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強
(福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貴州 福泉 550500)
本院心血管重癥監(jiān)護室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16例,并進行了抗凝、調(diào)脂、β受體阻滯劑、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nèi)成形術(shù)(PTCA)等綜合性治療。在患者出院后對全部病例進行了隨訪。
1.1 研究對象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AMI收入本院監(jiān)護室住院治療的21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63例,女性53例;年齡40~89歲,平均年齡58.7歲。選擇條件為能通過查閱病歷、家訪、電話詢問、信件詢問接受隨訪者。
1.2 檢查資料 入院患者全部進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心肌酶學(xué)、肌鈣蛋白、血脂分析、凝血功能、血常規(guī)、血糖分析、心電圖、心臟超聲、血氣分析等方面的檢查。
1.3 治療措施 對患者采用綜合性治療,主要包括抗凝、調(diào)脂、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擴血管劑、利尿劑、改善心肌代謝等治療。
1.4 隨訪方案 患者出院后,以復(fù)診、家訪、電話、信件等不同方式定期隨訪,最長者為1年,時間最短者為4個月,隨訪率達到100%。分為死亡和存活兩組分析影響預(yù)后的主要因素。
2.1 入院時間 216例患者中有186例在發(fā)病24 h以內(nèi)入院,另有30例在發(fā)病24 h以后入院。
2.2 檢查資料 病史資料:216例患者中60歲以上者142例;有吸煙史146例,有糖尿病史67例,高血脂者126例,158例有高血壓冠心病,68例合并肺部疾病。梗死部位:患者梗死部位主要以前壁、前間壁以及下壁+后壁梗死為主,分別有66、47和45例;其余梗死部位包括高側(cè)壁梗死5例、右室梗死4例、下壁梗死6例、前壁+后壁梗死6例、前壁+下壁梗死5例、前壁+高側(cè)壁梗死3例,前壁+右室梗死7例,前間壁+右室梗死7例,前間壁+下壁梗死9例,前壁+下壁+右室梗死3例、前壁+下壁+右室梗死3例。1個部位梗死者173例;2個部位梗死者37例,3個部位梗死者6例。患者并發(fā)癥:216例患者中無并發(fā)癥87例,單純心力衰竭51例、單純休克24例、單純心律失常17例,心力衰竭+休克15例,休克+心律失常11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11例。
2.3 生存組和死亡組臨床資料分析 80~90歲組25例,死亡5例,死亡率20.0%;70~79歲組67例,死亡2例,死亡率3.0%;60~69歲組50例,死亡1例,死亡率2.0%;50~59歲組48例,死亡1例,死亡率2.1%;40~49歲組26例,死亡0例,死亡率0.0%。入院時間、并發(fā)癥、梗死部位和性別與預(yù)后的關(guān)系見表1?;颊叩念A(yù)后與年齡、入院時間、梗死部位、并發(fā)癥有關(guān)(P<0.05),與性別無關(guān)。
表1 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分析〔n(%)〕
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大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AMI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且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梗死部位越多預(yù)后越差,與文獻報道一致〔1〕。提示在臨床工作中對AMI患者應(yīng)控制心衰,及時防止并發(fā)癥,對患者預(yù)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另外,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入院時間對于預(yù)后也有重要意義。目前治療AMI主要采用綜合治療(如介入、受體阻滯劑),而這些治療手段的效果與梗死發(fā)生的時間密切相關(guān),治療時間越早,效果越好,預(yù)后也越好。年齡是影響預(yù)后的危險因素,隨著患者的年齡增大,各器官功能減退,在發(fā)病的急性期代償力顯著下降,使病死率增加,因此對于高年齡的人群,尤其是60歲以上者,應(yīng)注意定期檢查〔2,3〕。
本研究顯示,AMI預(yù)后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年齡、入院時間、梗死部位數(shù)量以及并發(fā)癥。所以,對AMI的危險因素進行及時干預(yù),能夠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降低病死率。
1 韓春英,徐金蘭,張承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隨訪及影響預(yù)后因素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5;20(6):375-8.
2 Boden WE,Eagle K,Granger CB.Reperfusion strategies in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ptions〔J〕.J Am Coll Cardiol,2007;50:917-29.
3 Sakai K,Nakagawa Y,Soga Y,et al.Comparison of 30 day outcomes in patients<75 years of age versus>75 years of age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primary coronary angioplasty〔J〕.Am J Cardiol,2006;98:1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