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霞,王成全,馮雪影,白 焱,張春芳
隨著放射診斷技術和介入治療技術的發(fā)展,造影劑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由造影劑導致的腎病—造影劑腎病 (contrast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CIN)已成為院內獲得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原因[1]。CIN的發(fā)生延長了住院時間,增加了住院期及遠期死亡率和治療費用。本研究對在我院接受心腦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療術的患者發(fā)生CIN的臨床特點、危險因素及其預后進行相關分析,以期為臨床實踐等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6—2010年在我院接受心腦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療術的患者624例,要求具有的完整臨床資料及隨訪資料 (隨訪方式為門診隨訪及電話隨訪),其中男527例,女97例,平均年齡 (60.0±10.4)歲。所有患者均按照標準方法行造影檢查,部分行介入治療術,術中使用造影劑為碘海醇(江蘇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或碘克沙醇 (上海通用電氣藥業(yè)),為低滲非離子型造影劑。所有患者術前檢測血清肌酐,術后48~72h復查血清肌酐,按照CIN診斷標準,將患者分為CIN組和非CIN組。CIN組患者糖尿病、腎功能不全及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分別為33.96%、18.87%和50.94%,而非CIN組3種疾病患病率分別為19.44%、5.95%和35.55%,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組患者造影劑用量分別為 (265.66±67.41)ml和 (243.24±42.78)ml,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而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和高血壓、UAP等疾病分布情況之間差異無顯著性 (P>0.05,見表1)。
1.2 方法 根據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CIN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根據患者住院期間及隨訪資料分析兩組患者的預后,主要研究指標為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及心血管事件。
1.3 診斷標準及定義
1.3.1 CIN的診斷標準 采用歐洲泌尿生殖放射學會推薦的標準,即注射造影劑后的3d內,血清肌酐上升幅度超過44μmol/L或者其絕對值較基礎水平上升超過25%,并除外其他原因導致的腎功能惡化即可診斷為CIN[2]。
1.3.2 心血管事件 本研究中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 (包括Q波及非Q波心肌梗死)及靶血管重建。如患者因心肌梗死而死亡或再次接受靶血管重建術,計為1次心血管事件。
1.3.3 腦血管事件 本研究中的腦血管事件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急性腦梗死、腦出血及靶血管重建,如患者因急性腦血管事件死亡或再次接受靶血管重建術,計為1次腦血管事件。
1.3.4 腎功能不全診斷標準 依據中華內科雜志編委會腎臟病專業(yè)組制定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的分型治療及療效判定》診斷標準,血清肌酐≥133μmol/L診斷為腎功能不全[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危險因素采用多變量邏輯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IN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 造影檢查后CIN發(fā)生率為8.49%(53/624),既往腎功能不全患者及糖尿病患者CIN發(fā)病率分別為22.73%(10/44)和13.95%(18/129),而腎功能正?;颊呒胺翘悄虿』颊逤IN發(fā)病率分別為7.41%(43/580)和7.07% (35/49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糖尿病合并腎功能不全與僅患糖尿病患者CIN發(fā)病率分別為50.00%(8/16)和8.85%(10/113),CIN發(fā)病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多變量邏輯回歸分析顯示CIN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為腎功能不全〔OR值 (95%CI)為3.060(1.373,6.817)〕、糖尿病 〔OR值 (95%CI)為 2.063(1.100,3.871)〕和造影劑劑量〔OR值 (95%CI)為1.009(1.003,1.015)〕,結果顯示腎功能不全是CIN發(fā)生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2.2 CIN患者預后 53例CIN患者均使用了水化療法,48例患者水化治療7~10d血清肌酐恢復至術前水平,2例患者經血液透析3~4次血清肌酐恢復至術前水平,僅1例患者需長期維持血液透析治療,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心源性死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CIN組患者較非CIN組患者術后1年心源性死亡率高 (P<0.05),而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心血管事件及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造影前的一般資料〔n(%)〕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before angiography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住院期間及術后1年陽性事件發(fā)生情況〔n(%)〕Table 2 Events of positiv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after one year
