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全娣,戴小明,薛敏芬,蘆 萍,呂友紅,張 維
Zhao Quandi,Dai Xiaoming,Xue Minfen,et al
(Affiliated Chang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3003China)
放射性皮炎是腫瘤放療中最常見的反應之一,且發(fā)生率高[1]。有文獻報道[2],放療劑量達70Gy時,Ⅱ度以上放射性皮膚損傷的發(fā)生率可達50%,嚴重者將因此而中斷治療。放療療程每延長1d,局部控制率將下降1%~3%,嚴重影響腫瘤病人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zhì)量。為防止或減少皮膚放射性損傷的發(fā)生,我們對病人的放射性皮膚損傷進行了護理干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規(guī)范的??苹o理,對病人照射野皮膚進行全程??苹o理干預?,F(xiàn)總結(jié)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1年1月—9月在我院行直線加速器放療的100例惡性腫瘤病人,男32例,女68例;年齡12歲~89歲.平均52.5歲;鼻咽癌13例,肺癌5例,乳腺癌26例,子宮及宮頸癌20例,食管癌8例,腸癌13例,頭頸部腫瘤6例,其他腫瘤9例;放療總劑量30Gy~74Gy,放療次數(shù)10次~37次,平均31次。均采用6MV高能X線和(或)6MeV~9MeV電子線進行照射,每天2Gy,每周5次,按不同腫瘤常規(guī)劑量進行治療,照射部位以頭、頸、胸、腹為主。
1.2 方法
1.2.1 護理
1.2.1.1 放療前護理 由于病人缺乏放療相關(guān)知識,易產(chǎn)生恐懼心理,治療前簡明扼要地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有關(guān)放療的知識、治療時間、射線種類、治療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需要配合的事項,并請同病室的病人談感受,使病人消除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根據(jù)美國護理專家奧瑞姆于1971年首次提出自理學說護理理論,用完全補償性護理、部分補償性護理和支持教育3種基本護理方法來滿足病人的自理需求。再次向病人和(或)家屬介紹放療方法、有關(guān)放療知識及基本的自我防護知識。介紹放療計劃、注意事項(如擺位、標記保護等)及放療不良反應的預防。如有異常癥狀、體征或描線不清,及時報告醫(yī)生,切勿自己描線。放療過程中保持體位正確,做到定位、劃野、放療三者體位一致。教會病人正確的臥位姿勢,掌握仰臥位、俯臥位和側(cè)臥位的要點。加強營養(yǎng),多飲水,每日2 500mL~3 000mL,必要時給予靜脈營養(yǎng)支持,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1.2.1.2 放療中護理 選擇寬大柔軟、全棉的內(nèi)衣,照射野皮膚可用溫水和柔軟毛巾輕輕蘸洗,局部禁用碘酒、乙醇等刺激性消毒劑,避免冷熱刺激。照射野皮膚忌摩擦、搔抓,皮膚脫屑切忌用手撕剝;保持乳房下面、腋窩皮膚清潔干燥,及時用軟毛巾擦干汗液;洗澡時勿用過冷、過熱的水,勿用肥皂及粗糙的毛巾揉搓皮膚;勿在照射部位貼膠布。外出時避免陽光直接暴曬,可用遮陽工具。照射區(qū)皮膚禁作注射,以免損傷皮膚造成感染。宜用電動剃須刀,勿損傷皮膚。創(chuàng)面需充分暴露,避免摩擦、接觸污染物;忌用肥皂等化學物品洗?。恍馗共空丈浒l(fā)生皮膚反應時,病人應平臥休息,暴露局部。加強個人衛(wèi)生,勤剪指甲。加強局部照射野皮膚的護理,放療前將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奧克噴)均勻噴在清潔的照射野皮膚上,并超出放療范圍,自然干燥后即行放療,放療結(jié)束再次應用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晚上睡前再噴1次,每次噴后必須讓藥物充分干透,每天3次或4次,放療結(jié)束后繼續(xù)應用防護噴劑7d~10d。照射野皮膚表面如有污染,可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洗,清洗時動作要輕柔。
1.2.1.3 放療后護理及出院指導 加強營養(yǎng),合理進食,注意蛋白質(zhì)、維生素的補充;指導病人繼續(xù)保護照射野皮膚3個月以上,直至恢復;放療結(jié)束后如果放射性皮炎較重,則繼續(xù)應用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1個月。宣教休養(yǎng)的重要性,1年內(nèi)以休養(yǎng)為主,適度活動,如散步、深呼吸等;定期復查。
