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近年來哮喘發(fā)病增多,呼吸道感染常為其急性發(fā)作或加重的誘因,許多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C反應蛋白(CRP)與哮喘氣道炎癥密切相關[1]。本研究通旨在探討測定血清CRP在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的病情輕重與血清CRP水平變化的關系,為臨床評估病情提供檢測指標。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因哮喘急性發(fā)作住院治療的患者42例,男32例,女10例;平均(37.9±9.3)歲。入選標準及病情分級參照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其中輕度發(fā)作12例,中度發(fā)作9例,重度發(fā)作12例,極重度發(fā)作9例。所有對象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結締組織疾病、惡性腫瘤、慢性肝病、糖尿病、肥胖等引起血清CRP升高的疾病。測定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RP、血常規(guī)、肺功能、動脈血氣及治療前常規(guī)進行痰培養(yǎng)檢查。
1.2 檢測設備 采用膠體金雙抗體夾心法在Cobash羅氏特種蛋白儀上測定哮喘患者血清CRP(正常范圍<10.00 mg/L),試劑由挪威安迅時特有限公司(分銷商:河南正清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肺功能采用鄭州貝爾佳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代理的意大利MIR SpirolabⅡ便攜式肺功能儀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軟件包處理,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q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與CRP有關的因素作Pearson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哮喘患者急性發(fā)作病情越重,血清CRP及PaCO2越高,F(xiàn)EV1%、FEV1/FVC及PaO2越低,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WBC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各組治療后血清CRP、WBC及PaCO2均低于治療前(P<0.01),F(xiàn)EV1%、FEV1/FVC及PaO2均高于治療前(P<0.01),見表2。
表1 不同病情的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各指標的比較(±s)
表1 不同病情的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各指標的比較(±s)
?
支氣管哮喘是以多種炎癥基因表達增加或異常表達為特征,由多種炎癥細胞、氣道結構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目前普遍認為,氣道炎癥及氣道高反應性是哮喘發(fā)病的主要原因。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的刺激下主要由肝臟合成,正常健康人血清僅以微量形式存在,而在感染、炎癥、組織損傷、壞死時其水平迅速上升,常作為一種反映炎癥、組織損傷程度以及評價治療反應的敏感指標[2]。CRP為一種急性時相蛋白,正常情況下存在于血清或血漿中,含量極微,是一種炎癥生化標志物。為非特異性的急性期反應指標,在細菌感染、組織損傷、免疫反應和炎癥、煙霧粉塵等刺激下,血清或血漿中含量明顯增加。CRP升高可以提示許多炎癥事件的發(fā)生,長久以來被廣泛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及監(jiān)測[1]。本研究結果顯示,哮喘患者急性發(fā)作病情越重,血清CRP及PaCO2越高,F(xiàn)EV1%、FEV1/FVC及PaO2越低,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各組治療后血清CRP、WBC及PaCO2均低于治療前,F(xiàn)EV1%、FEV1/FVC及PaO2均高于治療前(均P<0.01),表明HsCRP水平可作為臨床上對哮喘病情輕重及控制評估的一個客觀生化物標志物??傊?,通過本次觀察結果初步表明支氣管哮喘患者HsCRP水平與肺功能密切相關,能反映哮喘患者的氣道炎癥情況,檢測其水平對哮喘控制評估有一定價值。
[1]趙云峰,屈健民,吳學玲,林 勇.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血清C-反應蛋白測定臨床意義的研究.2008,28(10):868-869.
[2]張琳,徐建國.C反應蛋白與白細胞檢測在小兒哮喘合并感染中的應用.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7):1549-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