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敏
雌激素治療絕經后婦女泌尿系統感染的臨床療效
張少敏①
目的:探討雌激素治療絕經后泌尿系統感染的臨床療效,為臨床用藥提供相應的指導。方法:收集近期在本院就診的絕經后婦女發(fā)生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14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觀察組在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小劑量的雌激素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各項檢查指標治療前后的變化。結果: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愈率為88.9%、復發(fā)率為22.5%,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H值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顯著降低(P<0.05)。結論:陰道局部應用雌激素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患者臨床療效,降低近期復發(fā)率,并且相對安全。
雌激素; 絕經; 泌尿系統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各種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長、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1]。盡管近年來抗生素發(fā)展迅速,采用抗生素治療絕經后女性泌尿道感染其臨床療效顯著,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點,治療后復發(fā)率較高,給患者自身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2]。本研究旨在探討雌激素治療絕經后泌尿系統感染的臨床療效,為臨床用藥提供相應的指導。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2月-2011年8月在本院就診的絕經后婦女發(fā)生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143例,患者年齡49~72歲,平均(61.3±9.2)歲,絕經時間2~19年,患者出現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尿路刺激征,尿頻、尿急、尿痛。泌尿系統感染的診斷標準主要依賴于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尿路刺激征,尿細菌學檢查以及白細胞、紅細胞檢查,確定其主要的病原體為細菌感染。排除真菌感染、滴蟲感染、以及其他相關的疾病。根據患者就診后選擇藥物治療的差異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絕經時間、生育情況以及發(fā)生泌尿系感染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一般資料的收集 患者入院時由專人進行一般資料的收集,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絕經時間、生育情況以及泌尿系統感染發(fā)生情況,臨床用藥、是否合并有其他內科學疾病等相關情況。
1.2.2 臨床用藥的選擇 兩組患者均進行抗感染治療,在用藥前進行尿道細菌學檢查,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恰當的抗生素治療,用藥時間為3個月;觀察組患者在進行抗感染治療的同時,在陰道局部給予雌三醇乳膏(商品名:歐維婷,批準文號:H20040820)治療,0.5 g/次,1次/周,共用3個月,用藥期間評價患者用藥情況,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 在患者用藥3個月后,評價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對患者進行隨訪,評價患者復發(fā)情況;治療前后由經驗豐富的醫(yī)生采用陰道彩色超聲檢測儀測量患者子宮內膜的厚度;采用pH試紙測陰道pH值;治療前后抽取患者靜脈血檢測血清E2水平。
1.4 評價標準 臨床治愈標準:患者出現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尿常規(guī)、尿細菌學檢查恢復正常;患者復發(fā)診斷:臨床治愈一段時間后,再次出現臨床癥狀、體征,尿常規(guī)、尿細菌學檢查出現明顯的異常。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愈率為88.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2%,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3個月時,對照組患者復發(fā)率為22.5%,顯著高于觀察組的13.9%,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6、9個月時,對照組復發(fā)率高于觀察組,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檢查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血清E2水平、陰道pH值、子宮內膜厚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E2水平、子宮內膜厚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H值顯著降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檢查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檢查指標比較(±s)
E2(pg/ml)分組pH值 子宮內膜厚度(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72) 48.9±12.3 50.8±9.4 6.6±0.7 4.5±0.3 3.7±0.8 3.9±0.7對照組(n=71) 48.6±12.0 48.3±11.4 6.5±0.9 6.4±0.8 3.8±0.7 3.8±0.8 t值 1.012 1.452 0.987 2.012 0.852 0.92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患者未發(fā)生全身顯著不良反應,7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陰道局部灼熱感及瘙癢,均經減量或停止使用雌激素后好轉;對照組患者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泌尿系感染是絕經后女性常見疾病和多發(fā)病,絕經后婦女由于性器官衰退,尤其是卵巢功能減退,導致雌激素合成和釋放顯著減少[3]。生殖道和泌尿道尿道黏膜由于缺少雌激素的刺激明顯變薄、出現干燥等特點,陰道自凈作用明顯減退,這些生理改變,極易導致泌尿生殖道發(fā)生感染,并且上行至上尿道而發(fā)生上尿道感染,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4]。盡管抗生素在細菌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中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效果,但是臨床觀察發(fā)現,單純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復發(fā)率較高,因此在反復治療的過程中導致耐藥菌出現,泌尿系感染反復出現,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雌激素的使用是根據患者自身生理特點,在陰道局部應用,具有促進尿道、陰道上皮成熟的作用,促進陰道內促乳酸桿菌的生長,降低陰道內pH值,維持陰道自凈作用,提高其抵抗力,減少細菌感染的發(fā)生[5-6]。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小劑量的雌激素治療后,其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臨床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H值顯著降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并且在陰道局部使用雌激素并不會增加患者全身不良反應,表明給予陰道小劑量雌激素治療不僅臨床效果顯著,而且是相對安全的。綜上所述,泌尿系感染是絕經女性常見的疾病,采用雌激素輔助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患者臨床療效,降低近期復發(fā)率,并且相對安全。
[1] 涂序嫣,胡莉琴,賴海麗.歐維婷配伍保婦康治療老年性陰道炎的臨床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9,39(21):4184-4185.
[2] 陳建平,楊衛(wèi)華.雌激素聯合抗生素治療老年性陰道炎[J].安徽醫(yī)學,2008,28(4):340-341.
[3] 曹寵華.小劑量雌激素輔助治療老年婦女尿路感染[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8(1):63-64.
[4] 鄭麗莉.低劑量尼爾雌醇治療絕經后婦女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天津藥學,2011,23(4):35-36.
[5] 張純.局部應用雌激素防治絕經后泌尿系感染54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9,49(5):90-91.
[6] 魏永志.替勃龍治療絕經后婦女復發(fā)泌尿生殖道感染30例[J].河北醫(yī)藥,2008,30(1):69.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30
①遼寧省丹東市婦女兒童醫(yī)院 遼寧 丹東 118000
張少敏
2012-09-19) (本文編輯: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