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健,董興剛,俞志滿,李曉明,過 源
(上海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老年科,上海,200011)
老年性單純收縮期高血壓(EISH)占老年高血壓總數(shù)的53.2%[1]。ISH是指以收縮壓增高、脈壓增大為特點的一類高血壓,其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 <90 mmHg,脈壓 >50 mmHg。文獻報道[2-5]ISH的心腦血管風險更大。在日常的臨床醫(yī)療工作中,作者發(fā)現(xiàn)高血壓患者常伴有心臟、腦、頸部等血管等動脈粥樣硬化(AS),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易患因素,動脈粥樣硬化的特征為血管內(nèi)膜中層(IMT)增厚、伴有粥樣斑塊形成等表現(xiàn)。作者通過本研究擬探討 ISH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
本組患者均為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住院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共有90例,男54例,女36例。病程5~29年。分為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組(EISH組,收縮壓≥140 mmHg和舒張壓<90 mmHg)和非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組(NEISH組,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兩組,EISH組,年齡平均 67.2±5.9歲,男 30例,女15例;NEISH 組,年齡平均71.8±8.1歲 ,男 24例 ,女 21例 。
考慮患者臨床實際情況,入組高血壓患者不停藥,采用計量標準的水銀柱血壓計,均為右上臂坐位血壓,收縮壓,舒張壓讀數(shù)分別取 korotkoff第 I音、第 V音為準。測血壓前休息15min,連續(xù)測2次,計算2次的平均值算作患者的血壓值。所有患者測量的收縮壓(SBP)及舒張壓(DBP)的最高值作為SBP及DBP的值來反映血壓的水平,并記錄血壓的平均值。
運用德國SIEMENSACUSONXl50數(shù)字化彩色超聲診斷系統(tǒng),高頻探頭,頻率 5.0~9.0 MHz。檢測患者頸動脈IMT。檢查方法:患者取平臥位,從頸動脈起始處開始,沿血管走向做縱切掃查,依次檢測雙頸總動脈、雙頸動脈分叉處、雙頸內(nèi)動脈顱外段及頸外動脈。測量從管壁的內(nèi)膜表面經(jīng)中層到中層與外膜相移行處的距離,該距離稱IMT。取兩側IMT的平均值為IMT值。
判斷異常標準:①IMT以局部>1.0 mm診斷為內(nèi)膜中層增厚、頸動脈粥樣硬化;②IMT≥1.5 mm判定為斑塊形成。
運用美國雅培C-8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患者入院后夜間禁食12 h,次日早晨抽取空腹靜脈血,常規(guī)檢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使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包,檢測結果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兩組高血壓患者血脂、血糖等指標的比較,EISH組和NEISH組高血壓患者年齡、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的差異比較無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2組高血壓患者血脂、血糖等指標的比較
2組高血壓患者血壓、頸動脈超聲的結果比較,EISH組和NEISH組兩組高血壓患者收縮壓的差異比較無顯著性(P>0.05),IESH組和NEISH組兩組高血壓患者的舒張壓、脈壓、內(nèi)膜正常、內(nèi)膜增厚、粥樣斑塊等指標的差異比較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2組高血壓患者血壓、頸動脈超聲等指標的結果比較
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重要病理改變之一為動脈粥樣硬化[7-8]。據(jù)統(tǒng)計,中國EISH的患病率為21.5%,占老年高血壓總數(shù)的53.1%。
高血壓最終導致心臟、腦、腎臟、肢體動脈等生命重要器官的損害,并進而致殘、致死,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而EISH是較舒張壓升高重要的心、腦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的危險因素[9-10]。加強對EISH的防治研究則可減少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發(fā)病和死亡,并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zhì)量[7]。文獻結果提示加強EISH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超聲檢測頸動脈是近年來無創(chuàng)性診斷和評估血管病變的有效方法[11-13],頸總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和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管壁結構變化的結果,病理學已證明動脈粥樣硬化病灶在血管分叉處的外側壁及彎曲處的內(nèi)側壁和頸動脈竇部,這些部位的改變受血管角度的影響形成湍流等非層流狀態(tài),從而易使內(nèi)膜受損,有利于脂質(zhì)沉積和血小板聚集,形成粥樣病變。
本研究結果顯示:EISH組和NEISH組兩組高血壓患者年齡、血脂、血糖、收縮壓等指標的差異比較無顯著性(P>0.05),結果提示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結果,IESH組和NEISH組兩組高血壓患者的舒張壓、脈壓、內(nèi)膜正常、內(nèi)膜增厚、粥樣斑塊等指標的差異比較有顯著性(P<0.05),提示EISH患者病變更加嚴重。
