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義
(天津商業(yè)大學寶德學院,天津 300384)
理論與方法探索
踝關節(jié)力量對青少年跳遠運動員成績的影響
劉 義
(天津商業(yè)大學寶德學院,天津 300384)
今天的跳遠技術,正向著快速的助跑、迅速而有力的起跳和較高的跳躍高度方向發(fā)展。運動員必須具備全面和良好的身體素質,熟練而準確地掌握先進技術。
踝關節(jié);跳遠;應用
跳遠技術包括助跑、起跳、騰空、落地4個部分,影響跳遠成績的因素很多,在諸多因素中,助跑速度、起跳速度、助跑與起跳的銜接直接影響著跳遠成績的好壞。這些因素與運動員的腿步力量是密不可分的。研究發(fā)現,對現階段青少年跳遠運動員的踝關節(jié)力量相對薄弱,且人們對現階段青少年跳遠運動員踝關節(jié)力量對跳遠成績影響的研究還很欠缺,為此針對青少年跳遠運動員踝關節(jié)力量對跳遠成績的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探索起對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其他教練員提高運動員成績提供依據,同時也為我國青少年跳遠訓練提供參考與借鑒。
1.1 研究對象
踝關節(jié)力量對青少年跳遠運動員成績的影響。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驗法等。
1.2.1 實驗過程在整個跳遠技術訓練中把發(fā)展踝關節(jié)的力量貫穿于整個訓練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發(fā)展踝關節(jié)力量的練習,實驗前對這8名運動員進行了3項指標(30米加速跑〈蹲距式起跑〉、50米單足跳、100米跨步跳)和跳遠成績的考核。通過對8名青少年跳遠運動員8周的實驗訓練,采用多種力量訓練方法來提高踝關節(jié)力量。8周后對這8名運動員的3項指標以及跳遠成績進行了重新考核。從各項指標提高的成績中,能反映出運動員踝關節(jié)力量的變化,從而說明踝關節(jié)的力量對跳遠成績的影響。
1.2.2 實驗內容踝關節(jié)力量訓練應主要以發(fā)展小腿三頭肌和小腿前側肌群的力量為主,超等長的向心-離心收縮訓練效果最好。因此,采用多種訓練手段,發(fā)展踝關節(jié)力量。在準備活動跑時特別安排針對踝關節(jié)力量的練習,如單足跳、鴨步走、杠鈴提踵。在專項力量訓練時在負重半蹲跳時,通過杠鈴中等重量、采用高頻率、高強度來提高踝關節(jié)肌肉群的爆發(fā)力與韌帶的韌性。采用杠鈴半蹲跳與30米加速跑,負重提踵與30米單足跳、50米跨步跳相結合,充分刺激踝關節(jié)肌肉群,提高專項力量,使其更適應跳遠技術要求。
2.1 實驗前后各項成績(表1、表2)
2.2 實驗前后各項平均成績
通過表3、表4可知,30米加速跑,男子平均成績提高了0.082秒,女子平均成績提高了0.047秒,這項指標的提高大大提高了運動員助跑的水平速度;50米單足跳,男子平均成績提高了0.616秒,女子平均成績提高了0.576秒,這項指標的提高大大提高了運動員起跳的垂直速度;100米跨步跳,男子平均成績提高了0.054秒提高1.4步,女子平均成績提高了0.52秒提高1步,這項指標的提高大大提高了運動員助跑銜接起跳的轉換速度。經過8周有計劃的加強踝關節(jié)力量的訓練,最終男子跳遠成績平均提高0.21米,女子跳遠成績平均提高0.21米。結果表明,)
表1 實驗前各項成績
表2 實驗后各項成績
男子徐來洪張志桐張志立李 超楊連升4.28 4.31 4.26 4.31 4.30 8.74 8.80 8.68 9.09 9.26 15.10/31 15.06/32 14.89/32 15.12/32 15.09/32 6.49 6.45 6.29 6.21 6.29
女子吳曉麗李 靜張 君4.52 4.49 4.46 11.02 10.49 10.34 17.22/45 16.87/47 17.10/45 5.06 5.12 5.18關節(jié)力量的提高對跳遠成績影響顯著。
表3 實驗前后男子各項平均成績
表4 實驗前后女子各項平均成績
3.1 踝關節(jié)的生理解剖及力學特點
