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也可通過丟棄基因進化 新假說可能修改進化論
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生物通過增加基因而不是丟棄基因向前進化。然而,美國田納西大學科學家提出,某些物種通過丟棄基因并依靠其他物種而得以生存,此假說可能修改進化論。
根據新的假說,有些微生物在與其他微生物共存的環(huán)境中,會出現導致自己失去基本功能的進化。這與人們普遍認同的生物通過添加基因而進化的進化論背道而馳。田納西大學微生物教授埃里克·茲恩澤表示,有關進化的通常假設是生物會變得更加復雜,但是從微生物基因組的分析中認識到,某些微生物的進化趨勢是復雜性減少,同其祖輩相比,基因出現凈損失現象。茲恩澤和他的博士生杰弗里·莫瑞斯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理查德·樂恩斯基對光合細菌——原綠球菌進行研究后產生了這一新的理論。茲恩澤介紹說,原綠球菌這種海洋微生物是最常見的光合細菌,但讓他們感到疑惑的是,它在純培養(yǎng)環(huán)境中十分難以生長,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對雙氧水這類活性氧十分敏感,同時依賴于其他細菌分解這些有毒物質來保護它。原綠球菌曾具有分解有毒物質的能力,但這讓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于是丟棄了這種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從周圍其他微生物的艱辛工作(分解有毒物質)中獲益。新假說為人們了解復雜的、相互依賴的微生物群提供了新途徑。
(文/毛黎)
book=10,ebook=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