許多的研究說明[5-10],EISH患者大多存在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退、動脈彈性差的病理改變。這一改變使得患者1天24h中的血壓變異增大。EISH老年患者中,左室肥厚和頸動脈粥樣硬化較舒張期高血壓病患者更為常見,并且與脈壓增高獨立性相關。
與血壓正常和舒張期高血壓患者群相比[4-5],ISH患者的左室更為肥厚,并且這種心肌肥厚與脈壓獨立性相關,而與收縮壓或平均動脈壓無關[11-15]。
與血壓正常或舒張期高血壓患者群相比[4-5],EISH患者血管硬度更大。EISH患者的血管硬度與脈壓獨立相關,與收縮壓無關。
文獻報告[4-5]發(fā)現(xiàn)收縮壓是發(fā)生癥狀性頸動脈粥樣斑塊的獨立預測因子。收縮壓和脈壓同為影響頸動脈壁結構改變的重要因素。文獻的結果與我們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6-18]。本研究結果顯示:EISH患者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增厚及粥樣斑塊的發(fā)生率與NEISH患者相比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EISH患者病變更加嚴重[19-20]。
[1] 許 丹,田海軍,隗 瑋.普伐他汀對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ISH)患者血壓及左室肥厚(LVH)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09(4):16.
[2] 黃 榕,鄧烈華,周亞麗,等,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脈搏波傳導速度(PWV)的變化對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6):501.
[3] 潘永瑜,楊 玲.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與靶器官損害的關系[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11,21(3):416.
[4] 楊紹臣.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臨床特點分析及防治[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1):63.
[5] 何 杰.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1,32(4):558.
[6] 雷建國,鄒文淑,王劍峰,等.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及其優(yōu)化治療[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1,8(1):136.
[7] 韓 蕊.彩超對頸動脈粥樣硬化與缺血性腦血管疾病關系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36.
[8] 周 雋,于 寵,王 瑋,等.血壓晝夜節(jié)律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24.
[9] 唐 珍,陳建業(yè),張秀云,等.高血壓合并顱外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的水平變化[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2,5(2):115.
[10] 李蘭晴,鐘維章.頸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影像學診斷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2,5(1):84.
[11] 成愛琴,楊益春,鄒 健,等.彩超評價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價值[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4):39.
[12] 李 楠,鄭關毅,李光穩(wěn),等.頸動脈粥樣硬化與高血壓病關系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7):909.
[13] 張玉秀,張琍萍,楊成規(guī),等.高頻超聲評價高血壓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17):78.
[14] 趙華頭,史云桃,王 用.卡維地洛聯(lián)合螺內(nèi)酯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23):56.
[15] 周 萍.應用臨床路徑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22):49.
[16] 劉 溯,楊宇紅.老年高血壓頸動脈斑塊的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21):85.
[17] 季 輝.瑞舒法他汀對高血壓并發(fā)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21):53.
[18] 陳現(xiàn)紅,鄧偉民,鄒 立,等.血型與高血壓腦出血關系分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11).2521.
[19] 林澤鵬,張志偉,張榮奎,等.瑞舒伐他汀對輕度膽固醇升高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左心功能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3):588.
[20] 向 紅,黃 榕,周亞麗.高血壓與糖尿病對動脈彈性指數(shù)及循環(huán)內(nèi)皮微顆粒影響的對比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10):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