踝關節(jié)是人體的一個末端關節(jié),其結構是由展骨、排骨的下端和距骨組成,踝關節(jié)囊前后薄而松馳,兩側較緊且有韌帶加固,外踝長,內踝短,外踝韌帶較薄弱,屬于滑車關節(jié)。由于踝關節(jié)的距骨滑車前寬后窄,內踝高于外踝,具有一定的側向運動,關節(jié)穩(wěn)定性能較低,稍加外力就會引起踝關節(jié)周圍韌帶損傷。從生物力學方面來看,踩關節(jié)是一個末端關節(jié),特別是在跑跳蹬伸階段,踝關節(jié)起主要作用,在推動身體向前運動的力的分析上,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大腿肌肉的力量是推動人體向前跑動的主要動力,但人們卻往往忽視了另外一個更重要的部分——踝關節(jié)力量的作用。踝關節(jié)是人體的一個末端關節(jié),在跑動中人體只有踝關節(jié)與地面相接觸、相互作用,無論人體的力量有多大,要想把它轉化為向前跑動的動力,都需要踝關節(jié)與地面的最后作用。就下肢而言,有人測出60% 的力量是由踝關節(jié)產生的。踝關節(jié)不論是緩沖退讓,還是蹬伸發(fā)力都具有大幅度運動的特點,踝關節(jié)韌帶損傷在運動損傷中占首位。
3.2 踝關節(jié)在跳遠技術中的作用
跳遠是田徑項目中技術較為復雜的一個跑跳結合項目,它不僅需要學生具備正確的跑的技術和快速的助跑能力,同時還需要在高速運動狀態(tài)下具備準確踏板和爆發(fā)性起跳的能力,希望教練員重視運動員各部位力量的平衡發(fā)展,加強青少年跳遠運動員踝關節(jié)力量的訓練,隨著專項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使踝關節(jié)能承受更大負荷的訓練,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運動成績。跑技術的關鍵是蹬與擺相結合,跳遠運動中的助跑速度和技術要求都是比較高的,既要跑得快,又要技術正確,步幅、節(jié)奏穩(wěn)定清楚。踝關節(jié)的力量大小、落地方向、位置等都對跑速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助跑中要求踝關節(jié)腳尖向前,方向正,用前腳掌落地支撐,同時迅速緩沖,并積極“扒地”蹬伸。
原地模仿放腳上板,要求腳尖向正前方,用全腳掌落地迅速滾動至前腳掌蹬伸;上一步放腳起跳模仿,要求在放腳正確的同時,加強擺腿、擺臂及提肩、拔腰的協調配合;行進間走動中連續(xù)做起跳模仿,要求放腳起跳動作正確自如,逐步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正確的起跳應腳尖向前全腳掌(腳踵先觸地)迅速滾動到前腳掌,這樣既能緩解起跳的沖擊力和減少制動力,同時還能增加踝關節(jié)的工作距離,增強起跳的主動性,有利于起跳腿的緩沖蹬伸。
4.1 結 論
在訓練中有針對性地加強踝關節(jié)的力量訓練,踝關節(jié)力量的提高有助于青少年跳遠運動員的成績的提高。
4.2 建 議
跳遠是田徑項目中技術較為復雜的一個跑跳結合項目,它不僅需要學生具備正確的跑的技術和快速的助跑能力,同時還需要在高速運動狀態(tài)下準確踏板和爆發(fā)性起跳的能力,希望教練員重視運動員各部位力量的平衡發(fā)展,加強青少年跳遠運動員踝關節(jié)力量的訓練,隨著專項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使踝關節(jié)能承受更大負荷的訓練,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運動成績。
[ 1 ] 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489-520.
[ 2 ] 劉劍榮.有關踝關節(jié)的理論和訓練[ J ].田徑,1997(3):22-24.
[ 3 ] 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52-261.
[ 4 ] 李鴻江.跳遠[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61-66.
[ 5 ] 傅光磊.起跳是跳遠技術的關鍵[ J ].田徑,2001(2):30-31.
G823
A
1674-151X(2012)01-02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1.011
投稿日期:2011-10-11
劉義(1983 ~),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