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洋(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
中國式摔跤是兩人徒手直接進行較量的體育項目,因此競爭非常激烈。伴隨著中國式摔跤的水平不段提高,實戰(zhàn)與對抗的激烈程度,運用“大拿鉤子”動作手法與步法越來越多樣化,這樣就要求運用“大拿鉤子”技術運動員要全面的學習和掌握“大拿鉤子”技術要領與合理運用方法,經過不段的強化技術動作,在中國式摔跤大拿鉤子技術在比賽中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比賽得分中占有很大的比率,本文提出大拿鉤子相關手法與輔助配合,以及如何提高運動員在實戰(zhàn)與比賽中對大拿鉤子技術成功。形成個人拿手絕招,本文通過對“大拿鉤子”技術動作基本需求對運動員力量素質、速度、柔韌、靈活等相關因素進行階段性結構分析與研究,給予進一步提高大拿鉤子動作成功率與觀賞性,加以促進中國式摔跤技術發(fā)展,使國粹發(fā)揚光大名揚世界。
本文對2010年吉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參加中國式摔跤比賽:07級、08級、09級吉林體育學院摔跤院隊十名男運動員調查與研究。
1.2.1、獻資料法:
翻閱大量的相關資料,以及比賽觀察統(tǒng)計,進行比較與分析。
1.2.2、觀察法:
通過最近幾年比賽錄象和現場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與研究,加以對本文提供了有關的設想與研究新思路做基礎。
1.2.3、數理統(tǒng)計法:
對比賽74kg、82kg、90kg公斤級技術動作及應用場次、使用次數以及成功率進行了相關分析與研究。
2.1.1、“大拿鉤子”動作形成階段
在練習“大拿鉤子”動作技術初期,運動員一般表現為技術動作不協(xié)調,有一些多余動作體現,而且動作技術不到位。為了防止技術變形,通過教練員正確講解,使運動員學會觀摩與模仿練習來掌握技術要領。
2.1.2、“大拿鉤子”在教學與訓練中應該注意那些問題
2.1.2.1、雙手前提對方的把位,使對方的重心前傾失去平衡,否怎動作將會無法進入。
2.1.2.2、大領把位要緊不然又可能對方進行反攻使自己失分。
2.1.2.3、.抓把位的時候,防止對方的手支自己,使自己動作失敗。
2.1.2.4、轉身進跨時注意不要過大,把對方拉到自己身體上,用自己大腿挑起對方變臉發(fā)力將其摔倒。
2.3.1、加強“大拿鉤子”基本功的練習
主要加強上肢、腿、柔韌與靈活性協(xié)調性練習這是對動作的最基本需要以及要求
2.3.2、訓練方法與手段
在不規(guī)定場地與場館可以不斷加強動作的熟練性,注意把位轉體變臉發(fā)力的節(jié)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練習,比較枯燥對運動員的信心意志都會有很大影響。因此,要經常變換方式,采取不同方法手段,輔助器械來練習大拿鉤子技術,以皮條或體重大小不等的人來練習,也可以采用器械和實戰(zhàn)的練習手段也會收到良好的刺激效果。
2.3.3、注重實戰(zhàn)練習
這個階段是“大拿鉤子”技術形成重要階段,實戰(zhàn)練習是“大拿鉤子”技術動作形成的必要手段,通過實戰(zhàn)訓練這個時期可以使運動員初步形成自己運用技術的特點,要想成為自己的絕招技術要經過反復的運用,在實戰(zhàn)中找感覺,在實戰(zhàn)中頻頻使用,成功率會不斷提高,自然地就形成了自己拿手技術。這是實戰(zhàn)訓練時期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但是要確確實實地成為自己的絕招技術,還要經歷比賽的錘煉,因此在比賽中很多不確定因素是實戰(zhàn)訓練時期沒有的。例如:運動員的心理因素,賽場的環(huán)境因素等,都是影響發(fā)揮運動員技術。因此強化“大拿鉤子”技術使用次數成功得分的多少,追根求援制定好“大拿鉤子”技術訓練的具體目標。
