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錯后反思提高學(xué)習(xí)效率"/>
●
(古邳中學(xué) 江蘇睢寧 221241)
●武瑞雪
(城北中學(xué) 江蘇睢寧 221200)
錯解立體幾何題后的反思
——利用錯后反思提高學(xué)習(xí)效率
●沈恒顏
(古邳中學(xué) 江蘇睢寧 221241)
●武瑞雪
(城北中學(xué) 江蘇睢寧 221200)
學(xué)生在解答立體幾何題目時,因解題不規(guī)范、空間想象能力差、“想當(dāng)然”、概念模糊、考慮不周、誤將平面幾何中的結(jié)論類比到空間等,導(dǎo)致錯誤.下面列舉幾例,引導(dǎo)學(xué)生進(jìn)行錯解后反思,以幫助學(xué)生走出解題誤區(qū),提高學(xué)習(xí)效率.
圖1
例1如圖1,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a,E,F(xiàn),G分別為棱AA1,AB,BC的中點,求二面角E-FG-A的正弦值.
錯解作AH⊥FG,交FG的延長線于點H,聯(lián)結(jié)EH.由△AHF∽△GBF,得
即
從而
反思在立體幾何中求角或距離等問題,應(yīng)做到“一作(或找)二證三求”.上述解答忽略了證明∠EHA就是二面角E-FG-A的一個平面角,應(yīng)補(bǔ)上.
在立體幾何的學(xué)習(xí)中,部分學(xué)生因空間想象能力差,在頭腦中難以形成較為準(zhǔn)確、直觀的幾何模型,從而在做題時不會畫圖,甚至畫出錯誤的圖形,導(dǎo)致解題出錯.
例2求半徑為R的球的內(nèi)接正方體的體積.
錯解畫出過球心的球的截面及相應(yīng)的正方體的截面圖(如圖2). 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為x,則
x2+x2=(2R)2,
解得
從而
圖2 圖3 圖4
圖5
例3由二面角α-l-β內(nèi)一點A作AB⊥α于點B, 作AC⊥β于點C,若∠BAC=60°,求二面角α-l-β的大小.
錯解如圖5,過點B作BD⊥l于點D,聯(lián)結(jié)DC.因為AB⊥α,AC⊥β,所以
AB⊥l,AC⊥l.
又因為AB∩AC=A,所以
l⊥平面ABC,而BD,CD?平面ABC,
從而
l⊥BD,l⊥CD,
故∠BDC為二面角α-l-β的一個平面角.由四邊形的內(nèi)角和為360°,∠ABD=∠ACD=90°且∠C=60°知∠BDC=120°,因此二面角α-l-β的大小為120°.
反思上述解法中想當(dāng)然地認(rèn)為BD?平面ABC,CD?平面ABC.事實上,應(yīng)先證明A,B,C,D共面,但證明較麻煩.而下述解法可避免證明A,B,C,D共面.
正解設(shè)平面ABC∩l=D,聯(lián)結(jié)BD,CD,則BD?平面ABC,CD?平面ABC.因為AB⊥α,AC⊥β,所以
AB⊥l,AC⊥l.
又因為AB∩AC=A,所以
l⊥平面ABC,
從而
l⊥BD,l⊥CD,
故∠BDC為二面角α-l-β的一個平面角.由四邊形的內(nèi)角和為360°,∠ABD=∠ACD=90°且∠BCA=60°知∠BDC=120°,因此二面角α-l-β的大小為120°.
一些立體幾何題往往是圍繞概念設(shè)置的,如對概念掌握不牢或理解有偏差,則往往容易出錯.
圖6
∠NEM=120°,
即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為120°.
反思上述解法忽視了異面直線所成角的范圍為(0°,90°].
∠NEM=120°.
又異面直線所成角的范圍為(0°,90°],因此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為60°.
例5已知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是邊長為2與4的矩形,則圓柱的體積是________.
錯解由題意知圓柱底面周長為4,高為2,得
反思在解決該題時,因思維不全面而漏掉了“當(dāng)圓柱底面周長為2,高為4”這種可能的情況.
圖7
例6如圖7,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F(xiàn)分別為C1D1,AB的中點,求證:四邊形A1ECF為菱形.
錯證因為正方體ABCD-A1B1C1D1,E,F(xiàn)分別為C1D1,AB的中點,所以
△A1D1E≌△A1AF≌△CBF≌△CC1E,
從而
A1E=A1F=CF=CE,
故四邊形A1ECF為菱形.
反思在空間幾何中,當(dāng)一個四邊形的4條邊相等時,此四邊形不一定是菱形.如在正四面體A-BCD中,四邊形ABCD的4條邊雖然相等,但四邊形ABCD不是菱形.上面的解法應(yīng)補(bǔ)證四邊形ABCD是平面四邊形.
證明取A1B1的中點G,聯(lián)結(jié)C1G,F(xiàn)G, 則C1E∥GA1且C1E=GA1,即四邊形C1EA1G為平行四邊形,從而
A1E∥GC1.
又因為GF∥B1B∥C1C,GF=B1B=C1C,所以
GF∥C1C,GF=C1C,
因此四邊形C1GFC為平行四邊形,即
GC1∥FC,
從而
A1E∥FC,
故四邊形A1ECF是平面四邊形.
事實上,一些命題在平面幾何中成立,但在空間幾何中不一定成立,舉例如下:
(1)2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2條直線平行;
(3)過一點作直線的垂線有且僅有1條;
(4)到一條線段2端距離相等的點的集合是線段的中垂線.
而下面的幾個結(jié)論在平面幾何和空間幾何中均成立:
(1)2條邊對應(yīng)相等的2個三角形全等;
(2)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一組對邊平行且不相等的四邊形是梯形;
(4)2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過直線外一點作直線的平行線有且僅有1條;
(6)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2條直線平行;
(7)如果一個角的2條邊分別與另一個角的2條邊平行且方向都相同或相反,則這2個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