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范 升
(濰坊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房屋建筑學》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民用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兩部分。其主要任務是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構造原理,進行建筑施工圖的設計。所以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程內容是對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其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土木工程專業(yè)同學普遍對課程重要性認識不足,側重于結構等課程的學習,對房屋建筑學重視不夠,學習積極性不高。
該課程的內容大多數(shù)為國家的規(guī)范、標準的解釋,教材中的作業(yè)、插圖較陳舊,無法跟實際工程相銜接。建筑構造部分敘述性強枯燥無味且內容繁多,該課程涵蓋了民用建筑設計和工業(yè)建筑設計兩大部分內容,但教學計劃安排的課時量較少(48學時左右),由于該課程是學生較早學習的專業(yè)課程,對大部分建筑及建筑構配件等概念無具體的認識,再加上大部分上課都是課堂理論教學,學習效果甚微,造成學生掌握不牢固。
作業(yè)內容內容片面,大多偏重于對理論知識的記憶,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實踐能力的考察。這種單一的形式雖然操作簡單,便于檢查,但有其自身無法克服的缺點,即知識覆蓋面窄,限制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一直以來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都是采用同一個設計選題,造成學生懶于思考,對課程設計不負責任,甚至互相抄襲,無法達到預期的設計要求和目地。
教材中建筑設計、構造原理及節(jié)點詳圖等內容是通過文字敘述和平面圖紙表述的,對學生來說,空間想象力差,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在教學中從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入手,引導學生觀察本校教學樓、圖書館、宿舍樓等建筑物的體型組合、立面設計、構造作法等,在不能現(xiàn)場講課的情況下,教師利用圖片、照片、圖紙等將建筑構造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立體概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我們精選了各類典型工程實例來強化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對建筑的認識能力和鑒賞能力,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的教學資源和信息資源,在課堂上集體交流,圖書館、校園網(wǎng)、建筑工地等作為學生的第二課堂,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補充。
項目法教學是以一個或幾個建筑工程項目為依托,將一門課中的某個或全部核心內容串聯(lián)在該項目中,理論直接用于實踐。為此在授課時特別選用了具有代表性的混合結構住宅樓和框架結構教學樓這兩個工程項目把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每一章節(jié)的作業(yè)都圍繞這兩個工程項目展開,特別注重學生繪圖的作業(yè),比如方案設計,墻身大樣、樓梯平剖面、樓板布置、屋面排水、變形縫構造節(jié)點大樣等一系列圖樣,幾乎覆蓋了每一章的內容,設計內容貫穿在一學期的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并且兩個工程項目的作業(yè)分別采用手工繪圖與計算機繪圖相結合,手工設計、作圖主要鞏固學生對基本設計原理和制圖標準的掌握,但由于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的迅猛發(fā)展,在設計部門已完全采用計算機繪圖的今天,學生對手工繪圖的積極性不高,及早引入計算機繪圖熟悉土木工程CAD的應用也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在設計過程中鼓勵學生優(yōu)先選用新材料、新技術的構造方案,以使教學內容和建筑業(yè)的發(fā)展相適應,要達到上述要求學生必須查閱相關設計資料,促使他們認真思考和分析設計中的問題,并針對作業(yè)定期安排課堂專題討論,進行分析、評閱,這樣的設計作業(yè)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加大了,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學習的主動積極性。
房屋建筑學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進行的第一次課程設計,是將其所學的房屋建筑學知識和一年級所學的建筑制圖和建筑材料等課程結合起來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又是后續(xù)課程的基礎,所以充分利用課程設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個重要課題。首先對原有的課程設計選題進行了擴充和更新,經(jīng)過分析研究,我們選擇了住宅樓設計和教學樓設計兩個學生較熟悉并對其設計原理清楚的設計題目,學生以設計者和使用者身份參與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采用計算機繪圖和手繪相結合,要求手繪圖只占三分之一,其余采用計算機繪圖,學生根據(jù)興趣喜好自主選擇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對所學繪圖工具進一步熟悉和鍛煉,為以后的畢業(yè)設計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針對建筑新技術、新材料、新做法不斷涌現(xiàn),國家對建筑工程專業(yè)人才素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教學工作必須不斷改革才能跟上學科的發(fā)展,只有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學質量才能有所提高,才能更好的適應當今社會對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七院校.房屋建筑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2]蔣寧山,張克雪.《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思考[J].魅力中國,2010,(9):115.
[3]王崇杰,岳勇,崔艷秋.房屋建筑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