用連貫性技術創(chuàng)造有利進攻時機,連貫性技術是進攻者連續(xù)兩次以上的技術的組成。在中國式摔跤技術中,在兩種投技技術連接中,第一個技術進攻是真實有效的,給對方以真實性進攻威脅,即便對手做出迅速防守逃過第一次進攻,但因身體重心已被打一個技術打亂,這個時候往往很難躲過進攻者的下一次進攻。
例如:“大拿鉤子”與小踢配合運用,我們可用甲乙來區(qū)分,甲代表作動作者,乙代表被摔者,甲左,乙右,甲抓握乙的大領與小袖。在行進間走跤步使乙走動起來。借乙移動的過程中,這個時候可以做個踢使其對方注意力轉移這個時候就是尋找進入大拿鉤子動作機會的時候,乙被踢的腳在被踢的過程還沒有落地時候,大領與小袖把位瞬間緊過來,同時入跨用身體的側面緊緊貼近對方運用鉤子技術將其對手挑起離地,變臉藏腰將其對手摔倒得分,小踢與鉤子技術巧妙配合運用會達到一個理想摔跤輔助向結合技術。
2010年吉林省十六屆中國式摔跤比賽經過90多場比賽,本文主要以74kg、82kg、90kg公斤級技術應用場次、使用的次數、成功率數據統(tǒng)計作為分析。
選擇三個級別是因為三個級別具有顯著運用技術的代表性,特選三個級別進行研究與分析,主要結果分析如下;
從表1中看到,“大拿鉤子”鉤子技術相對成功率還是比較高,說明“大拿鉤子”容易掌握其要點,而且難度不是很大,既能進攻又能防守。有幾種技術運用的次數很多但是成功率相對就少來很多,成功率比較高的動作,像崴、踢、揣成功率是比較高但是應用的次數比較少,還有一些動作如大得合、支別、入等動作被對手反攻率比較高,這樣使摔跤者不敢用,應用的次數與成功率明顯不高,這樣就體現出基本的東西不扎實,所以要在以后的訓練中加強對基本功要求與練習。
表1:吉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中國式摔跤比賽三個級別-74kg、-82kg、-90kg公斤級技術動作統(tǒng)計表
在列表中技術統(tǒng)計得分對比可以看出在中國式摔跤大拿鉤子技術在比賽中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比賽得分中占有很大的比率,本文提出大拿鉤子相關手法與輔助配合,以及如何提高運動員在實戰(zhàn)與比賽中對大拿鉤子技術成功。大拿鉤子技術在比賽于實戰(zhàn)中有效運用不是單一的,要有一些針對其輔助技術融合更具有攻擊性,熟練掌握大拿鉤子技術動作,具有速度快、分值高、成功率高、觀賞性高,以及對“大拿鉤子”技術的培養(yǎng)對實戰(zhàn)比賽的重要性。
3.2.1、由于運動員身體條件的不同,級別不同、身體素質不同,所以在掌握技術上也有所不同,運動員對技術理解與應用也有所不同。
3.2.2、大拿鉤子技術動作在比賽中運用不是單一的,要學會輔助技術運用配合。
3.2.3、運動員要加強對力量、速度、柔韌、靈活等練習,為以后的技術動作尊定堅實基礎。
3.2.4、還需要對大拿鉤子技術相關結構、手法與輔助動作進行全方面掌握與了解,通過長期不斷訓練與學習,以及教練員指導,給予有計劃有目標培養(yǎng)。
[1]張華.自由式摔跤站立摔手法的使用及訓練[J].甘肅體育科研,2006,(1).
[2]張國忠.對柔道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的思考[J].甘肅體育科研,2006,(2).
[3]郝新艷.我國女子柔道運動員比賽中戰(zhàn)術運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廣西體育科技,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