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猛 張桂紅 朱海燕
(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北京 102600)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常伴有腦鈉肽(BNP)、心肌蛋白T、I(cTnT、cTnI)及血尿酸水平升高。目前研究認為高尿酸血癥、BNP水平與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相關性,是心衰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預測因子。但是目前尚無根據(jù)BNP、cTnT、cTnI及血尿酸水平給急性心肌梗死危險分層,并評價其與急性心梗引起心力衰竭的相關性。本文通過BNP、cTnT、cTnI及血尿酸水平來對急性心肌梗死危險分層,同時檢測因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再住院病人的血清標志物水平,評價其應用價值。
1.1 材料
1.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連續(xù)由急診科以“胸痛待查”收入心內科并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的152例患者,男80例,女72例,年齡55~80〔平均(68.5±10.8)〕歲。隨機分為兩組,根據(jù)血清標志物分為低危組(69例)及高危組(83例)。兩組患者年齡、癥狀發(fā)作到入院時間、既往病史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隨訪2年。
1.1.2 入選標準 患者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悶癥狀,從最近癥狀發(fā)作到入院時間不超過6 h,入院10 min內行12導聯(lián)心電圖檢查、血清標志物檢測,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
1.1.3 排除標準 合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周圍血管病、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急慢性感染、血液病、免疫性疾病。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入院即刻抽取靜脈血6 ml,分別測定BNP、cTnT、cTnI及血尿酸水平,1 h內分離血清并完成測定。
1.2.2 測定方法及分層標準 cTnT、cTnI試劑盒均由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陽性標準:cTnI>0.08 ng/ml,cTnT>0.10 ng/ml。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血清尿酸男≥420μmol/L,女≥360μmol/L。NT-proBNP根據(jù)年齡界定,年齡>75歲者NT-proBNP>450 pg/ml為陽性結果;年齡<75歲者,NT-proBNP>125 pg/ml為陽性結果。高危組:cTnI>1.20 ng/ml,cTnT >1.10 ng/ml,血清尿酸水平男≥520 μmol/L,女≥460μmol/L,NT-proBNP>900 pg/ml。低危組:大于陽性標準但是小于高危組下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所測部分數(shù)據(jù)以x±s表示,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t檢驗。
隨訪2年,以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的患者低危組12例,高危組43例。其中,高?;颊叩腂NP、cTnT、cTnI、血尿酸水平及左室舒張末徑均顯著高于低危組(P<0.05),高?;颊叩纳溲謹?shù)(EF)顯著低于低危組(P<0.05);同時,高?;颊叩脑僮≡郝拭黠@高于低危組。見表2。
表1 兩組基本信息比較(x±s)
表2 再入院心衰病人相關指標的比較(x±s)
有研究發(fā)現(xiàn),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以增加充血性心衰發(fā)生的危險〔1〕,同時,Anker等〔2〕對 112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研究發(fā)現(xiàn),血尿酸水平升高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獨立危險因素。BNP是一種重要的生化指標,能夠預測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趙智宇等〔3〕的研究顯示:血漿BNP與心力衰竭的程度、左室舒張末徑呈現(xiàn)正相關,與EF呈現(xiàn)負相關。
尿酸是體內嘌呤核苷酸的代謝產物黃嘌呤在黃嘌呤氧化酶作用下產生的。機體缺氧、損傷等都可使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升高,飲食因素如嘌呤類物質攝入過多、長期服用利尿劑以及一些疾病如腎功能不全或其他代謝性疾病也可增加其生成。高尿酸血癥時,尿酸沉積于血管內膜,引起血管內膜損傷及炎癥,加重動脈硬化的進程。有研究顯示,冠狀動脈病變支數(shù)與血尿酸水平呈正相關,高尿酸血癥也可能促進血栓形成,使心肌梗死范圍擴大或再發(fā)生心肌梗死而影響預后〔4〕。BNP主要由心室分泌,室壁張力增加時分泌增多,可發(fā)揮排鈉、利尿、擴管等作用,拮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和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AMI后,心臟利鈉肽系統(tǒng)被激活,血漿BNP濃度急劇升高〔5〕。在AMI患者中測定血漿中BNP濃度,對預測AMI患者的長期預后有一定的意義。
本文結果顯示,可以通過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尿酸及BNP進行監(jiān)測,來對患者的預后進行預測;同時通過積極的干預來預防心功能不全的發(fā)生,減少心力衰竭的住院率。
1 Schretlen DJ,Inscore AB,Jinnah HA,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J〕.Neuropsychology,2007;21(1):136-40.
2 Anker SD,Doehner W,Rauchhaus M,et al.Uric acid and surviva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metabolic functional and hemodynamic staging〔J〕.Circulation,2003;107(15):1991-7.
3 趙智宇,高 靜.血漿腦利鈉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診治價值〔J〕.吉林醫(yī)學,2008;29(23):2221-2.
4 葉健烽,陳展中,衛(wèi)展揚.血尿酸對急性心肌梗死預后的影響-附206例報告〔J〕.新醫(yī)學,2002;33(9):536-7.
5 Maewal P,Lemos JA.Natriuretic peptide hormone measurement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Heart Fail Rev,2003;8(4):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