懂心理學和教學規(guī)律,一是教學內容針對性。鋼琴教師要把握教學對象的特點,根據不同層次,不同理解力的學生選擇針對性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教材設計。比如,有的初學者適用《湯普森練習曲》,層次高點的用《哈農》等。要結合學生特點,有順序地安排教材。二是教學方式方法靈活。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是要有隨機應變能力。有了這種品質,教師才可以避免刻板的模式,才能估量此時此刻的情況特點,從而找到適合的手段并加以正確引導?!保?]靈活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速學生的鋼琴演奏,使老師與學生的雙向期望值盡快地達到一致。
再次,好的鋼琴教師必須具有人格魅力。鋼琴教學不同于一般學科,一對一近距離教學使教師與學生關系比較融洽。教師的習慣、品行直接影響著學生。鋼琴學習又是一個人肢體修養(yǎng)的開發(fā)過程,雙手的協(xié)調動作是從自然到不自然再回自然的一個慢慢漸進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反復練習熟能生巧的過程,一旦走入誤區(qū),想要糾正,實在是難上加難。筆者曾接手一個大學一年級學生,因啟蒙時指法訓練不規(guī)范或急于求成,養(yǎng)成了不好的指法習慣,始終制約著其鋼琴技術上的進步。因此選擇一個專業(yè)好而又品格優(yōu)秀的教師非常重要。
英國哲學家培根,把教師稱為“科學知識的傳播者,文明之樹的栽培者,人類靈魂的設計師?!保?]鋼琴教師也是一名設計師,他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這就要求優(yōu)秀的鋼琴老師,不僅需要具備成熟的專業(yè)知識技能,還需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較高的情商,并建立自己的專業(yè)理想。
鋼琴教育過程,是一個雙向努力過程。一方面鋼琴教師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導、引導、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學生并不是被動的加工對象,他們具有不容忽視的獨立性和主體性,有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這就是教與學的關系。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就曾提出著名的“兒童中心論”,強調了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他強調教育的一切措施就應該圍繞著學生轉動;兒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圍繞著他們而組織起來[3]。把教育的重心從教師、教材轉移到學生身上,這就是杜威倡導的“新教育”。
鋼琴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考和主動學習尤為重要??茖W的練習方法是學生學好鋼琴的路基。那么怎樣去進行正確的練習呢,選擇一些好的練習曲非常重要?!澳壳埃毩暿种傅慕滩钠毡椴捎谩豆r》,很多學生雖然已全部彈完,但手指仍沒達到預期的效果?!保?]不少鋼琴學習者已走入了兩種練習的誤區(qū)。
一是誤認為奏出聲音與用勁大小成正比。鋼琴教學中要求進行聲音扎實或者是曲譜中手指跨度較大的演奏,許多學生因此走入了這樣一個誤區(qū),認為奏出聲音與用勁大小成正比,結果,練習中出現了手臂、肩膀不同程度的僵硬,不放松。當他們拿到快速練習曲、大型樂曲等難度較大的曲目時,里面有強弱對比,為了那個強他們往往更大力的用手腕、手臂乃至整個身體的力量,去追求那個自以為是的正確效果。其實不然,奏出的聲音音量并不會因為你的力量加大而變大。一臺鋼琴放在那,它的最大音量其實已經恒定,即使你使用再大的力量,它的音響效果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反而會造成音響上的混亂,使奏出的聲音不干凈,不清脆,不圓潤。
二是誤認為顆粒清晰與否與速度成正比。每個學習鋼琴的愛好者對顆粒這個詞都不陌生,劉詩昆先生曾在他的《劉詩昆教你彈鋼琴》摘錄中準確的論述過“顆粒性”的概念,即彈奏者在內心觀念與自我感覺上要使每一個音,每一個琴鍵,每一個手指各為一獨立體,音與音,鍵與鍵,指與指之間互不依附、混淆、粘連,一個是一個,干干凈凈,利利落落,清清楚楚。但現實是教師們布置練習曲后,大部分學生很少考慮或者根本不理解顆粒性的問題,一味地追求速度。反而導致不均勻或越來越快,或忽快忽慢。致使出現如肩膀聳起、手臂緊張等十分嚴重且很難糾正的問題。
筆者在長期的實踐中,經過自身的嘗試,并在教學中實際應用,現提出兩種比較適用的解決方式,既可以說是走出誤區(qū)的良好方法,又可說是有別于以往傳統(tǒng)的高抬指方式的兩種現代奏法。
方法一:“三關節(jié)式奏法”,用勁大小并不十分影響聲音音量。所謂“三關節(jié)式奏法”,即保持手臂、手腕不動,只動手指的三關節(jié)。擊鍵要堅定有力,準確無誤,這不僅是為了培養(yǎng)手指的獨立性,對于練習聲音彈性也有很大的幫助。這樣奏出的聲音是鮮活靈動的,有點像斷奏的感覺。不過學琴者在剛開始練習這種方式時,會稍感不適。因為在以前的練習中,練習者往往被要求下鍵要深要沉,而直接導致聲音的效果變得沉重,變得很死。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讓許多練習者覺得自己之前挺放松,改為練習這種彈奏方式后,反而不知如何放松,出現手臂和手腕緊張、酸痛的現象。
