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梅,陸小左,王學民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300193,2天津大學,天津300072)
在中國文化中,象,本指大象,即《說文解字》所云:“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爆F泛指主體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外在表現形式的認知結果,因側重點不同而有現象(注重時間)、形象(注重空間)、表象(注重感性)、征象(注重理性)等不同說法。概括起來,“象”有如下特點:1)“象”是自然界事物的外在表現形式的自然呈現。2)“象”的獲取不僅取決于“象”本身,還與主體的認知方式密切相關。
象思維,指運用帶有直觀、形象、感性的圖像、符號等象工具來揭示認知世界的本質規(guī)律,通過類比、象征等手段把握認知世界的聯系,從而構建宇宙統(tǒng)一模式的思維方式。中醫(yī)學的形成與發(fā)展與自然界密不可分,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會展現出自己的“象”,古代醫(yī)家通過對這些“象”的仔細觀察和大量實踐,探索“象”的內涵與事物之間的聯系,探索出能充分顯示其特性與變化規(guī)律的醫(yī)學理論,“象思維”應運而生。
中醫(yī)理論根源于自然界,中醫(yī)理論的產生過程就是象思維的形成過程。例如“陰陽學說”用“陰、陽”兩個概念概括了自然界的事物,闡明了陰陽學說與自然界密切相關,相互影響;“五行學說”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概括為木、火、土、金、水五類物質,并以其特性及生克制化規(guī)律來認識、解釋自然的變化;中醫(yī)學通過對自然界的事物所展現的“象”的觀察,用“象思維”概括了人體自身的變化以及人與自然界的相關性,并在中醫(yī)理論中完整的體現?!跋笏季S”最具有代表性的體現就是中醫(yī)的“舌象”與“脈象”。因此,在中醫(yī)的“舌脈象”研究中,必須堅持“象思維”,要以“象”為中心,努力從對“象”的認知過程中尋找學術創(chuàng)新的突破點。
“脈象”是指人體的氣血的運行情況在動脈處的體現,承載了大量的生理病理信息,“象”必須足夠豐富才有可能得出共相,“象”過少,對于共相的形成就會產生困難。如何獲得豐富的信息,并且客觀的記錄表述,歷代醫(yī)家都做出了努力?,F代醫(yī)家為了完整的表述脈象信息,從位數形勢4個方面概括,并采用脈圖的客觀方法記錄脈象信息。目前,普通脈象采集系統(tǒng)所顯示的二維脈圖很難包含其全部的信息,脈圖均采用單一脈圖記錄形式,無法完整的表述“脈象”這一立體概念,為了重現脈搏波的“象”信息,我們回歸到中醫(yī)理論的起源,以中醫(yī)的“象”為核心的不分割、不破壞整體的認知思維方式結合現代的方法提出了“脈象地形圖”概念?!懊}象地形圖”指的是脈搏波在三個方向上的投影圖,通過三維重建的方式繪制出脈搏波的三維傳導圖,從而得出脈象地形圖。
根據“脈象地形圖”的概念,為了更好的表達脈搏波的“位數形勢”信息,筆者采用metlab建立三維脈象信息圖像(見圖1),其中X軸為時間軸,通過這方向可以得知脈象的長短,并可以推算出該脈圖所對應的脈率等信息;Y軸為采集通道的物理位置,通過Y軸方向可以直觀的得出脈道的粗細;Z軸為脈象的幅值,通過Z軸方向可以計算脈搏波的各種特征參數,從而得到脈勢強弱等信息。
隨著工作的繼續(xù)深入,“脈象地形圖”逐漸完善,我們將會建立病理脈象的“地形圖”,從而完整的表述“象信息”,為提高臨床診斷能力奠定基礎。
[1]劉 彬.管見中醫(yī)“取象比類”思維方法[J].四川中醫(yī),2011,29(10):54-55.
[2]張海波,劉天君.具象思維的概念及其意義探討[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18(5):43-45.
[3]張 嵐.觀物取象思維方式對中醫(yī)舌診發(fā)展的影響淺論[J].中醫(yī)藥信息,2006,23(6):4.
[4]王宏利,朱 輝.中醫(yī)“取象比類”思維之象的科學內涵[J].中醫(yī)藥學刊,2006,24(4):699-700.
[5]王永炎,于志敏.象思維的路徑[J].天津中醫(yī)藥,2011,28(1):1-3.
[6]吳喜慶,陸小左.年齡生理病理性因素對弦脈脈圖影響研究[J].天津中醫(yī)藥,2012,29(3):223-225.
[7]譚穎穎,劉昭純.取象思維在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體系建構中的作用[J].現代中醫(yī)藥,2011,31(4):49.
[8]張海波,劉天君.具象思維的概念及其意義探討[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中醫(yī)臨床版),2011,18(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