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琴,王君華,高鳳蘭
(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南 漯河 462002)
筆者曾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護理學院參加為期10周的“澳大利亞教學模式”學習?!皩W習合同”在澳大利亞是常用的教學模式之一,其主要內涵是讓學生參與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完成時間、評價方式和成果提交方式,并寫出書面合同,與教師共同簽字執(zhí)行。整個學習過程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起指導和監(jiān)督作用。2009年和2010年,我校在對護生實習前的強化訓練中,引入了“學習合同”教學模式,并探討“學習合同”教學模式對護生實習前護理技能強化訓練的影響,以及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的幫助。
見《臨床實習前護理技能強化訓練合同書》。臨床實習前護理技能強化訓練合同書:
學生:2008級三年制護理一班第1實訓組: 張騰,學號:2008030011
學生組長:2008級三年制護理一班第1實訓組:朱林 、高山 、 劉水
指導教師: 陳越
為了強化技能操作,提高護生護理技術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加快護士角色轉變,改革教學模式,特制訂本學習合同。
1.第一條、學習目標和內容。(1)學習目標。①完成22項常用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完成1份護理情景劇編寫,與同學合作完成1項護理情景劇展示。平均80分過關。②完成期末技能抽考:平均80分過關。③展現(xiàn)良好的護理職業(yè)形象,進行良好的護患溝通。(2)項目內容、方法、地點和要求,見附表。
2.第二條、學生的責任和義務。(1)參加臨床崗位調研和研討,主動參與技能操作項目的確定和學習合同的制定。(2)在指導教師指導和組長組織下按學習合同計劃完成操作練習及考核。(3)每小組(30-35人)分配1個錄播室,3名學生組長,1人負責錄像,1人安排考核順序,1人負責場地、物品的協(xié)調和管理。在組長的安排、協(xié)調和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合同”。(4)按照“`學習合同'指導教師工作質量標準”對指導教師進行教學反饋。
3.第三條、指導教師責任和義務。(1)組織學生進行臨床崗位調研和研討,與學生共同確定訓練項目、協(xié)商訓練方法,制定學習合同(2)幫助協(xié)調和解決訓練場地、設備和錄像考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保證“學習合同”按計劃完成。(3)全程監(jiān)控學習合同進度,及時總結和評價學習效果,出現(xiàn)影響合同進度的問題,及時與學生和課程負責人協(xié)商解決辦法,必要時調整學習方案。(4)培訓學生組長。每班160人,分5個學習小組,15個學生組長。挑選學習成績較好,護理操作能力較強,有一定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工作大膽、負責,能督促、協(xié)助本組成員完成學習合同的學生擔任組長。對學習組長進行錄像、DVD刻錄等操作培訓,以及協(xié)調組織練習、考核順序、物品準備等方面的培訓。保證整個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5)按照“`學習合同'指導教師工作質量標準”完成崗位工作任務。
附表 項目內容、方法、地點和要求
4.第四條、完成時間。第四學期1-16周完成單項及情景劇的練習及錄像考核,17周完成抽考。
5.第五條、成績評定。單項考核22項、情景劇1項,平均分占50%;期末抽考 3項,平均分占 50%??偝煽?100分,80分以上方可進入臨床實習。低于80分者,再強化,考核合格后再進入臨床實習。
6.第六條、本合同一式三份,學生、指導教師各一份,課程負責人一份。
采用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出版的校本教材《臨床護理實踐技能》[1]“護理技術操作評分標準”。
每班一名指導教師,一屆學生一個課程負責人。制定“`學習合同'指導教師工作質量標準”,指導教師起指導和導演作用,按照工作標準,保證“學習合同”順利完成。課程負責人對“學習合同”全部工作負總責。
“學習合同”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最大區(qū)別是學生對實訓教學項目、學習方法、考核項目、考核方法等整個學習計劃知情明白,目標明確,學生處于自主位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2]。同時,錄像考核記錄了整個操作過程的一切細節(jié),教師在評分時可以反復回放。因此,學生對自身的要求明顯提高,平時練習更加認真,考核時對自己要求更高,總想展示得最好。95%的學生認為“學習合同”教學模式學習效果好,技能操作水平有提高;72%的學生認為,技能操作水平明顯提高。
“學習合同”教學模式屬于開放式教學,放并非是無條件地全面向學生開放出實訓時間、空間和實訓內容,圍繞開放的一切教學手段都必須以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為目標[3]。“學習合同”教學模式改變了實訓教學以教師示教為主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充分動手、思考、自主和創(chuàng)新的機會。讓學生在明確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和考核,在時間和空間上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活動度和自主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得到專業(yè)技術操作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自學能力的全面訓練[4]。
在改革實踐中,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我要學”和“要我學”相結合,使學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激發(fā)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護生操作技能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有效的節(jié)約了教師資源,由一名教師指導30人變?yōu)橐幻處煿芾?60人。在新的實訓教學模式下,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包括學習合同、教學過程管理、成績管理、教學資源管理、儀器設備管理,以及對指導教師的監(jiān)督管理等,保證實訓中心日常實訓教學管理的有序進行,提高實訓教學的管理水平;充分發(fā)揮實訓教學硬件資源的效益,成為師生的開放實訓助手[5]。
[1]陳月琴,劉淑霞.臨床護理實踐技能[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9.
[2]許金仙,曹梅娟,丁雪梅.護理專業(yè)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1936-1937.
[3]王善利.還原知識的生動力——實驗課教學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1):92-94.
[4]張淑芬,郭宏偉,張 浩.高等中醫(yī)藥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探[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06,26(1):41-43.
[5]胡仁杰.營造開放的實驗教學環(huán)境,開展開放式自主實驗教學[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7):82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