有關CIN發(fā)病率的報道很多,差別也較大,主要是由于CIN的定義不統(tǒng)一、病例數(shù)不等、研究對象基礎疾病不同、采取預防措施不同以及造影劑種類及劑量不同而引起。一般說來,以血清肌酐較基礎水平升高0.5 mg/dl或25%為標準即與本研究相同的CIN診斷標準,在非選擇性人群中CIN的發(fā)病率較低,為2%~10%,在我院接受心腦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療術的患者CIN發(fā)病率為8.49%。研究表明既往腎功能不全是CIN發(fā)生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本研究中腎功能不全患者較腎功能正常者CIN發(fā)生率高;糖尿病血管病變促進CIN的發(fā)生,合并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更易發(fā)生CIN[4]。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較非糖尿病者CIN發(fā)生率高,且糖尿病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較單獨糖尿病患者CIN發(fā)生率高,其結果與報道相一致。
目前CIN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發(fā)生CIN的機制可能有:(1)造影劑引起持續(xù)腎血管收縮導致腎缺血;(2)造影劑與腎小管Tamm-Horsfall蛋白相互作用形成管型,造成腎小管阻塞;(3)造影劑的間接毒性作用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由于造影劑的腎毒性作用,造影劑幾乎無一例外的引起腎小球濾過率一過性下降,腎臟總血流量明顯降低與CIN密切相關。但是,發(fā)生急性腎損害卻與各種危險因素有關。多數(shù)研究認為除腎功能不全外,接受造影劑前已存在糖尿病、心力衰竭、大劑量的造影劑使用、脫水及腎毒性物質都是發(fā)生CIN的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腎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劑劑量是CIN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其中腎功能不全是CIN發(fā)生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而心力衰竭、高齡等因素在本研究結果中非CIN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可能與本研究研究對象合并疾病不同及病例數(shù)較少有關。
有研究報道CIN增加敗血癥、出血、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并可增加死亡率[5],而本研究尚未發(fā)現(xiàn)CIN增加敗血癥、出血、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同時兩組患者住院期間死亡率也未發(fā)現(xiàn)顯著性差異,這可能與研究對象基礎疾病不同、研究病例數(shù)較少及隨訪時間較短等有關。
絕大多數(shù)患者血清肌酐在10d內可以完全恢復正常,只有極少數(shù)患者需要臨時或維持透析治療,本研究中48例CIN患者水化治療10d內血清肌酐恢復至術前水平,2例患者經臨時血液透析血清肌酐恢復至術前水平,1例患者需長期維持血液透析治療。CIN患者發(fā)展到需要血液透析與死亡的危險性增加相關,即使有些CIN患者未發(fā)展到透析,但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是不可避免的。Bar-tholomew等研究表明CIN患者發(fā)生心血管事件是非CIN患者的15倍;Rihal等報道CIN患者術后1年死亡率及心肌梗死發(fā)生率均比非CIN患者高,本研究中CIN患者術后1年心源性死亡率較非CIN患者高,但未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術后1年心肌梗死發(fā)生率及靶血管重建率差異具有顯著性,可能與研究CIN定義不一致、研究對象基礎疾病不同及本研究病例數(shù)較少等因素有關。
CIN的危害是巨大的,目前對于CIN尚無很好的治療手段,因此,避免CIN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意義,預防CIN發(fā)生需要盡可能避免引起CIN的多種危險因素,盡管有些危險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樣本例數(shù)較少,分析因素不全面等可能對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證實。
1 Gupta R,Birnbaum Y,Uretsky BF.The renal patient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urrent concepts and dilemmas[J].J Am Coll Cardio1,2004,44(7):1343-1353.
2 Thomsen HS.Guidelines for contrast media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Urogenital Radiology [J].AJR Am J Roentgenol,2003,181(6):1463-1471.
3 貝政平.內科疾病診斷標準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530-532.
4 Toprak O,Cirit M,Yesil M,et al.Impact of diabetic and pre-diabetic state on development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22(3):819-826.
5 Jujo K,Yamaguchi J,Obayashi K,et al.Clinical impact of nephropathy induced by contrast medium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emerg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J].J Cardiol,2006,48(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