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君 張彥龍 于海彬 徐欣
(1.牡丹江師范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2.牡丹江市第五高級中學 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學齡兒童肥胖干預方法對比分析①
馬志君1張彥龍1于海彬2徐欣1
(1.牡丹江師范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2.牡丹江市第五高級中學 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目前兒童肥胖在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都呈迅速上升趨勢,已成為全球矚目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根據(jù)WHO報告,目前全球兒童超重率接近10%,肥胖率為2%~3%;歐美發(fā)達國家兒童超重率高達20%~30%,肥胖率為5%~15%。我國兒童肥胖檢出率也正在逐年增長,兒童肥胖率已達8.1%。兒童時期是肥胖形成的關鍵時期,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形成的時期,也是預防肥胖的最好時機。因此,本研究自2011年在黑龍江省部分城市開展以幼兒園為基礎的肥胖干預活動,探索兒童肥胖群體有效干預方法。
學齡兒童 肥胖與健康 對比研究
單純性肥胖癥是指肌體攝入熱能超過消耗熱能,引起體內脂肪積蓄過多。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標準,在中國的標準BMI(體質指數(shù))>25確定為肥胖兒童,本研究選取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市各抽取條件、環(huán)境、生源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基本相似的20所幼兒園為研究對象。采用整群抽樣方法,設置對照組,幼兒園干預模式組,家庭干預模式組,家庭和幼兒園同步干預模式組四個組別。共調查學前兒童4919名,其中對照組1100名(男生501名,女生599名),確定肥胖兒童58人;幼兒園干預模式組1256名(男生731名,女生525名),確定肥胖兒童66名;家庭模式干預組1210名(男生763名,女生447名),確定肥胖兒童64名;家庭和幼兒園同步干預模式1353名(男生656名,女生679名)確定肥胖兒童71名。
本研究采用文獻法搜集、鑒別整理了國內外有關幼兒肥胖的成因、肥胖的影響因素、預防肥胖的著作30余部,并對有關學術文獻相關部分進行了重點閱讀,為本文的研究設計、分析奠定了理論基礎。
首先對對照組肥胖兒童58名、幼兒園干預組肥胖兒童66名、家庭模式干預組肥胖兒童64名、家庭和幼兒園同步干預模式組肥胖兒童71名。進行身高、體重、肺活量、BMI、腰圍、臀圍、皮脂厚度的測量,而后對以上肥胖兒童采用不同的三種模式進行為期一年干預控制研究。將不同組別的肥胖幼兒進行比較分析。采用SPSS13.0軟件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2.2.1 對照組
對照組在測試完指標后不加任何干預,按平時作息時間正常生活。
2.2.2 幼兒園干預模式組
每天在學校日常設置的體育課程之外進行干預,每次持續(xù)10~20分鐘中等以上運動量的簡單有趣的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注意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同時在園由教師負責,對學生進行膳食、肥胖與健康的教育。
2.2.3 家庭干預模式組
由家長負責對孩子進行膳食、肥胖與健康的教育。指導家長在余暇時間、雙休日、假期堅持帶孩子到室外進行鍛煉,利用社區(qū)的體育器具進行娛樂活動(1~2次/天,5~10分鐘/次),雙休日(2次/天,上下樓為1次;每次約50級樓梯)。
2.2.4 家庭和幼兒園同步干預模式組
首先,家園同步樹立正確的觀念。通過開設教師和家長講座,促使教師和家長明確單純性肥胖癥對幼兒生理和心理的危害以及早期干預的意義。同時,由園長和肥胖幼兒所在班級教師共同組成干預小組。對學生、家長進行膳食、肥胖與健康的教育?;顒觾热菝刻煸趯W校日常設置的體育課程之外進行,每次持續(xù)10~15分鐘的運動量中等以上的簡單有趣的活動;利用社區(qū)的體育器具進行娛樂活動(1~2次/天,5~10分鐘/次),雙休日(2次/天,上下樓為1次;每次約50級樓梯)。
干預前,四組肥胖兒童身高、體重、BMI、腰圍、臀圍值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前各組肥胖兒童形態(tài)方差分析表見表1。從表2方差分析檢驗可知,對照組、幼兒園干預組、家庭干預組、家幼同步干預組的肥胖兒童身高增高一致,增長幅度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體重、BMI、腰圍和臀圍四組間存在差異。其中腰圍、臀圍差異顯著(P<0.05),而體重、BMI差異非常顯著(P<0.01)。
表1 干預前各組肥胖兒童形態(tài)方差分析表(X±SD)
表2 干預后各組肥胖兒童形態(tài)方差分析表(X±SD)
表3 干預后各組之間多重比較分析表
表4 干預前后各組肥胖兒童形態(tài)體成份變化率表(X±SD)
經過1年的干預研究,為了進一步檢驗其差異程度,續(xù)作四組組間多重比較分析。從表3的統(tǒng)計結果中可知在體重分析中,家庭干預組—對照組、幼兒園干預組—家庭與幼兒園同步干預組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而家庭與幼兒園同步干預—對照組差異高度顯著(P<0.01),其他組間無顯著差異;在BMI分析中,家庭干預對對照組、家幼同步干預對對照組、幼兒園干預對家幼同步干預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其他組間無顯著差異;腰圍、體重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