出現不適是因為使用了與以往練習習慣不同的新方式而造成的。初試者只要重新放慢速度,就像在彈奏一首新的曲譜,一個音一個音認真地觸鍵,感受彈性聲音與之前練習時彈出的聲音有何不同,然后慢慢地稍微加快一點速度,這樣自然就會適應了。但切記一定要放松,如果所演奏的速度仍然讓你的手臂和手腕各關節(jié)感到緊張、酸痛,建議不要求快,而要求穩(wěn)。這種方式的練習會讓學生在練習中感受到,原來只用手指的三關節(jié),也可以使鋼琴的聲音同樣響亮悅耳。
方法二:“變節(jié)奏彈法”,即使速度不快也代表著顆粒清晰。所謂“變節(jié)奏彈法”,即把練習曲中原有的平十六節(jié)奏改編,用另一種新的節(jié)奏來重新演奏。總的來說,基本上有三種可以用來改編的節(jié)奏型[5]。
在練習過程中需特別注意,改編后的節(jié)奏型中那些短音符一定要彈的短,手指關節(jié)活動靈巧,不可僵硬,尤其不可拖拉,這對訓練手指觸鍵迅速,彈奏效果輕快是十分有效的。采用這種方式也可增強手指的力度以及聲音顆粒的清晰感。
如果學生在練琴時能夠達到這兩種彈奏方式的要求的話,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擺脫前面提到的兩種誤區(qū)困擾,而且在以后演奏音樂會練習曲、大型古典樂章時,一般不會再有技巧上的問題,一些技術上的困難也自然迎刃而解了。
總之,在鋼琴基礎教育中只有達到雙向趨同,即教與學的融合才能事半功倍。學生要建立一種新的鋼琴訓練意識,從鋼琴基本功抓起,由淺入深。要學會怎樣去記譜,怎么去聽音樂,怎樣去理解音樂,怎樣掌握音樂審美,并逐步提高自己的音樂文化意識、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作為鋼琴老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由內而外的自發(fā)動力,讓他們的感覺狀態(tài),表現狀態(tài)及綜合肢體修養(yǎng),心理與生理上都處于和諧的藝術狀態(tài),這樣才能使他們演奏起來更加鮮活。
[1]于潤洋.現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176.
[2]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12.
[3]趙祥麟,王承緒,單中惠.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7.
[4]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54.
[5]王九丁.哈農鋼琴練指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21.
A Bidirectional Analysis of the Piano Basic Education
ZOU Cheng-ying1,CHENG Ming-mei2
(1.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2.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zhou344000,China)
With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ng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the piano is more and more loved by people,and entering from the ivory tower to the ordinary families.The too fast and overheated development of the piano education,however,has brought about some negative factors,which would cause the basic education to be ignored in the piano teaching inadvertently.The piano skill learning becomes impetuous,originally it requires solid learning to get effects.This paper holds that a good piano teacher should be a guider to the piano basic education,and scientific practice methods should be the roadbed in the piano basic education.Furthermore,the paper probes into some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bidirectional teaching practice.
piano education;bidirectional;analysis
J124-4
A
1674-3512(2012)02-0149-03
2012-01-06責任編輯:王菊梅
鄒呈瑩(1989—),女,江西撫州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鋼琴教育研究。
鄒呈瑩,程明媚.鋼琴基礎教育雙向性的探析[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2):149-151.
Zou Cheng-ying,Cheng Ming-mei.A bidirectional analysis of the piano basic education[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2,31(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