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娥 屈 波 余黎君 辛海南
解放軍總醫(yī)院骨科一病區(qū),北京 10085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交通工具的不斷改進,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事故中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人數也隨之增多[1]。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是一種嚴重的創(chuàng)傷,主要表現為患者受損平面以下感覺和運動功能完全喪,排便功能發(fā)生障礙等[2]。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的循環(huán)系統也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異常改變,例如血壓下降和心率變緩等[3]。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病癥,盡早恢復[4]。為了探討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循環(huán)系統的異常變化,提出和制訂有效的護理對策,本院選取102例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配合治療,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現報道如下:
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102例,年齡為21~58歲,平均(40.6±18.5)歲;男 68 例,女 34 例;車禍患者 65 例,高空墜落患者31例,高空重物砸傷患者6例。傷后入院時見為1 h~2 d。排除急性失血、顱腦損傷、心臟病、肝腎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將所有患者順序編號,隨機分為兩組,奇數組列為對照組(51例),偶數組列為觀察組(51例)。兩組患者間一般情況(性別、年齡、平均年齡、婚姻狀況、職業(yè)、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和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采用心電監(jiān)護儀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blood pressure,B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記錄患者的詳細病癥和信息,監(jiān)測患者入院后的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和體溫變化,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藥物使用指導和基本的臨床護理知識培訓。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心理護理。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不僅受損部位嚴重疼痛,四肢癱瘓,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心理上還受到了巨大沖擊,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甚至出現了輕生的想法。醫(yī)護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思想溝通,多與其交談,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安慰其心理狀態(tài),鼓勵其生存的信心,盡量消除其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過于恐懼和緊張的患者,需要使用鎮(zhèn)靜劑等藥物控制。②飲食指導。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的循環(huán)功能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后,其消化系統也會受一定的影響,醫(yī)護人員要指導患者在損傷早期要多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盡量避免腹脹的發(fā)生,適當增加鈉鹽的補充。③排便護理。由于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醫(yī)護人員要對其進行必要的皮膚護理,防止壓瘡等常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指導患者家屬在其每次大便后為其進行及時的皮膚清潔。④臨床指標監(jiān)測。醫(yī)護人員要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和心率的變化,每天為患者設定最低報警閾值,每小時記錄監(jiān)測結果一次。醫(yī)護人員還要仔細監(jiān)測患者的意識和心電圖變化,注意其尿量的變化,多關注患者的SpO2或氧分壓的變化,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協助其排痰等。醫(y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體溫變化,采取適當的降溫措施,防止其由于排汗功能障礙或肺部感染而產生的高熱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⑤功能性恢復鍛煉。治療一段時間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顯患者,醫(yī)護人員要指導其進行必要的功能性恢復鍛煉。所有入院患者經醫(yī)護人員果斷、快速、有效的處理,治療過程中無一死亡。
所有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血壓和心率異常情況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血壓和心率異常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和心率異常情況比較[n(%)]
兩組患者創(chuàng)傷平面與血壓和心率下降情況比較結果顯示,頸4以下患者血壓和心率明顯高于頸4以上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創(chuàng)傷平面與血壓和心率下降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創(chuàng)傷平面與血壓和心率下降情況比較(±s)
項目 例數 BP(mm Hg) HR(次/min)頸4以上頸4以下χ2值P值51 51 83.19±9.72 88.34±7.51 4.058 0.042 53.86±6.90 59.17±4.83 5.835 0.031
兩組患者心電圖情況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時限延長、QRS波時限延長、Q-T間期時限延長人數明顯少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ECG異常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電圖情況比較[n(%)]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和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fā)癥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和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n(%)]
由于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的植物神經發(fā)生率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常導致患者的血壓快速下降,心率變慢,心電圖異常等循環(huán)系統的改變[5]。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極易造成患者的脊髓組織出現出血、水腫、壞死、變性等癥狀的發(fā)生,使得機體損傷平面以下脊髓功能發(fā)生嚴重障礙,心臟交感神經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受損,嚴重時會發(fā)生心肌缺血和低鈉血癥[6-8]?;颊叱0橛行膭舆^緩和心電圖異常的發(fā)生,主要體現在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時限延長、QRS波時限延長、Q-T間期時限延長[9]。血壓降低后,會使得患者組織得不到有效的血液灌注,一旦血液灌注大幅下降,將會加重患者神經功能的損害。
本研究也表明,觀察組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時限延長、QRS波時限延長、Q-T間期時限延長較為嚴重,ECG異常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血壓和心率異常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并發(fā)癥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由于患者受到疼痛的煎熬,肢體面臨癱瘓的尷尬局面,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很大創(chuàng)傷,對生活極度失望,對治療也會失去信心,此時需要醫(yī)護人員采用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幫助患者度過難關。有效的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打開心扉,積極配合治療而主動克服各種困難。由醫(yī)護人員要指導患者的飲食,可以幫助其早日建立健康飲食,加快身體恢復速度。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消化功能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10-12]。血壓和心率是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的兩個重要指標,可以準確反映患者的病癥程度,指導醫(yī)護人員制訂有針對性的護理治療方法。如果護理不當,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會發(fā)生一系列并發(fā)癥,由于其臥床不動,體內的大量熱不能盡快散播,會使其體溫持續(xù)走高,醫(yī)護人員需要采用冷敷的辦法來降低患者體溫,防止感染的發(fā)生。在給予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藥物治療的同時,一定要給予必要的、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病情緊急且嚴重,變化快,極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癱瘓和循環(huán)系統異常等問題出現,嚴重時還會伴有呼吸衰竭等癥狀。在急救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及時供氧,時刻檢測患者的各項指標,頸托固定后方可搬運患者,盡量避免對患者造成再次傷害。
綜上所述,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循環(huán)系統有明顯的異常變化,損傷平面越高,循環(huán)系統功能越不穩(wěn)定。采用綜合護理配合治療,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Legramarte JA,Rainondi G,Massaro M,et al.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d back mechanisms in the neural regulation of carliovascular function in healthy and spinal cord injuried humans[J].Circulation,2001,130(5):1250-1255.
[2]Furlan JC,Fehlings MG.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fte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pahophysiology,diagnosis,and management[J].Neurosurg Focus,2008,25(5):13-28.
[3]張玉梅,楊長英,羅春梅,等.頸髓損傷后循環(huán)系統動態(tài)變化的護理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6):1-3.
[4]丁俊琴,井永敏,李秀婷,等.急性完全性頸髓損傷患者循環(huán)系統異常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3):279-280.
[5]Claydon VE,Krassioukov AV.Clinical correlates of frequency analyses of cardiovascular control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8,294(2):668-678.
[6]丁俊琴,竇劍,趙莉,等.急性頸髓損傷患者繼發(fā)低鈉血癥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29-30.
[7]陳亮,權正學.頸髓損傷后的低鈉血癥[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4,20(3):187.
[8]趙安國.創(chuàng)傷性完全頸脊髓損傷患者水電解質變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11):25-26.
[9]Mayorov DN,Adams MA,Krassioukov AV.Telemetric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conscious rats before and after compression injury of spinal cord[J].J Neurotrauma,2001,18(7):727-736.
[10]祁紹艷,楊妍.急性頸髓損傷對心血管系統影響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11(3):35-37.
[11]胡夢華,呂玉芳,孔福仙.頸髓損傷患者消化功能紊亂的預防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5):794-795.
[12]鄧福鵬.綜合康復治療48例頸髓損傷患者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2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