3.3.1 實驗前后各組比較
由上述分析可知,干預前干預組與對照組學生的身高、體重、BMI、腰圍、臀圍的均值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經過1年的干預活動,四組學生的形態(tài)指標與實驗前均因學生的發(fā)育而升高,與肥胖評價有關的指標身高、體重、BMI、腰圍、臀圍的增幅見表4。各組實驗前、后身高增長;體重、BMI除對照組實驗前后增加外,其余各組實驗前后均下降。
3.3.2 實驗前后各組變化百分率
實驗前后各組變化率均有增減,對照組各項指標均上升,其中體重增長率最大。幼兒園干預組、家庭干預模式組、家庭和幼兒園同步干預模式組實驗前后除身高增長外,其他值均下降,體重、BMI下降8~10個百分點以上(表4)。腰圍、臀圍實驗前后,其他組除對照組均明顯下降,對照組卻稍有上升。
從本研究結果來看,幼兒園對孩子肥胖影響要低于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學前兒童肥胖與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相關。幼兒園干預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沒有家庭干預顯著。原因可能有與父母的職業(yè)與家庭的生活觀念有關。 Cawley and Liu認為父母的職業(yè)與兒童肥胖密切相關。但有爭論認為女性的職業(yè)與兒童肥胖關系不顯著。Anderson 研究表明,學齡前兒童引起肥胖的環(huán)境因素與家庭的經濟狀況、生活方式和家庭觀念密切相關,父母工作時間長沒有更多時間顧及孩子,孩子余暇時間多肥胖有密切聯(lián)系是引起肥胖兒童產生焦慮、自卑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原因,加重孩子肥胖。所以父母余暇時間多、父母知識文化高,更能了解如何對孩子有規(guī)律的運動與行為干預控制孩子過度進食、參與孩子體格鍛煉,對孩子行為上給與控制,能有更多余暇時間陪孩子一起體育運動,這和本研究家庭干預兒童肥胖結果一致。
從研究結果來看,單純幼兒園干預對學前兒童體重、BMI、腰圍有一定作用,但差異不顯著。研究認為,幼兒園肥胖群體干預覆蓋人群范圍大,不宜控制。而相反方面研究表明,幼兒園在干預實施時,不僅針對肥胖兒童,而且可以與非肥胖兒童進行了對照,便于掌握干預的效果。本次單純幼兒園干預雖然有一定效果,但不顯著。主要由于在園干預時間相對短;影響因素多,難度比較大。
家庭與幼兒園同步干預模式過程中,體重、BMI增長速度均比對照組增長速度慢,并出現(xiàn)負值增長,說明家庭與幼兒園同步干預具有明顯的效果。經過干預顯示:干預組肥胖檢出率從16.9%降至12.1%,對照組肥胖檢出率從17.4%上升為23.2%。因此在實施肥胖干預方案時應多方面共同參與,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干預對策。從個體、家庭、學校、保健機構、社區(qū)和國家等不同層面上減少兒童肥胖發(fā)生的危險因素,以降低肥胖的發(fā)病率。
(1)對學前兒童肥胖干預效果明顯的是家庭與幼兒童同步干預,次之是家庭干預,最后是幼兒園干預。
(2)家庭對兒童有規(guī)律的運動以及行為干預同兒童體重、BMI、腰圍、臀圍差異顯著,是預防和控制兒童單純性肥胖的好方法。
(3)家庭與幼兒園合作干預,同兒童體重、BMI、差異高度顯著,是控制孩子過度進食、參與孩子運動不足、對肥胖兒進行體格鍛煉、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是對肥胖兒童干預的主要方法。
[1]馬志君.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血脂的影響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2011(9):57~59
[2]沈慧安.肥胖的危害[EB/OL].http://health.sina.com.cn/w/2001-05-28.shtml,2001-05-28.
[3]Anderson,P.M,Butcher,K.F,&Levine,P.B.Maternal employment and overweight children[J].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3,22(3):477~504.
[4]馬志君.有氧運動對老年人血脂影響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4):51~52.
[5]GemaF.Childhood obesity:Time for action,notcom Ptacency.Definition are unclear,but effective inierv eniions eXist·BrMedJ,2000,320:328.
[6]熊麗萍.學齡前兒童單純肥胖癥的群體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校醫(yī),2007,21(6):728~729.
[7]張柏青,劉永鵬,王芳明,等.兒童單純性肥胖癥防治措施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1,9(6):373~376.
R7
A
2095-2813(2012)09(a)-0015-02
牡丹江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市重點課題(項目編號:2015)。
牡丹江師范學院2012年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省級項目(MSY12XCBS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