1.2.2 放射性皮膚損傷評價標準及評價方法 放射性皮膚損傷判定按照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常用毒性標準修訂版CTC 2.0版(1997年)進行分度[3]。Ⅰ度:皮膚色素沉著,繼之出現(xiàn)紅斑;Ⅱ度:皮膚干性脫皮;Ⅲ度:濕性皮炎,滲液、水皰形成,繼之發(fā)生糜爛,表皮脫落;Ⅳ度:皮膚潰瘍。放射性皮膚反應評估從放療開始到結(jié)束,每次由同1名責任護士對病人的皮膚反應進行評估,每天2次,記錄皮膚反應發(fā)生的時間、照射劑量,癥狀分級及癥狀持續(xù)時間。
所有放療病人均發(fā)生了放射性皮炎,其中Ⅰ度62例,Ⅱ度17例,Ⅲ度18例,Ⅳ度3例。18例Ⅲ度放射性皮炎病人中,有11例是放療、化療同步治療病人,其余3例照射部位為皮膚多皺褶處,4例為淋巴結(jié)照射處;3例Ⅳ度放射性皮炎病人均為放療、化療同步治療病人。Ⅱ度以上放射性皮炎占38%,顯著低于陳振東等[2]報道的50%,所有病人均完成了放療療程。
放療是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放射線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正常組織和器官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其中以放射性皮膚損傷最常見[4],特別是放射野在胸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薄、褶皺多、易摩擦處,放射性皮膚損傷經(jīng)常發(fā)生,給病人帶來痛苦,導致生活質(zhì)量下降,甚至阻礙病人進一步治療,病情不能得到及時控制。目前放射性皮膚損傷的預防治療均在摸索中,尚無規(guī)范性的防治措施。防治放射性皮膚損傷的關(guān)鍵是預防,在放療一開始就進行護理干預,通過對病人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使病人依從性提高,并運用奧瑞姆自理學說理論,挖掘病人自我維護健康的潛力,提高病人自理能力,同時做好病人的營養(yǎng)指導,提高病人自身抵抗力,皮膚局部放療照射野及時應用醫(yī)用射線防護噴劑進行干預性防治。奧克噴是一種含有豐富自由基清除劑的產(chǎn)品,是奧克丁及其他活性劑進行配比而研制出的一種新型產(chǎn)品(專利號:2005 1 0116830.1),可以及時地清除放療產(chǎn)生的有害自由基,切斷自由基的反應鏈,促使人體組織主動修復,達到明顯減輕放療副反應的目的。奧克丁能透過皮膚黏膜,有效地清除局部皮膚黏膜組織因電離產(chǎn)生的氧離子,從而延緩皮膚黏膜放射損傷出現(xiàn)的時間,減輕放射損傷的程度,保證放療的順利進行。奧克噴的使用可以提高皮膚黏膜的輻射損傷耐受劑量,明顯降低惡性腫瘤放療病人皮膚放射性損傷的發(fā)生率,有效減輕皮膚放射性損傷程度,使放射性皮膚損傷的發(fā)生時間延緩,特別是在皮膚損傷發(fā)生后甚至是皮膚發(fā)生破損后,用奧克噴能使病人繼續(xù)放療而損傷不再加重,從而使病人堅持完成放療療程,保證放療的順利進行,提高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5]。運用奧瑞姆自我護理學說,對病人進行針對性的完全補償性護理、部分補償性護理和支持教育滿足病人的自理需求。這種外在的幫助、支持仍然是為自理創(chuàng)造條件,它不能取代自我護理,但能挖掘病人潛在的健康自我維護能力,提高病人的依從性,在專業(y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使病人參與自身的健康護理和治療護理,不僅使護患共同為了一個目標形成了合力,而且還增進了護患關(guān)系,為促進病人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通過對腫瘤放療病人放射性皮炎的專科護理干預,放射性皮炎發(fā)生的程度降低,重度放射性皮炎病人由于加強全程的??谱o理,針對性強,仍能完成放療療程,減輕了病人痛苦,提高了病人生活質(zhì)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 谷銑之,殷蔚伯,劉泰福.腫瘤放射治療學[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3:242-243;691-693.
[2] 陳振東,孫燕,王肇炎.實用腫瘤并發(fā)癥診斷治療學[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7:286;313.
[3] 申文江,王綠化.放射治療損傷[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1:242.
[4] 羅愛菊,蘭艷平.冰片滑石散預防頭頸部放射性皮膚損傷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0,8(6A):1446-1447.
[5] 趙全娣.奧克噴預防放射性皮膚損傷效果觀察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8,22(12C):3339-3340.